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朱淑真《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原文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zhēng)馳逐。爭(zhēng)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譯文
彎彎一輪新年新月,嫵媚如鉤,清涼似玉。天上如鉤似玉的月兒,象極了自己所穿的小小的鳳紋繡鞋,又象極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彎娥眉。
盛裝女子頭插鬧蛾、發(fā)嵌雪柳,街上燈火燦爛,燭龍勁舞,馳騁追逐。這馳騁追逐的盛況,即使三五元宵之夜,也遠(yuǎn)不如這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的注釋
寒玉: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如水、月、竹等。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眉,故稱。蹙(cù):局促不安。
鬧蛾:古代一種頭飾。剪絲綢或?yàn)踅鸺垶榛ɑ虿菹x之形。
雪柳:宋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jié)時(shí)插戴的一種絹或紙制成的頭花。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能照耀天下。
火樹:樹上掛滿燈彩,喻燈火燦爛。
爭(zhēng)馳:競(jìng)相奔馳。
三五: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hào)幽棲居士,宋代女詞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shí)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yàn)槲姆ㄐ±?,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zé)o定論?,F(xiàn)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游終南山》”的原文翻譯
2、“常建《戲題湖上》”的原文翻譯
3、“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柳花詞三首》”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的原文翻譯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
彎彎曲,新年新月鉤寒玉。鉤寒玉,鳳鞋兒小,翠眉兒蹙。
鬧蛾雪柳添妝束,燭龍火樹爭(zhēng)馳逐。爭(zhēng)馳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譯文
彎彎一輪新年新月,嫵媚如鉤,清涼似玉。天上如鉤似玉的月兒,象極了自己所穿的小小的鳳紋繡鞋,又象極了那微微蹙起的一彎娥眉。
盛裝女子頭插鬧蛾、發(fā)嵌雪柳,街上燈火燦爛,燭龍勁舞,馳騁追逐。這馳騁追逐的盛況,即使三五元宵之夜,也遠(yuǎn)不如這初六。
《憶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的注釋
寒玉:比喻清冷雅潔的東西,如水、月、竹等。
翠眉:古代女子用青黛畫眉,故稱。蹙(cù):局促不安。
鬧蛾:古代一種頭飾。剪絲綢或?yàn)踅鸺垶榛ɑ虿菹x之形。
雪柳:宋代婦女在立春日和元宵節(jié)時(shí)插戴的一種絹或紙制成的頭花。
燭龍: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能照耀天下。
火樹:樹上掛滿燈彩,喻燈火燦爛。
爭(zhēng)馳:競(jìng)相奔馳。
三五: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
作者簡介
朱淑真(約1135~約1180),號(hào)幽棲居士,宋代女詞人,亦為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時(shí)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縣),《四庫全書》中定其為“浙中海寧人”,一說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yàn)槲姆ㄐ±?,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終致其抑郁早逝。又傳淑真過世后,父母將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zé)o定論?,F(xiàn)存《斷腸詩集》、《斷腸詞》傳世,為劫后余篇。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郊《游終南山》”的原文翻譯
2、“常建《戲題湖上》”的原文翻譯
3、“張孝祥《水調(diào)歌頭·泛湘江》”的原文翻譯
4、“劉禹錫《柳花詞三首》”的原文翻譯
5、“納蘭性德《淡黃柳·詠柳》”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姜夔《長亭怨慢·漸吹盡》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