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君子法天運(yùn)》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韓愈《君子法天運(yùn)》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君子法天運(yùn)》原文
《君子法天運(yùn)》
韓愈
君子法天運(yùn),四時可前知。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遠(yuǎn)憂疑。
《君子法天運(yùn)》譯文
君子效法的是天道,可以提前知道四季變化。
小人只能知道自己遇到的,所以天氣冷熱都不能預(yù)知。
利益與損害總是固定的形勢,如何取舍卻沒有一定脈絡(luò)。
怎樣做才能讓我的心,如同月光一樣皎潔遠(yuǎn)離憂愁疑慮呢?
《君子法天運(yùn)》的注釋
期:預(yù)知。
利害:益處與害處。
皎皎:潔白。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dǎo)“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dǎo)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君子法天運(yùn)》
韓愈
君子法天運(yùn),四時可前知。
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
焉能使我心,皎皎遠(yuǎn)憂疑。
《君子法天運(yùn)》譯文
君子效法的是天道,可以提前知道四季變化。
小人只能知道自己遇到的,所以天氣冷熱都不能預(yù)知。
利益與損害總是固定的形勢,如何取舍卻沒有一定脈絡(luò)。
怎樣做才能讓我的心,如同月光一樣皎潔遠(yuǎn)離憂愁疑慮呢?
《君子法天運(yùn)》的注釋
期:預(yù)知。
利害:益處與害處。
皎皎:潔白。
作者簡介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思想家、政治家,秘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潞3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為“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從祀孔廟。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yùn)動的倡導(dǎo)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并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并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dǎo)“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wù)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后人具有指導(dǎo)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武陵春·春晚》”的原文翻譯
3、“陸游《雜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原文翻譯
5、“莊周《逍遙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謝朓《落日悵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