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阮籍《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原文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fēng)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fù)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譯文
樹林里有一只奇異的鳥,它自言是鳳凰鳥。
鳳凰清晨飲用甘甜的泉水,黃昏時棲息在高高的山岡
鳳凰鳥高聲鳴叫響徹九州,伸長頭頸眺望八荒那僻遠(yuǎn)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風(fēng)吹起,它的羽翼自然的收藏起來。
鳳凰鳥一離開林中飛往昆侖山的西邊,什么時候才能再飛翔回來啊。
只遺憾鳳凰鳥處在不恰當(dāng)?shù)奈恢?,這讓我內(nèi)心非常悲傷。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的注釋
商風(fēng):秋風(fēng)。
愴悢:悲傷。
醴泉: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參見《爾雅.釋天》“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
《瑞應(yīng)圖》說:常飲醴泉,令人長壽?!稏|觀記》說:常飲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很可能是為嵇康的悼詩或者悼其下獄。首先,“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這與阮籍其他詠懷詩的起調(diào)大不一樣。所謂“感于哀情,緣事而發(fā)”,“師心以遣論”。這詩的起因應(yīng)該不是自傷身世,苦無潔身之道那般簡單。且阮籍在詠懷詩中最常用孤鴻,孤雁自喻,桃李尚懼成蹊,自己不會自言鳳凰。其次,嗣宗寫詩語氣。“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顯得既愛其才,又幾分笑弄,更多無奈。況除卻阮嵇當(dāng)時沒人能當(dāng)鳳凰之喻。“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寫的正是“性烈而才雋” “高情遠(yuǎn)志,率然玄遠(yuǎn)” 的嵇康。
作者簡介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xué),政治上則采謹(jǐn)慎避禍的態(tài)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
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岡。
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
適逢商風(fēng)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侖西,何時復(fù)回翔。
但恨處非位,愴悢使心傷。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譯文
樹林里有一只奇異的鳥,它自言是鳳凰鳥。
鳳凰清晨飲用甘甜的泉水,黃昏時棲息在高高的山岡
鳳凰鳥高聲鳴叫響徹九州,伸長頭頸眺望八荒那僻遠(yuǎn)的地方
恰好遇到秋風(fēng)吹起,它的羽翼自然的收藏起來。
鳳凰鳥一離開林中飛往昆侖山的西邊,什么時候才能再飛翔回來啊。
只遺憾鳳凰鳥處在不恰當(dāng)?shù)奈恢?,這讓我內(nèi)心非常悲傷。
《詠懷八十二首·其七十九》的注釋
商風(fēng):秋風(fēng)。
愴悢:悲傷。
醴泉: 亦名甘泉。泉水略有淡酒味。參見《爾雅.釋天》“甘雨時降,萬物以嘉,謂之醴泉”
《瑞應(yīng)圖》說:常飲醴泉,令人長壽?!稏|觀記》說:常飲醴泉,可除痼疾(久病)。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很可能是為嵇康的悼詩或者悼其下獄。首先,“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這與阮籍其他詠懷詩的起調(diào)大不一樣。所謂“感于哀情,緣事而發(fā)”,“師心以遣論”。這詩的起因應(yīng)該不是自傷身世,苦無潔身之道那般簡單。且阮籍在詠懷詩中最常用孤鴻,孤雁自喻,桃李尚懼成蹊,自己不會自言鳳凰。其次,嗣宗寫詩語氣。“林中有奇鳥,自言是鳳凰。”顯得既愛其才,又幾分笑弄,更多無奈。況除卻阮嵇當(dāng)時沒人能當(dāng)鳳凰之喻。“清朝飲醴泉,日夕棲山崗。高鳴徹九州,延頸望八荒。”短短二十字寫的正是“性烈而才雋” “高情遠(yuǎn)志,率然玄遠(yuǎn)” 的嵇康。
作者簡介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今屬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賢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xué),政治上則采謹(jǐn)慎避禍的態(tài)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大人先生傳》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夜泊水村》”的原文翻譯
2、“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的原文翻譯
3、“晏幾道《鷓鴣天·九日悲秋不到心》”的原文翻譯
4、“魏大中《臨江仙·埋沒錢塘歌吹里》”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齊天樂·與馮深居登禹陵》”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陶淵明《贈羊長史·并序》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