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南柯子·悵望梅花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范成大《南柯子·悵望梅花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原文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
范成大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譯文
惆悵的望著梅花驛,專注的看著開有燕子花的綠洲。祥云下面有高樓大廈,可惜高樓不是用木蘭木做的。
想用緘帛寫信可是離雙魚很遙遠無從寄信,于是秋葉都紅了也還沒寫。想借助江水寄托離愁別緒,可是江水是向東流的哪里能夠流向西邊呢?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的注釋
南柯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愛詞》《南歌子》《水晶簾》《風蝶令》《宴齊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夢》等,后用為詞牌。雙調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兩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梅花驛:寄送信件的驛站。語見南朝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范詩用此,意謂期盼伊人送來信息。驛:驛站,古時供官府信使中途換馬和歇宿處。
杜若洲:生長杜若的水中小島。語見《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此借謂欲寄杜若給伊人以表情意。杜若:一種香草。
木蘭舟:用木蘭做成的船。
緘素:古人用帛寫信,因稱書信為緘素。緘:捆扎。雙魚:事見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因用雙魚指代書信。
題紅片葉:用唐人紅葉題詩事:唐宣宗時,盧渥赴京應試,在御溝中偶得一片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盧渥娶得一宮女,這宮女恰是當年紅葉題詩之人。此以題紅表示書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寫相思之情。上片寫別離的男方盼望對方的消息,深情思念女方。下片寫家居的女子懷念遠人的愁緒。全篇結構精巧,兩片分別描摹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讓思念表現(xiàn)得更加真切,更加深刻。整首詞以虛寫實,以實帶虛,雖沒有細細描畫二人的情態(tài),卻塑造出了豐滿、真實的人物形象,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
范成大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云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譯文
惆悵的望著梅花驛,專注的看著開有燕子花的綠洲。祥云下面有高樓大廈,可惜高樓不是用木蘭木做的。
想用緘帛寫信可是離雙魚很遙遠無從寄信,于是秋葉都紅了也還沒寫。想借助江水寄托離愁別緒,可是江水是向東流的哪里能夠流向西邊呢?
《南柯子·悵望梅花驛》的注釋
南柯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愛詞》《南歌子》《水晶簾》《風蝶令》《宴齊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夢》等,后用為詞牌。雙調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兩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
梅花驛:寄送信件的驛站。語見南朝陸凱《贈范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范詩用此,意謂期盼伊人送來信息。驛:驛站,古時供官府信使中途換馬和歇宿處。
杜若洲:生長杜若的水中小島。語見《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此借謂欲寄杜若給伊人以表情意。杜若:一種香草。
木蘭舟:用木蘭做成的船。
緘素:古人用帛寫信,因稱書信為緘素。緘:捆扎。雙魚:事見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后因用雙魚指代書信。
題紅片葉:用唐人紅葉題詩事:唐宣宗時,盧渥赴京應試,在御溝中偶得一片紅葉,上有詩云:“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盧渥娶得一宮女,這宮女恰是當年紅葉題詩之人。此以題紅表示書信。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寫相思之情。上片寫別離的男方盼望對方的消息,深情思念女方。下片寫家居的女子懷念遠人的愁緒。全篇結構精巧,兩片分別描摹男女主人公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讓思念表現(xiàn)得更加真切,更加深刻。整首詞以虛寫實,以實帶虛,雖沒有細細描畫二人的情態(tài),卻塑造出了豐滿、真實的人物形象,讓人浮想聯(lián)翩。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謚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后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nóng)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