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惜秋華·七夕》原文
《惜秋華·七夕》
吳文英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fēng),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準。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云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惜秋華·七夕》譯文
七夕之夜,小徑上已結(jié)起了蛛絲,西面小樓遮暗了斜墮的月兒,秋風(fēng)吹亂了我頭上的花發(fā)。皇宮中正傳出漏聲,我想起傳說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鈿釵劃出了一條銀河,活生生地將牛郎織女分隔在兩岸這一遺憾事。人世間的男女愛情也是如夢易醒,似風(fēng)易散,算起來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過。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度鵲橋會,但這相會也會很快來到的。縱然他們的相逢,似乎有“相見不相識”的滋味,但能夠有這一年一度鵲橋會的準確時間,總勝得過那巫山神女的來去無蹤,毫無準訊。
不知從什么地方吹來一股涼沁的秋風(fēng),耳中頓時聽到有桐葉飄落露井臺上的簌簌聲,觸動了詞人像屈大夫吟哦著楚辭一般湊成了哀切的韻律。因秋風(fēng)起而仰望青天,只見彩云被風(fēng)分散,又想到天上的鵲橋恐怕也被風(fēng)吹斷了吧。那牛郎與織女兩人的離別情,是沒有誰能問得清楚的。天上的銀河已經(jīng)把他們阻隔了千萬年,人們只能望見織女星閃爍,好像在閃動著她那晶瑩的淚珠似的。我望著那些繡娘們在七夕中祈求“金針”,希獲“乞巧”的情景,不覺又牽扯出無限感慨。
《惜秋華·七夕》的注釋
惜秋華:詞牌名。夢窗詞入夾鐘商。雙調(diào)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
露:通“路”,指小徑。罥(juàn):懸掛,掛結(jié)。
陰墮月:形容七夕之月,彎而不明,月亮將墮之時。
宮漏:指鐘漏,古代計時器。未央:未完,未盡。
鈿釵遺恨:一本作“鈿釵送遺恨”。
巫陽:女巫名。出自宋玉《招魂》。
露井梧桐:用桐葉知秋意。露井:無井欄井蓋之井。
楚騷:泛指《楚辭》與屈原作品。翠羽:指鳥鵲。
婺星:婺女星。又稱女宿、須女。
度金針:古代七月七日夜之習(xí)俗,婦女穿七孔針以乞巧。
方寸:指心。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緊扣題旨“七夕”,反復(fù)論述天上勝過人間;下片從詞題“七夕”引申發(fā)揮,抒發(fā)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嘆。全詞化用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來抒寫懷念去姬之情,將景物描寫、敘事、抒情三者結(jié)合,善用景物托情,風(fēng)格含蓄委婉。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朱淑真《落花》”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浣溪沙·閨情》”的原文翻譯
3、“屈原《九歌·山鬼》”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的原文翻譯

《惜秋華·七夕》
吳文英
露罥蛛絲,小樓陰墮月,秋驚華鬢。宮漏未央,當時鈿釵遺恨。人間夢隔西風(fēng),算天上、年華一瞬。相逢,縱相疏、勝卻巫陽無準。
何處動涼訊。聽露井梧桐,楚騷成韻。彩云斷、翠羽散,此情難問。銀河萬古秋聲,但望中、婺星清潤。輕俊。度金針、漫牽方寸。
《惜秋華·七夕》譯文
七夕之夜,小徑上已結(jié)起了蛛絲,西面小樓遮暗了斜墮的月兒,秋風(fēng)吹亂了我頭上的花發(fā)。皇宮中正傳出漏聲,我想起傳說中王母娘娘狠心地用鈿釵劃出了一條銀河,活生生地將牛郎織女分隔在兩岸這一遺憾事。人世間的男女愛情也是如夢易醒,似風(fēng)易散,算起來到是天上神仙度年如日,一瞬而過。牛郎織女雖是一年一度鵲橋會,但這相會也會很快來到的。縱然他們的相逢,似乎有“相見不相識”的滋味,但能夠有這一年一度鵲橋會的準確時間,總勝得過那巫山神女的來去無蹤,毫無準訊。
不知從什么地方吹來一股涼沁的秋風(fēng),耳中頓時聽到有桐葉飄落露井臺上的簌簌聲,觸動了詞人像屈大夫吟哦著楚辭一般湊成了哀切的韻律。因秋風(fēng)起而仰望青天,只見彩云被風(fēng)分散,又想到天上的鵲橋恐怕也被風(fēng)吹斷了吧。那牛郎與織女兩人的離別情,是沒有誰能問得清楚的。天上的銀河已經(jīng)把他們阻隔了千萬年,人們只能望見織女星閃爍,好像在閃動著她那晶瑩的淚珠似的。我望著那些繡娘們在七夕中祈求“金針”,希獲“乞巧”的情景,不覺又牽扯出無限感慨。
《惜秋華·七夕》的注釋
惜秋華:詞牌名。夢窗詞入夾鐘商。雙調(diào)九十三字,上片四仄韻,下片六仄韻。
露:通“路”,指小徑。罥(juàn):懸掛,掛結(jié)。
陰墮月:形容七夕之月,彎而不明,月亮將墮之時。
宮漏:指鐘漏,古代計時器。未央:未完,未盡。
鈿釵遺恨:一本作“鈿釵送遺恨”。
巫陽:女巫名。出自宋玉《招魂》。
露井梧桐:用桐葉知秋意。露井:無井欄井蓋之井。
楚騷:泛指《楚辭》與屈原作品。翠羽:指鳥鵲。
婺星:婺女星。又稱女宿、須女。
度金針:古代七月七日夜之習(xí)俗,婦女穿七孔針以乞巧。
方寸:指心。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緊扣題旨“七夕”,反復(fù)論述天上勝過人間;下片從詞題“七夕”引申發(fā)揮,抒發(fā)對所愛女子無由再會的感嘆。全詞化用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來抒寫懷念去姬之情,將景物描寫、敘事、抒情三者結(jié)合,善用景物托情,風(fēng)格含蓄委婉。
作者簡介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朱淑真《落花》”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浣溪沙·閨情》”的原文翻譯
3、“屈原《九歌·山鬼》”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珣《浣溪沙·紅藕花香到檻頻》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