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原文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
溫庭筠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譯文
雪白馨香的梨花,在萬千枝頭開遍。細細的春雨里,飛來一雙春燕。只有扇面上無語的金雀,古箏上默默的金蟬,與梁上雙燕相見。他遠征雁門一去無消息,春燕也不忍這孤寂難堪,才飛來,又飛還。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的注釋
蕃女怨,詞牌名,為溫庭筠所創(chuàng),《金奩集》入“南呂宮”,七句三十一字,四仄韻,兩平韻。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
鈿(diàn)蟬箏:鑲嵌著金蟬的箏。鈿,鑲嵌,一作“細”。
金雀扇:繪有金雀的扇子。
畫梁:彩繪的屋梁,此處指燕棲的地方。
雁門:即雁門關,在今山西代縣,古為戍守重地,這里泛指邊塞。消息:指遠征夫君的音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寫飛燕雙雙還巢,以和諧美麗的景象,反襯人之孤寂,反映了思婦的離愁別恨。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
溫庭筠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譯文
雪白馨香的梨花,在萬千枝頭開遍。細細的春雨里,飛來一雙春燕。只有扇面上無語的金雀,古箏上默默的金蟬,與梁上雙燕相見。他遠征雁門一去無消息,春燕也不忍這孤寂難堪,才飛來,又飛還。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的注釋
蕃女怨,詞牌名,為溫庭筠所創(chuàng),《金奩集》入“南呂宮”,七句三十一字,四仄韻,兩平韻。
香雪:指春天白色的花朵,杏花或梨花均可。
鈿(diàn)蟬箏:鑲嵌著金蟬的箏。鈿,鑲嵌,一作“細”。
金雀扇:繪有金雀的扇子。
畫梁:彩繪的屋梁,此處指燕棲的地方。
雁門:即雁門關,在今山西代縣,古為戍守重地,這里泛指邊塞。消息:指遠征夫君的音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寫飛燕雙雙還巢,以和諧美麗的景象,反襯人之孤寂,反映了思婦的離愁別恨。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的原文翻譯
2、“王維《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的原文翻譯
3、“辛棄疾《鷓鴣天·黃沙道中》”的原文翻譯
4、“高適《效古贈崔二》”的原文翻譯
5、“王安石《白溝行》”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徐燦《永遇樂·舟中感舊》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