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秦女卷衣》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秦女卷衣》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女卷衣》原文
《秦女卷衣》
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秦女卷衣》譯文
天子身居未央宮,妻妾來收拾衣裳。
現(xiàn)在未得皇上在紫宮寵愛,怎敢拂坐黃金床?
沒有皇上的旨意,洪水來了也不敢亂走,如果皇上遇到危險,舍命也要保護皇上,就像博熊的馮婕妤一樣。
卑微之身侍奉日月,輕飄若飛螢之光。
愿君采擷葑菲草的時候,不因為它的根部難看而拋棄它的葉片。
《秦女卷衣》的注釋
《樂府古題要解》:有《秦王卷衣曲》,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李白此詩內(nèi)容與之不同。
未央:漢宮名。
紫宮:帝王宮禁。這里借指天子。
“水至”句:劉向《列女傳·貞順》:楚昭王出游,留婦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返取符,則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
“熊來”句:《漢書·外戚傳》:建昭(漢元帝年號)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獸得人而至,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當之。
“微身”句:為卷衣女自言全心身侍奉君王。日月,象征君王。
“愿君”句:意謂愿君王勿以自己身份身的低下,而忽視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对娊?jīng)·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鄭玄箋:“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惡時并棄其菜。”
簡短詩意賞析
寫宮中卷衣女的自白。反映了封建皇宮中,此類侍女名分不明的尷尬處境。也隱含著李白希望為君王效力,不因年老而放棄這一理想。全詩通篇作比,用典貼切,自然無跡。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yīng)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秦女卷衣》
李白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
顧無紫宮寵,敢拂黃金床。
水至亦不去,熊來尚可當。
微身奉日月,飄若螢之光。
愿君采葑菲,無以下體妨。
《秦女卷衣》譯文
天子身居未央宮,妻妾來收拾衣裳。
現(xiàn)在未得皇上在紫宮寵愛,怎敢拂坐黃金床?
沒有皇上的旨意,洪水來了也不敢亂走,如果皇上遇到危險,舍命也要保護皇上,就像博熊的馮婕妤一樣。
卑微之身侍奉日月,輕飄若飛螢之光。
愿君采擷葑菲草的時候,不因為它的根部難看而拋棄它的葉片。
《秦女卷衣》的注釋
《樂府古題要解》:有《秦王卷衣曲》,言咸陽春景及宮闕之美,秦王卷衣以贈所歡也。李白此詩內(nèi)容與之不同。
未央:漢宮名。
紫宮:帝王宮禁。這里借指天子。
“水至”句:劉向《列女傳·貞順》:楚昭王出游,留婦人漸臺之上而去。王聞江水大至,使使者迎夫人,忘持其符。夫人曰:“王與宮人約,令召宮人必以符,今使者不持符,妾不敢行。”于是使返取符,則水大至,臺崩,夫人流而死。
“熊來”句:《漢書·外戚傳》:建昭(漢元帝年號)中,上幸虎圈斗獸,后宮皆坐。熊佚出圈,攀檻欲上殿。左右貴人傅昭儀等皆驚走,馮婕妤直前當熊而立,左右格殺熊。上問:“人情驚懼,何故前當熊?”婕妤對曰:“獸得人而至,妾恐熊至御座,故以身當之。
“微身”句:為卷衣女自言全心身侍奉君王。日月,象征君王。
“愿君”句:意謂愿君王勿以自己身份身的低下,而忽視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对娊?jīng)·邶風·谷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鄭玄箋:“蔓菁與葍之類也,皆上下可食。然而其根有美時有惡時,采之者不可以其根惡時并棄其菜。”
簡短詩意賞析
寫宮中卷衣女的自白。反映了封建皇宮中,此類侍女名分不明的尷尬處境。也隱含著李白希望為君王效力,不因年老而放棄這一理想。全詩通篇作比,用典貼切,自然無跡。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的原文翻譯
2、“韋應(yīng)物《聽嘉陵江水聲寄深上人》”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嶺南江行》”的原文翻譯
4、“李白《將進酒》”的原文翻譯
5、“韓愈《晚春》”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秦嘉《贈婦詩三首》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