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方平《秋夜寄皇甫冉鄭豐》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劉方平《秋夜寄皇甫冉鄭豐》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原文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
劉方平
洛陽清夜白云歸,城里長河列宿稀。
秋后見飛千里雁,月中聞?chuàng)v萬家衣。
長憐西雍青門道,久別東吳黃鵠磯。
借問客書何所寄,用心不啻兩鄉(xiāng)違。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的注釋
黃甫冉、鄭豐:二人均為劉方平的好友?;矢θ街坝小吨┝魟e方平》詩。
劉方平:唐朝詩人。
清夜:清靜的夜晚。
長河:指天河、銀河。
列宿:指群星排列。
搗萬家衣:指萬家傳來的搗衣聲。古人有秋夜搗衣制寒衣寄于遠(yuǎn)方親人的習(xí)俗。
西雍:京城長安所在地,是黃甫冉、鄭豐兩人客居之地。
青門:漢青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后以“青門”泛指送別之處。
東吳:指兩人家鄉(xiāng)。
黃鵠磯:在今武漢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黃鶴樓。
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江河當(dāng)中的石灘。
客書:指詩人友人的書信。
何所:何處。指哪里,什么地方。
不啻:無異于。啻:只,僅僅。
簡短詩意賞析
首聯(lián)寫洛陽的夜景。頷聯(lián)中的“秋”“雁”“月”“搗萬家衣”這幾個意象。鴻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乘著長風(fēng),奮力飛往南方越冬。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或分別友人的懷念之情,因此,詩人們常以鴻雁作為書信的象征,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思念之情。頸聯(lián)寫作者在青門道送別了自己的友人,要和家在東吳黃鵠磯友人作長久的離別。尾聯(lián)宕開一筆,作者想問一問,寫給友人書信該寄往哪里呢?不知道皇甫冉鄭豐兩個人是否已經(jīng)回到東吳還是仍然客居西雍,渺無定蹤,才不知道寄書當(dāng)向何處。我對你的一片用心如果不能到達(dá),這無異于彼此之心在兩處違背。
作者簡介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yīng)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yán)武為詩友,為蕭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nèi)容較貧弱,但藝術(shù)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
劉方平
洛陽清夜白云歸,城里長河列宿稀。
秋后見飛千里雁,月中聞?chuàng)v萬家衣。
長憐西雍青門道,久別東吳黃鵠磯。
借問客書何所寄,用心不啻兩鄉(xiāng)違。
《秋夜寄皇甫冉鄭豐》的注釋
黃甫冉、鄭豐:二人均為劉方平的好友?;矢θ街坝小吨┝魟e方平》詩。
劉方平:唐朝詩人。
清夜:清靜的夜晚。
長河:指天河、銀河。
列宿:指群星排列。
搗萬家衣:指萬家傳來的搗衣聲。古人有秋夜搗衣制寒衣寄于遠(yuǎn)方親人的習(xí)俗。
西雍:京城長安所在地,是黃甫冉、鄭豐兩人客居之地。
青門:漢青門外有霸橋,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后以“青門”泛指送別之處。
東吳:指兩人家鄉(xiāng)。
黃鵠磯:在今武漢市蛇山西北,其上有黃鶴樓。
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江河當(dāng)中的石灘。
客書:指詩人友人的書信。
何所:何處。指哪里,什么地方。
不啻:無異于。啻:只,僅僅。
簡短詩意賞析
首聯(lián)寫洛陽的夜景。頷聯(lián)中的“秋”“雁”“月”“搗萬家衣”這幾個意象。鴻雁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乘著長風(fēng),奮力飛往南方越冬。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或分別友人的懷念之情,因此,詩人們常以鴻雁作為書信的象征,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思念之情。頸聯(lián)寫作者在青門道送別了自己的友人,要和家在東吳黃鵠磯友人作長久的離別。尾聯(lián)宕開一筆,作者想問一問,寫給友人書信該寄往哪里呢?不知道皇甫冉鄭豐兩個人是否已經(jīng)回到東吳還是仍然客居西雍,渺無定蹤,才不知道寄書當(dāng)向何處。我對你的一片用心如果不能到達(dá),這無異于彼此之心在兩處違背。
作者簡介
劉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yīng)進士試,又欲從軍 ,均未如意,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元德秀、李頎、嚴(yán)武為詩友,為蕭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nèi)容較貧弱,但藝術(shù)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徐熥《寄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