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舜欽《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原文及翻譯注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蘇舜欽《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原文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
蘇舜欽
獨坐對月心悠悠,故人不見使我愁。
古今共傳惜今夕,況在松江亭上頭。
可憐節(jié)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
不惟人間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長空無瑕露表里,拂拂漸上寒光流。
江平萬頃正碧色,上下清澈雙璧浮。
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避魚龍憂。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觸斗牛。
景清境勝反不足,嘆息此際無交游。
心魂冷烈曉不寢,勉為此筆傳中州。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譯文
獨自一人與那清冷的月亮相對,心緒難平;朋友啊,見不到你我憂愁滿腹。
從古至今沒有人不珍愛中秋佳節(jié),更何況坐在你督造的松江亭中。
節(jié)令景物順從人意令人欣喜,連續(xù)十幾天的陰雨天氣今夜便突然結束。
看來不僅是人間看重中秋的月亮,上蒼也同樣富有雅趣。
萬里長空澄澈如洗,一輪明月漸漸升上天際,把似水的光華灑滿大地。
松江風平浪靜,碧波萬頃,江中映出了月亮的倒影,唯見上下一雙玉璧浮沉輝映。
月光照射下自己也變得晶瑩透明,可以看到自己的筋脈。大江更是明凈得可以見底,潛伏的魚龍要擔心無處藏身了。
我不疑惑是否身在人間,只怕飛上天空的木筏,把我?guī)У姐y河去遨游。
面對這清幽的情景我反而不覺得滿足,只因為沒有朋友與我一共游覽。
想到這我心緒顫動難以入睡,勉強拿起筆寫了這首詩寄往中州。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的注釋
吳江亭:一名松江亭,在江蘇省吳江縣東吳淞江口。吳江,一名吳松江,古稱松江,源出太湖,流經吳江(今江蘇吳江)、吳縣(今江蘇吳縣)等,向東北入海。張子野:張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烏程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官吳江知縣,歷京兆通判、尚書都官郎中。著名詞人,亦擅詩。君謨蔡大:蔡襄(1012—1067),字君謨,仙游人。天圣八年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著名書法家。
悠悠:憂思。
故人:指張先。時已離吳江縣令任,在都城開封。
可憐:即可愛、可喜。
節(jié)物:節(jié)令景物。
無瑕:沒有瑕疵。
表里:這里指明月。
寒光:即月光。流:照射。
雙璧:指天上的明月與水中的月影。
筋脈:筋骨脈絡。
魚龍:此指水中之魚。
“只恐”句:《博物志》載,海與天河通,有個住在海邊的人,見每年八月有木槎經過。一次,他乘上木槎,到了天河,見到牛郎織女。槎,木筏。斗牛,都為星辰名。這句借乘槎典,說自己懷疑置身天上。
冷烈:快速地戰(zhàn)栗顫動。
中州:河南一帶,古為豫州,處九州之中,因名。這里指北宋京城開封。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懷人詩。詩用賦體,平鋪直敘。第一層八句,寫對月思友。前四句交代時地,絲絲入扣;下四句寫得很滿,說老天照顧到人們賞月的愛好,久陰變晴,特地讓月亮出現(xiàn)。第二層八句,把月色寫得美,顯出末層四句懷人的傷感。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
蘇舜欽
獨坐對月心悠悠,故人不見使我愁。
古今共傳惜今夕,況在松江亭上頭。
可憐節(jié)物會人意,十日陰雨此夜收。
不惟人間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長空無瑕露表里,拂拂漸上寒光流。
江平萬頃正碧色,上下清澈雙璧浮。
自視直欲見筋脈,無所逃避魚龍憂。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觸斗牛。
景清境勝反不足,嘆息此際無交游。
心魂冷烈曉不寢,勉為此筆傳中州。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譯文
獨自一人與那清冷的月亮相對,心緒難平;朋友啊,見不到你我憂愁滿腹。
從古至今沒有人不珍愛中秋佳節(jié),更何況坐在你督造的松江亭中。
節(jié)令景物順從人意令人欣喜,連續(xù)十幾天的陰雨天氣今夜便突然結束。
看來不僅是人間看重中秋的月亮,上蒼也同樣富有雅趣。
萬里長空澄澈如洗,一輪明月漸漸升上天際,把似水的光華灑滿大地。
松江風平浪靜,碧波萬頃,江中映出了月亮的倒影,唯見上下一雙玉璧浮沉輝映。
月光照射下自己也變得晶瑩透明,可以看到自己的筋脈。大江更是明凈得可以見底,潛伏的魚龍要擔心無處藏身了。
我不疑惑是否身在人間,只怕飛上天空的木筏,把我?guī)У姐y河去遨游。
面對這清幽的情景我反而不覺得滿足,只因為沒有朋友與我一共游覽。
想到這我心緒顫動難以入睡,勉強拿起筆寫了這首詩寄往中州。
《中秋夜吳江亭上對月懷前宰張子野及寄君謨蔡大》的注釋
吳江亭:一名松江亭,在江蘇省吳江縣東吳淞江口。吳江,一名吳松江,古稱松江,源出太湖,流經吳江(今江蘇吳江)、吳縣(今江蘇吳縣)等,向東北入海。張子野:張先(990—1078),字子野,湖州烏程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官吳江知縣,歷京兆通判、尚書都官郎中。著名詞人,亦擅詩。君謨蔡大:蔡襄(1012—1067),字君謨,仙游人。天圣八年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著名書法家。
悠悠:憂思。
故人:指張先。時已離吳江縣令任,在都城開封。
可憐:即可愛、可喜。
節(jié)物:節(jié)令景物。
無瑕:沒有瑕疵。
表里:這里指明月。
寒光:即月光。流:照射。
雙璧:指天上的明月與水中的月影。
筋脈:筋骨脈絡。
魚龍:此指水中之魚。
“只恐”句:《博物志》載,海與天河通,有個住在海邊的人,見每年八月有木槎經過。一次,他乘上木槎,到了天河,見到牛郎織女。槎,木筏。斗牛,都為星辰名。這句借乘槎典,說自己懷疑置身天上。
冷烈:快速地戰(zhàn)栗顫動。
中州:河南一帶,古為豫州,處九州之中,因名。這里指北宋京城開封。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懷人詩。詩用賦體,平鋪直敘。第一層八句,寫對月思友。前四句交代時地,絲絲入扣;下四句寫得很滿,說老天照顧到人們賞月的愛好,久陰變晴,特地讓月亮出現(xiàn)。第二層八句,把月色寫得美,顯出末層四句懷人的傷感。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開封(今屬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等職。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革新,為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閑居蘇州。后來復起為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與梅堯臣齊名,人稱“梅蘇”。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的原文翻譯
2、“辛棄疾《念奴嬌·洞庭春晚》”的原文翻譯
3、“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的原文翻譯
4、“王昌齡《從軍行七首》”的原文翻譯
5、“毛澤東《虞美人·枕上》”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納蘭性德《浣溪沙·消息誰傳到拒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