晏幾道《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晏幾道《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原文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晏幾道
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fēng)豈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的注釋
紅臉青腰:寫荷的紅花綠莖。
自許:自我期許。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秋蓮的詞??赡茉⒑撤N寄托,比如說懷念那位名叫“蓮”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沒什么寓意,只是描寫秋天的蓮花。我們不能穿鑿附會,根據(jù)“文本”所提供的內(nèi)容進(jìn)行分析,是最妥當(dāng)?shù)?。上片的描寫,是把蓮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臉以花朵,以腰肢比莖干,以“照影弄妝”比喻蓮花的迎風(fēng)臨水。這樣描寫,既有形,更有神,把蓮花寫活了??偟恼f,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實到具體的詞章上,則有一番切入展開、承接轉(zhuǎn)換的手段,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藝術(shù)匠心。頭一句是從紅花和綠葉切入,“笑艷秋蓮生綠浦”,“笑”寫花之神情,“艷”寫花之色澤,“綠浦”則將荷葉鋪滿了池塘。接著展開描寫,“紅臉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蓮花疊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紅花是她的臉,青梗是她的腰,美艷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現(xiàn)出來。花與人的結(jié)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類的聯(lián)想,故而說“舊識凌波女”,把這種聯(lián)想的范圍沿著“舊識”所指示的時間軌道更進(jìn)一步地拓展開來。寫到“弄妝嬌欲語”,已是神情畢見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筆鋒陡然一轉(zhuǎn),落到了“西風(fēng)豈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風(fēng)”二字與首句的“秋蓮”相呼應(yīng),亦屬點(diǎn)題,而繁華無主則是感嘆秋蓮之終將凋謝。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fēng)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fù)盛名。表達(dá)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晏幾道
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fēng)豈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的注釋
紅臉青腰:寫荷的紅花綠莖。
自許:自我期許。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秋蓮的詞??赡茉⒑撤N寄托,比如說懷念那位名叫“蓮”的歌女什么的,也可能沒什么寓意,只是描寫秋天的蓮花。我們不能穿鑿附會,根據(jù)“文本”所提供的內(nèi)容進(jìn)行分析,是最妥當(dāng)?shù)?。上片的描寫,是把蓮花比作了少女,以笑臉以花朵,以腰肢比莖干,以“照影弄妝”比喻蓮花的迎風(fēng)臨水。這樣描寫,既有形,更有神,把蓮花寫活了??偟恼f,是以花比人、以人喻花,但怎么比喻,落實到具體的詞章上,則有一番切入展開、承接轉(zhuǎn)換的手段,更能體現(xiàn)作者的藝術(shù)匠心。頭一句是從紅花和綠葉切入,“笑艷秋蓮生綠浦”,“笑”寫花之神情,“艷”寫花之色澤,“綠浦”則將荷葉鋪滿了池塘。接著展開描寫,“紅臉青腰”,好像是把一株蓮花疊印在了一位少女的身上,紅花是她的臉,青梗是她的腰,美艷婀娜的形象立即展現(xiàn)出來。花與人的結(jié)合,很自然地引向了凌波仙子、荷花仙子之類的聯(lián)想,故而說“舊識凌波女”,把這種聯(lián)想的范圍沿著“舊識”所指示的時間軌道更進(jìn)一步地拓展開來。寫到“弄妝嬌欲語”,已是神情畢見呼之欲出了,而作者的筆鋒陡然一轉(zhuǎn),落到了“西風(fēng)豈是繁花主”一句上。“西風(fēng)”二字與首句的“秋蓮”相呼應(yīng),亦屬點(diǎn)題,而繁華無主則是感嘆秋蓮之終將凋謝。
作者簡介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jìn)賢縣)人。晏殊第七子。 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詞風(fēng)似父而造詣過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語言清麗,感情深摯,尤負(fù)盛名。表達(dá)情感直率。多寫愛情生活,是婉約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詞》留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辛棄疾《念奴嬌·西湖和人韻》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