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賀新郎·柳暗清波路》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賀新郎·柳暗清波路》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原文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
辛棄疾
柳暗清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一番新綠。千里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
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wěn)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幺弦訴。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譯文
江邊堤路柳樹成蔭。送別春天,經過暴風驟雨,又是一番新鮮的綠意。碧綠的瀟湘水漲,蜿蜒千里,行人解開扁舟想要離去。桅桿旁燕子的叫聲,是挽留行人的告白。船艇輕盈飛速地駛來,歌女唱我新詞為他送行。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樣,好像在催著小船上路。
黃陵祠下山峰無數。聽那瀟湘二妃泠泠的琴音,是在為誰苦情?船到吳地春季已近尾聲,正是江面寬闊、水浪平靜。我遠遠望見宮殿檐角,栩栩如生的金鳳在上面飛舞。曾經的劉郎重回故地,玄都觀的千樹桃花是否仍在?滿腹離愁,惟憑弦絲傾訴。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的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賀新涼”等。正體雙調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
清波路:指江邊堤路,又作“凌波路”。
瀟湘:瀟水、湘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也稱瀟湘。葡萄:形容水色碧綠,語出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
“又檣燕”句:此句化用杜甫《發(fā)潭州》:“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檣(qiáng):桅桿。
“艇子”二句:歌女飛舟來到,唱我新詞為之送行。
生塵步:形容女子嬌美輕盈的步態(tài),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番:通“翻”,依舊譜,寫新詞。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唾花寒:行容動聽的歌聲吐露傷感之情。
“波似箭”二句:謂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樣,好像在催著小船上路。
“黃陵”三句:設想友人此去舟泊黃陵,傾聽湘妃奏瑟。黃陵祠:即二妃祠。據《水經注·湘水》,帝舜南巡,娥皇、女英二妃從征,溺于湘江。民尊為湘水之神,立祠于江邊黃陵山上。山在湖南湘潭縣北四十五里處。聽湘娥、泠泠曲罷,屈原《遠游》:“使湘靈鼓瑟兮。”
泠泠(líng):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行到”三句:謂船近臨安,遠遠可以望見京都殿閣。
金雀觚(gū)棱:飾有金鳳的殿角飛檐。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棱而棲金爵。”《文選》注云:“觚棱,闕角也。角上棲金爵(雀),金爵,鳳也。”
“前度”二句:語本唐劉禹錫兩首桃花詩。據孟棨《本事詩·事感第二》,劉參與永貞革新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始征還,當春重游玄都觀賞桃花,后作《贈看花諸君子》,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之句,詩一出,廣傳京都。執(zhí)政者聽信誣言,認為劉有怨憤,譏諷朝政。未幾,又放外任,出為連州刺史。再過十四年返京,重游玄都觀,千樹桃花蕩然無存,因而再題《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里指友人重返京都,兼有問訊京都故人之意。
“愁為”二句:滿腹離愁,惟憑弦絲傾訴。倩:請。
幺(yāo)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因最細,稱幺弦。幺,細小。此借指琵琶。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上闕描寫送別的場景,雨過水漲,綠柳岸邊。雖然燕語笙歌,依依留戀,但流波催棹,故人終將要離去;詞的下闕作者的思緒追隨友人扁舟,想象著沿岸風景,遠行于千里之外。他遠遠望見都城和宮殿,帶去了無限寄思。結韻一筆折回,抒發(fā)難舍之情。全詞構造情境,有空靈清杳之美;而抒******感,則婉若游龍之自如。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
辛棄疾
柳暗清波路。送春歸、猛風暴雨,一番新綠。千里瀟湘葡萄漲,人解扁舟欲去。又檣燕、留人相語。艇子飛來生塵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鳴櫓。
黃陵祠下山無數。聽湘娥、泠泠曲罷,為誰情苦。行到東吳春已暮,正江闊、潮平穩(wěn)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劉郎今重到,問玄都、千樹花存否。愁為倩,幺弦訴。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譯文
江邊堤路柳樹成蔭。送別春天,經過暴風驟雨,又是一番新鮮的綠意。碧綠的瀟湘水漲,蜿蜒千里,行人解開扁舟想要離去。桅桿旁燕子的叫聲,是挽留行人的告白。船艇輕盈飛速地駛來,歌女唱我新詞為他送行。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樣,好像在催著小船上路。
黃陵祠下山峰無數。聽那瀟湘二妃泠泠的琴音,是在為誰苦情?船到吳地春季已近尾聲,正是江面寬闊、水浪平靜。我遠遠望見宮殿檐角,栩栩如生的金鳳在上面飛舞。曾經的劉郎重回故地,玄都觀的千樹桃花是否仍在?滿腹離愁,惟憑弦絲傾訴。
《賀新郎·柳暗清波路》的注釋
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賀新涼”等。正體雙調一百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下片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韻。
清波路:指江邊堤路,又作“凌波路”。
瀟湘:瀟水、湘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也稱瀟湘。葡萄:形容水色碧綠,語出李白《襄陽歌》:“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酦醅。”
“又檣燕”句:此句化用杜甫《發(fā)潭州》:“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
檣(qiáng):桅桿。
“艇子”二句:歌女飛舟來到,唱我新詞為之送行。
生塵步:形容女子嬌美輕盈的步態(tài),語出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
番:通“翻”,依舊譜,寫新詞。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
唾花寒:行容動聽的歌聲吐露傷感之情。
“波似箭”二句:謂江水中的波浪就像箭一樣,好像在催著小船上路。
“黃陵”三句:設想友人此去舟泊黃陵,傾聽湘妃奏瑟。黃陵祠:即二妃祠。據《水經注·湘水》,帝舜南巡,娥皇、女英二妃從征,溺于湘江。民尊為湘水之神,立祠于江邊黃陵山上。山在湖南湘潭縣北四十五里處。聽湘娥、泠泠曲罷,屈原《遠游》:“使湘靈鼓瑟兮。”
泠泠(líng):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行到”三句:謂船近臨安,遠遠可以望見京都殿閣。
金雀觚(gū)棱:飾有金鳳的殿角飛檐。班固《西都賦》:“設璧門之鳳闕,上觚棱而棲金爵。”《文選》注云:“觚棱,闕角也。角上棲金爵(雀),金爵,鳳也。”
“前度”二句:語本唐劉禹錫兩首桃花詩。據孟棨《本事詩·事感第二》,劉參與永貞革新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十年始征還,當春重游玄都觀賞桃花,后作《贈看花諸君子》,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之句,詩一出,廣傳京都。執(zhí)政者聽信誣言,認為劉有怨憤,譏諷朝政。未幾,又放外任,出為連州刺史。再過十四年返京,重游玄都觀,千樹桃花蕩然無存,因而再題《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這里指友人重返京都,兼有問訊京都故人之意。
“愁為”二句:滿腹離愁,惟憑弦絲傾訴。倩:請。
幺(yāo)弦:琵琶的第四根弦,因最細,稱幺弦。幺,細小。此借指琵琶。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上闕描寫送別的場景,雨過水漲,綠柳岸邊。雖然燕語笙歌,依依留戀,但流波催棹,故人終將要離去;詞的下闕作者的思緒追隨友人扁舟,想象著沿岸風景,遠行于千里之外。他遠遠望見都城和宮殿,帶去了無限寄思。結韻一筆折回,抒發(fā)難舍之情。全詞構造情境,有空靈清杳之美;而抒******感,則婉若游龍之自如。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勃《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送范德孺知慶州》”的原文翻譯
3、“陳子昂《送魏大從軍》”的原文翻譯
4、“白居易《送客歸京》”的原文翻譯
5、“周邦彥《虞美人·疏籬曲徑田家小》”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蘇軾《漁家傲·送省親秦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