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蘇軾《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原文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蘇軾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譯文
休文體弱多病身體虛弱,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樓上正飄散著花香,春天和煦微風吹拂著衣袖,眼望著皓月當空,耳聽著悠揚簫聲。
酒醉睡去,又從夢中驚醒,正聽見漏壺的長流滴水發(fā)出清脆而單調(diào)的聲響,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無比潮濕。身邊的侍酒美人不見了,內(nèi)心的空虛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際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的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diào)小令,平韻格。
望湖樓:據(jù)《蘇軾詩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注曰:“《圖經(jīng)》:望湖樓,又名看經(jīng)樓,乾德七年(公元969年),忠懿王錢氏建,去錢塘江一里。”查慎行注:“《西湖游覽志馀》:樓在昭慶寺前,一名先德樓。”項長官:蘇軾同僚,名未詳。
休文:即梁朝文學家沈約,字休文,體弱多病。
金帶:高官服飾。
暗香:語出林通《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此處泛指花香。
弄:玩弄,引申為戲耍。
明月夜聞簫:化用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意:“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清漏: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又名“漏壺”、“漏刻”。將上面銅壺裝滿水后,水即滴水漏入下壺,壺內(nèi)裝一直立浮標,上面刻有時辰,水逐步升高,浮標也隨之上升,如此則知時辰。滴水發(fā)出均勻清響,故稱清漏。永:長。
隱床:倚床。沈約《夜夜曲》:“月輝橫射枕,燈光半隱床。”
潮:微濕,發(fā)潮。
董嬌饒:古樂府中有《董嬌饒》。《玉臺新詠》卷一有宋子厚《董嬌嬈》詩一首。“饒”,一作“嬈”。“饒”,通“嬈”。這里指佳人美女。杜甫《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細馬時鳴金腰褭(niǎo),佳人屢出董嬌饒。”
徘徊二句:《太平廣記》卷三百二十六《沈警》“玄機名警。……作《鳳將雛雛銜嬌》曲,其詞日:‘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詞文出于此。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詞人病愈,夜晚帶著虛弱的身體登望湖樓。下片抒發(fā)了詞人心緒孤寂之情。全詞采用用典寫作手法,含蘊深邃、韻味悠長,情隨景轉(zhuǎn),超以象外,啟人心扉,藝術(shù)手法十分高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
蘇軾
多病休文都瘦損,不堪金帶垂腰。望湖樓上暗香飄。和風春弄袖,明月夜聞簫。
酒醒夢回清漏永,隱床無限更潮。佳人不見董嬌饒。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譯文
休文體弱多病身體虛弱,連垂腰的金帶都不堪佩系了。望湖樓上正飄散著花香,春天和煦微風吹拂著衣袖,眼望著皓月當空,耳聽著悠揚簫聲。
酒醉睡去,又從夢中驚醒,正聽見漏壺的長流滴水發(fā)出清脆而單調(diào)的聲響,倚在床上似乎感到了無比潮濕。身邊的侍酒美人不見了,內(nèi)心的空虛好像花上的月亮,正在天際空自徘徊,自己竟是空度良宵。
《臨江仙·疾愈登望湖樓贈項長官》的注釋
臨江仙:詞牌名。唐教坊曲。原用以歌詠水仙,故名。又名《雁兒歸》、《瑞鶴仙令》等。雙調(diào)小令,平韻格。
望湖樓:據(jù)《蘇軾詩集》卷七《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注曰:“《圖經(jīng)》:望湖樓,又名看經(jīng)樓,乾德七年(公元969年),忠懿王錢氏建,去錢塘江一里。”查慎行注:“《西湖游覽志馀》:樓在昭慶寺前,一名先德樓。”項長官:蘇軾同僚,名未詳。
休文:即梁朝文學家沈約,字休文,體弱多病。
金帶:高官服飾。
暗香:語出林通《山園小梅》:“暗香浮動月黃昏。”此處泛指花香。
弄:玩弄,引申為戲耍。
明月夜聞簫:化用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意:“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
清漏: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又名“漏壺”、“漏刻”。將上面銅壺裝滿水后,水即滴水漏入下壺,壺內(nèi)裝一直立浮標,上面刻有時辰,水逐步升高,浮標也隨之上升,如此則知時辰。滴水發(fā)出均勻清響,故稱清漏。永:長。
隱床:倚床。沈約《夜夜曲》:“月輝橫射枕,燈光半隱床。”
潮:微濕,發(fā)潮。
董嬌饒:古樂府中有《董嬌饒》。《玉臺新詠》卷一有宋子厚《董嬌嬈》詩一首。“饒”,一作“嬈”。“饒”,通“嬈”。這里指佳人美女。杜甫《春日戲題惱郝使君兄》:“細馬時鳴金腰褭(niǎo),佳人屢出董嬌饒。”
徘徊二句:《太平廣記》卷三百二十六《沈警》“玄機名警。……作《鳳將雛雛銜嬌》曲,其詞日:‘命嘯無人嘯,含嬌何處嬌。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憐宵。”詞文出于此。
簡短詩意賞析
上片寫詞人病愈,夜晚帶著虛弱的身體登望湖樓。下片抒發(fā)了詞人心緒孤寂之情。全詞采用用典寫作手法,含蘊深邃、韻味悠長,情隨景轉(zhuǎn),超以象外,啟人心扉,藝術(shù)手法十分高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lǐng)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與韓愈、柳宗元和歐陽修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范成大《鄂州南樓》”的原文翻譯
2、“文天祥《重陽》”的原文翻譯
3、“趙長卿《臨江仙·暮春》”的原文翻譯
4、“王灣《次北固山下》”的原文翻譯
5、“岑參《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蘇軾《漁家傲·臨水縱橫回晚鞚》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