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塞上曲二首·其二》原文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塞上曲二首·其二》譯文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塞上曲二首·其二》
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塞上曲二首·其二》譯文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yè)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菩薩蠻·新寒中酒敲窗雨》”的原文翻譯
2、“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的原文翻譯
3、“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的原文翻譯
4、“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原文翻譯
5、“戴復古《賀新郎·寄豐真州》”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秋瑾《對酒》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