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放魚》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文言文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群玉《放魚》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放魚》原文
《放魚》
李群玉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游。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放魚》譯文
早日尋求化身成龍離去,江河湖海中切莫隨意逗留。
要知誘人的香餌之下,張口就是鋒利的釣鉤。
《放魚》的注釋
覓:尋求。
漫:隨意,隨便。
香餌:誘餌。
铦(xiān)鉤:鋒利的釣鉤。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題材獨特,角度新穎。作者既入乎其內(nèi),深入地體察了魚的習性、情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作了準確而非泛泛的描寫;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魚聯(lián)想到廣闊的社會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讓讀者受到詩中寓意的暗示和啟發(fā)。全詩狀物形象,含蘊深遠,是獨具一格的難能可貴之詠物佳作。
作者簡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逗贤ㄖ?middot;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jù)《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的原文翻譯
2、“柳永《甘草子·秋暮》”的原文翻譯
3、“朱淑真《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原文翻譯
5、“王昌齡《閨怨》”的原文翻譯

《放魚》
李群玉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游。
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放魚》譯文
早日尋求化身成龍離去,江河湖海中切莫隨意逗留。
要知誘人的香餌之下,張口就是鋒利的釣鉤。
《放魚》的注釋
覓:尋求。
漫:隨意,隨便。
香餌:誘餌。
铦(xiān)鉤:鋒利的釣鉤。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題材獨特,角度新穎。作者既入乎其內(nèi),深入地體察了魚的習性、情態(tài)和生活環(huán)境,作了準確而非泛泛的描寫;又出乎其外,由尺寸之魚聯(lián)想到廣闊的社會人生,言在此而意在彼,讓讀者受到詩中寓意的暗示和啟發(fā)。全詩狀物形象,含蘊深遠,是獨具一格的難能可貴之詠物佳作。
作者簡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跡“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逗贤ㄖ?middot;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于他的生平,據(jù)《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并作詩《送李群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后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贊“所進詩歌,異常高雅”,并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后辭官回歸故里,死后追賜進士及第。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的原文翻譯
2、“柳永《甘草子·秋暮》”的原文翻譯
3、“朱淑真《菩薩蠻·山亭水榭秋方半》”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的原文翻譯
5、“王昌齡《閨怨》”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陸游《雜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