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jiān)《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黃庭堅(jiān)《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原文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黃庭堅(jiān)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rèn)青袍。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酒船魚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譯文
當(dāng)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長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著青袍,位居下僚。
今天,我的心情隨著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致,想來一定是跟隨著并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
世上豈會沒有千里馬?是人中難有如九方皋一樣善于賞識他人的人!
家鄉(xiāng)有船可載酒有網(wǎng)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著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的注釋
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六十里。
李子先:黃庭堅(jiān)的同鄉(xiāng)好友,時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
并(bīng)州:為古代地名。《史記》五帝本紀(jì)中講:“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nèi)為九州。據(jù)《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dāng)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帶地區(qū)。漢武帝時,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dāng)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部分地。治所在今山西太原。ni
前日:前些日子;往日。
幽人:隱士。此指品行高潔的人。
吏曹:官署名。.東漢置,掌管選舉、祠祀之事。后改為選部,魏晉以后改稱吏部。泛指官吏。
青袍:漢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汝水:源出河南嵩縣,東流注入淮河。
并門:指并州。
九方皋: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他曾為秦穆公求得千里馬。
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作者簡介
黃庭堅(jiān)(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jiān)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bǔ)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jiān)書法亦能獨(dú)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
黃庭堅(jiān)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rèn)青袍。
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
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
酒船魚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譯文
當(dāng)年,你這個品行高潔的人出任小小的吏曹,我送你,行走在長堤上,看見碧綠的春草,想到自己也穿著青袍,位居下僚。
今天,我的心情隨著汝水的春波而晃動;你的興致,想來一定是跟隨著并州城門上的月亮,漸漸升高。
世上豈會沒有千里馬?是人中難有如九方皋一樣善于賞識他人的人!
家鄉(xiāng)有船可載酒有網(wǎng)可捕魚,還是回去吧,我們過去游玩的溪水中眼前正漂浮著落花,水深恰好一篙。
《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的注釋
平輿:故城在今河南汝南縣東六十里。
李子先:黃庭堅(jiān)的同鄉(xiāng)好友,時在并州(山西太原)任小官。
并(bīng)州:為古代地名。《史記》五帝本紀(jì)中講:“舜以冀州之北廣大,分置并州。”相傳禹治洪水,劃分域內(nèi)為九州。據(jù)《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dāng)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帶地區(qū)。漢武帝時,置并州刺史部,為十三刺史部之一,約當(dāng)今山西省大部,河北省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一部分地。治所在今山西太原。ni
前日:前些日子;往日。
幽人:隱士。此指品行高潔的人。
吏曹:官署名。.東漢置,掌管選舉、祠祀之事。后改為選部,魏晉以后改稱吏部。泛指官吏。
青袍:漢以后賤者穿青色衣服。因指賤者之服。
汝水:源出河南嵩縣,東流注入淮河。
并門:指并州。
九方皋:春秋時善于相馬的人。他曾為秦穆公求得千里馬。
篙(gāo):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撐船工具。
作者簡介
黃庭堅(jiān)(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jiān)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bǔ)之、秦觀都游學(xué)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xué)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jiān)書法亦能獨(dú)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溫庭筠《酒泉子·羅帶惹香》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