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原文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破萬卷 一作:讀破萬卷書)
賦料揚(yáng)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
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xì)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
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dāng)參觀王都的來賓。
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辭賦能與揚(yáng)雄匹敵,我的詩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尋求機(jī)會要和我見面,王翰愿意與我結(jié)為近鄰。
自以為是一個超異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
輔助君王使他在堯舜之上,要使社會風(fēng)尚變得敦厚樸淳。
平生的抱負(fù)全部落空,憂愁歌吟,決不是想優(yōu)游退隱。
騎驢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長安度過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過豪富的門,晚上追隨肥馬沾滿灰塵。
吃過別人的殘湯剩飯,處處使人暗中感到艱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飛鳥折翅天空墜落,又像鯉魚不能躍過龍門。
我很慚愧,你對我情意寬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詩篇舉薦給百官們,朗誦著佳句,夸獎格調(diào)清新。
想效法貢禹讓別人提拔自己,卻又難忍受像原憲一樣的清貧。
我怎能這樣使內(nèi)心煩悶憂憤,老是且進(jìn)且退地廝混。
我要向東奔入大海,即將離開古老的西秦。
我留戀巍峨的終南山,還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濱。
想報答你的“一飯之恩”,想辭別關(guān)心我的許多大臣。
讓我像白鷗出現(xiàn)在浩蕩的煙波間,飄浮萬里有誰能把我縱擒?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注釋
紈绔:指富貴子弟。不餓死:不學(xué)無術(shù)卻無饑餓之憂。儒冠多誤身:滿腹經(jīng)綸的儒生卻窮困潦倒。這句是全詩的綱要?!稘撓娧邸吩疲?ldquo;此一篇立意也。”
丈人:對長輩的尊稱。這里指韋濟(jì)。賤子:年少位卑者自謂。這里是杜甫自稱。請,意謂請允許我。具陳:細(xì)說。
破萬卷:形容書讀得多。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寫作如有神助。
揚(yáng)雄:字子云,西漢辭賦家。料:差不多。敵:匹敵。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矗罕葦M。親:接近。
李邕:唐代文豪、書法家,曾任北??ぬ?。杜甫少年在洛陽時,李邕奇其才,曾主動去結(jié)識他。王翰:當(dāng)時著名詩人,《涼州詞》的作者。
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職位。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圣君。
騎驢:與乘馬的達(dá)官貴人對比。十三載:從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參加進(jìn)士考試,到公元747年(天寶六載),恰好十三載。旅食:寄食。京華:京師,指長安。
主上:指唐玄宗。頃:不久前。
見征:被征召。
欻然:忽然。欲求伸:希望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實(shí)現(xiàn)致君堯舜的志愿。
青冥卻垂翅:飛鳥折翅從天空墜落。蹭蹬:行進(jìn)困難的樣子。無縱鱗:本指魚不能縱身遠(yuǎn)游。
貢公:西漢人貢禹。他與王吉為友,聞吉顯貴,高興得彈冠相慶,因?yàn)橹雷约阂矊⒊鲱^。杜甫說自己也曾自比貢禹,并期待韋濟(jì)能薦拔自己。難甘:難以甘心忍受。原憲;孔子的學(xué)生,以貧窮出名。
怏怏:氣憤不平。
踆踆:且進(jìn)且退的樣子。
東入海:指避世隱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論語》)去秦:離開長安。
報一飯:報答一飯之恩。辭大臣:指辭別韋濟(jì)。這兩句說明贈詩之故。
白鷗:詩人自比。沒浩蕩:投身于浩蕩的煙波之間。誰能馴:誰還能拘束我呢?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敘寫了作者自己的才學(xué)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負(fù),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頓的窘狀,并且抨擊了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和政治現(xiàn)實(shí)。全詩直抒胸臆,慷慨陳詞,是杜甫自敘生平的一首重要詩作。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杜甫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破萬卷 一作:讀破萬卷書)
賦料揚(yáng)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
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xì)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
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dāng)參觀王都的來賓。
先后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辭賦能與揚(yáng)雄匹敵,我的詩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尋求機(jī)會要和我見面,王翰愿意與我結(jié)為近鄰。
自以為是一個超異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
輔助君王使他在堯舜之上,要使社會風(fēng)尚變得敦厚樸淳。
平生的抱負(fù)全部落空,憂愁歌吟,決不是想優(yōu)游退隱。
騎驢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長安度過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過豪富的門,晚上追隨肥馬沾滿灰塵。
吃過別人的殘湯剩飯,處處使人暗中感到艱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志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飛鳥折翅天空墜落,又像鯉魚不能躍過龍門。
我很慚愧,你對我情意寬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詩篇舉薦給百官們,朗誦著佳句,夸獎格調(diào)清新。
想效法貢禹讓別人提拔自己,卻又難忍受像原憲一樣的清貧。
我怎能這樣使內(nèi)心煩悶憂憤,老是且進(jìn)且退地廝混。
我要向東奔入大海,即將離開古老的西秦。
我留戀巍峨的終南山,還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濱。
想報答你的“一飯之恩”,想辭別關(guān)心我的許多大臣。
讓我像白鷗出現(xiàn)在浩蕩的煙波間,飄浮萬里有誰能把我縱擒?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注釋
紈绔:指富貴子弟。不餓死:不學(xué)無術(shù)卻無饑餓之憂。儒冠多誤身:滿腹經(jīng)綸的儒生卻窮困潦倒。這句是全詩的綱要?!稘撓娧邸吩疲?ldquo;此一篇立意也。”
丈人:對長輩的尊稱。這里指韋濟(jì)。賤子:年少位卑者自謂。這里是杜甫自稱。請,意謂請允許我。具陳:細(xì)說。
破萬卷:形容書讀得多。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寫作如有神助。
揚(yáng)雄:字子云,西漢辭賦家。料:差不多。敵:匹敵。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矗罕葦M。親:接近。
李邕:唐代文豪、書法家,曾任北??ぬ?。杜甫少年在洛陽時,李邕奇其才,曾主動去結(jié)識他。王翰:當(dāng)時著名詩人,《涼州詞》的作者。
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職位。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圣君。
騎驢:與乘馬的達(dá)官貴人對比。十三載:從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參加進(jìn)士考試,到公元747年(天寶六載),恰好十三載。旅食:寄食。京華:京師,指長安。
主上:指唐玄宗。頃:不久前。
見征:被征召。
欻然:忽然。欲求伸:希望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實(shí)現(xiàn)致君堯舜的志愿。
青冥卻垂翅:飛鳥折翅從天空墜落。蹭蹬:行進(jìn)困難的樣子。無縱鱗:本指魚不能縱身遠(yuǎn)游。
貢公:西漢人貢禹。他與王吉為友,聞吉顯貴,高興得彈冠相慶,因?yàn)橹雷约阂矊⒊鲱^。杜甫說自己也曾自比貢禹,并期待韋濟(jì)能薦拔自己。難甘:難以甘心忍受。原憲;孔子的學(xué)生,以貧窮出名。
怏怏:氣憤不平。
踆踆:且進(jìn)且退的樣子。
東入海:指避世隱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論語》)去秦:離開長安。
報一飯:報答一飯之恩。辭大臣:指辭別韋濟(jì)。這兩句說明贈詩之故。
白鷗:詩人自比。沒浩蕩:投身于浩蕩的煙波之間。誰能馴:誰還能拘束我呢?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敘寫了作者自己的才學(xué)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負(fù),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頓的窘狀,并且抨擊了當(dāng)時黑暗的社會和政治現(xiàn)實(shí)。全詩直抒胸臆,慷慨陳詞,是杜甫自敘生平的一首重要詩作。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shí)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yuǎn)。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張孝祥《鷓鴣天·上元啟醮》”的原文翻譯
2、“劉長卿《登馀干古縣城》”的原文翻譯
3、“杜荀鶴《田翁》”的原文翻譯
4、“李賀《傷心行》”的原文翻譯
5、“柳宗元《讀書》”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于謙《觀書》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