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回中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回中作》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回中作》原文
《回中作》
溫庭筠
蒼莽寒空遠(yuǎn)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guān)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fēng)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回中作》譯文
遠(yuǎn)望蒼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發(fā)愁,獨(dú)上高樓即聽到駐軍嗚嗚的號角聲。
吳地歌姬為寄托怨思而吹響了雙管,荊軻臨行前辭別燕太子丹大聲悲歌。
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顯得秋之蕭索。
入夜之后寒霜濃重西風(fēng)吹起,隴水悄無聲息地凝凍成了冰導(dǎo)致難以暢流。
《回中作》的注釋
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南起干河河谷(今陜西隴縣北),北出蕭關(guān)(今寧夏固原東南)。一說指回中宮。秦始皇曾在干河河谷內(nèi)修造回中宮作為其行宮,故址在今陜西隴縣西北。
蒼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文苑英華》)。蒼莽,廣闊無邊的樣子。
戍(shù)角:邊防駐軍的號角聲。
吳姬:泛指吳地歌姬。怨思:怨恨悲傷。雙管:古樂器。
燕客悲歌:用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之事。別:一作“動”,一作“上”。五侯:泛指權(quán)貴豪門。
關(guān)山:關(guān)隘山嶺。
一星:指山頂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朔云:北方的云氣。朔,泛指北方。
夜來:入夜。西風(fēng):西面吹來的風(fēng)。此指秋風(fēng)。
隴水:河流名。源出隴山,因名。在今陜西省隴縣至甘肅省平?jīng)鲆粠?。凍:一?ldquo;噎”。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描繪了一幅日暮邊關(guān)闊大蒼茫的景象,從中寄寓著詩人客游邊地的愁懷。這種邊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為官,亦不能在邊塞建功立業(yè)。在詩人眼前,是國勢衰微軍隊?wèi)?zhàn)斗力下降的悲涼壓抑的邊塞情景,邊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榮光,而自己滿腹才學(xué)卻不能受重用而輾轉(zhuǎn)流離,因此觸景傷情。“重霜”“西風(fēng)”“隴水凍不流”,詩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回中作》
溫庭筠
蒼莽寒空遠(yuǎn)色愁,嗚嗚戍角上高樓。
吳姬怨思吹雙管,燕客悲歌別五侯。
千里關(guān)山邊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夜來霜重西風(fēng)起,隴水無聲凍不流。
《回中作》譯文
遠(yuǎn)望蒼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發(fā)愁,獨(dú)上高樓即聽到駐軍嗚嗚的號角聲。
吳地歌姬為寄托怨思而吹響了雙管,荊軻臨行前辭別燕太子丹大聲悲歌。
千里邊塞山河遼闊暮色蒼茫,山頂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顯得秋之蕭索。
入夜之后寒霜濃重西風(fēng)吹起,隴水悄無聲息地凝凍成了冰導(dǎo)致難以暢流。
《回中作》的注釋
回中:回中道。漢武帝巡幸郡國,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為絲綢之路中的一段。南起干河河谷(今陜西隴縣北),北出蕭關(guān)(今寧夏固原東南)。一說指回中宮。秦始皇曾在干河河谷內(nèi)修造回中宮作為其行宮,故址在今陜西隴縣西北。
蒼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文苑英華》)。蒼莽,廣闊無邊的樣子。
戍(shù)角:邊防駐軍的號角聲。
吳姬:泛指吳地歌姬。怨思:怨恨悲傷。雙管:古樂器。
燕客悲歌:用荊軻在易水與燕太子丹、高漸離辭別時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之事。別:一作“動”,一作“上”。五侯:泛指權(quán)貴豪門。
關(guān)山:關(guān)隘山嶺。
一星:指山頂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烽火: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朔云:北方的云氣。朔,泛指北方。
夜來:入夜。西風(fēng):西面吹來的風(fēng)。此指秋風(fēng)。
隴水:河流名。源出隴山,因名。在今陜西省隴縣至甘肅省平?jīng)鲆粠?。凍:一?ldquo;噎”。
簡短詩意賞析
全詩描繪了一幅日暮邊關(guān)闊大蒼茫的景象,從中寄寓著詩人客游邊地的愁懷。這種邊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為官,亦不能在邊塞建功立業(yè)。在詩人眼前,是國勢衰微軍隊?wèi)?zhàn)斗力下降的悲涼壓抑的邊塞情景,邊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榮光,而自己滿腹才學(xué)卻不能受重用而輾轉(zhuǎn)流離,因此觸景傷情。“重霜”“西風(fēng)”“隴水凍不流”,詩人的內(nèi)心充滿了凄苦與悲涼。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quán)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jìn)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nèi)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王安石《明妃曲二首》”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的原文翻譯
3、“孟浩然《登鹿門山懷古》”的原文翻譯
4、“盧照鄰《長安古意》”的原文翻譯
5、“歐陽修《少年游·玉壺冰瑩獸爐灰》”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納蘭性德《齊天樂·上元》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