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原文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
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譯文
雨過天晴,秋高氣爽,登上江邊樓臺佇立遠望。映入眼簾的是,遠方江水清澈明亮粼粼生光,山巒疊翠連綿起伏;眺望中漸漸辨認出西湖斷橋、幽深路徑、隱隱漁村以及傍晚時分遠處獨起的炊煙。
夕陽里,我含情靜倚樓闌,陷入沉思,不禁動了傷別情緒,未飲先醉了。離別的憂愁無邊無際。黃昏的彩云已經飄過了,秋日的風光景色已經遲暮,故人遠隔千里,我無奈地整日白白凝睇不語。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的注釋
訴衷情近:詞牌名,《樂章集》注“林鐘商”。雙調七十五字,上片七句三仄韻,下片九句六仄韻。
雨晴氣爽:雨過天晴,秋高氣爽。爽:清爽的意思。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澄明:清澈明凈。生光:發(fā)出光輝。
聳翠:形容山巒、樹木等高聳蒼翠。
遙認:從遠處辨認。斷橋:橋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孤山旁,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斷,故名。此處不一定特指西湖的斷橋。幽徑:僻靜的小路。
隱隱:指隱約;不分明。
向晚:臨近晚上。孤煙:遠處獨起的炊煙。
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的樣子。朱闌:同“朱欄”,朱紅色的圍欄。
黯然:情緒低落、心情沮喪的樣子。
無際:猶無邊;無涯。
老盡:衰竭。
竟日:猶終日,整天。凝睇:凝視;注視;目不斜視。”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描寫秋景,江南水鄉(xiāng)的秋色在詞人的感受中是平遠開闊、疏淡優(yōu)美的。詞開篇“雨晴氣爽”兩句總寫登樓遠眺。先以“雨晴氣爽”烘托環(huán)境氣氛,給人以舒適清新之感,同時暗指時值秋季;再以“江樓”點出登臨地點,“佇立”而“望”則使一個在江樓上長久的孤獨默立、凝望遠方的詞人形象?,F(xiàn)在讀者眼前,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寫。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真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
柳永
雨晴氣爽,佇立江樓望處。澄明遠水生光,重疊暮山聳翠。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殘陽里。脈脈朱闌靜倚。黯然情緒,未飲先如醉。愁無際。暮云過了,秋光老盡,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譯文
雨過天晴,秋高氣爽,登上江邊樓臺佇立遠望。映入眼簾的是,遠方江水清澈明亮粼粼生光,山巒疊翠連綿起伏;眺望中漸漸辨認出西湖斷橋、幽深路徑、隱隱漁村以及傍晚時分遠處獨起的炊煙。
夕陽里,我含情靜倚樓闌,陷入沉思,不禁動了傷別情緒,未飲先醉了。離別的憂愁無邊無際。黃昏的彩云已經飄過了,秋日的風光景色已經遲暮,故人遠隔千里,我無奈地整日白白凝睇不語。
《訴衷情近·雨晴氣爽》的注釋
訴衷情近:詞牌名,《樂章集》注“林鐘商”。雙調七十五字,上片七句三仄韻,下片九句六仄韻。
雨晴氣爽:雨過天晴,秋高氣爽。爽:清爽的意思。
佇立:長時間地站立。
澄明:清澈明凈。生光:發(fā)出光輝。
聳翠:形容山巒、樹木等高聳蒼翠。
遙認:從遠處辨認。斷橋:橋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孤山旁,以孤山之路至此而斷,故名。此處不一定特指西湖的斷橋。幽徑:僻靜的小路。
隱隱:指隱約;不分明。
向晚:臨近晚上。孤煙:遠處獨起的炊煙。
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的樣子。朱闌:同“朱欄”,朱紅色的圍欄。
黯然:情緒低落、心情沮喪的樣子。
無際:猶無邊;無涯。
老盡:衰竭。
竟日:猶終日,整天。凝睇:凝視;注視;目不斜視。”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描寫秋景,江南水鄉(xiāng)的秋色在詞人的感受中是平遠開闊、疏淡優(yōu)美的。詞開篇“雨晴氣爽”兩句總寫登樓遠眺。先以“雨晴氣爽”烘托環(huán)境氣氛,給人以舒適清新之感,同時暗指時值秋季;再以“江樓”點出登臨地點,“佇立”而“望”則使一個在江樓上長久的孤獨默立、凝望遠方的詞人形象?,F(xiàn)在讀者眼前,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寫。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真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清照《殢人嬌·后亭梅花開有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