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四愁詩》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衡《四愁詩》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愁詩》原文
《四愁詩》
張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cè)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cè)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cè)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
側(cè)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四愁詩》譯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脈艱險(阻止我不得親近美人)。側(cè)身向東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金錯刀,(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瓊英美玉。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徘徊不安。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測(阻止我到不了桂林)。側(cè)身向南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琴瑯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成雙的白玉盤。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因失意而悲傷,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煩憂不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漢陽,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隴阪迂回險阻(阻我難至漢陽)。側(cè)身向西望眼淚沾濕了衣裳。美人送給我貂襜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遙遠使我徘徊不進,猶豫不決,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愁悶郁結(jié)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側(cè)身向北望眼淚沾濕了衣巾。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幾案。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郁悶怨恨呢?
《四愁詩》的注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為“金錯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
湘水: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槴\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
簡短詩意賞析
這詩共分四章,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shù)、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朱淑真《落花》”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浣溪沙·閨情》”的原文翻譯
3、“屈原《九歌·山鬼》”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的原文翻譯

《四愁詩》
張衡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cè)身東望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從之湘水深。
側(cè)身南望涕沾襟。
美人贈我琴瑯玕,何以報之雙玉盤。
路遠莫致倚惆悵,何為懷憂心煩怏。
我所思兮在漢陽,欲往從之隴阪長。
側(cè)身西望涕沾裳。
美人贈我貂襜褕,何以報之明月珠。
路遠莫致倚踟躕,何為懷憂心煩紆。
我所思兮在雁門,欲往從之雪雰雰。
側(cè)身北望涕沾巾。
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路遠莫致倚增嘆,何為懷憂心煩惋。
《四愁詩》譯文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泰山。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泰山支脈艱險(阻止我不得親近美人)。側(cè)身向東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金錯刀,(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瓊英美玉。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徘徊不安。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心意煩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桂林,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湘水深不可測(阻止我到不了桂林)。側(cè)身向南望眼淚沾濕了我的衣襟。美人送給我琴瑯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成雙的白玉盤。但是道路悠遠使我因失意而悲傷,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煩憂不樂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漢陽,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隴阪迂回險阻(阻我難至漢陽)。側(cè)身向西望眼淚沾濕了衣裳。美人送給我貂襜褕。(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明月珠。但是道路遙遠使我徘徊不進,猶豫不決,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愁悶郁結(jié)呢?
我所思念的美人在雁門,想追隨(我)所思念的人,但塞上雨雪紛紛(礙我不達雁門)。側(cè)身向北望眼淚沾濕了衣巾。美人送給我錦繡段。(我)以什么來報答呢?(我有)青玉制就的幾案。但是道路悠遠使我一再嘆息,為何(我)總是不能絕念,總是郁悶怨恨呢?
《四愁詩》的注釋
梁父:泰山下小山名。
翰:衣襟。
金錯刀:王莽鑄幣“一刀平五千”,因“一刀”兩字用錯金工藝,故稱之為“金錯刀”。
英:“瑛”的借字,瑛是美石似玉者。
瓊瑤:兩種美玉。
倚:通“猗”,語助詞,無意義。
桂林:郡名,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地。
湘水: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興安縣陽海山,東北流入湖南省會合瀟水,入洞庭湖。
琴瑯玕:琴上用瑯玕裝飾?,槴\是一種似玉的美石。
漢陽:郡名,前漢稱天水郡,后漢改為漢陽郡,今甘肅省甘谷縣南。
隴阪:山坡為“阪”。天水有大阪,名隴阪。
襜褕:直襟的單衣。
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貌。
雁門:郡名,今山西省西北部。
雰雰:雪盛貌。
段:同“緞”,履后跟。
案:放食器的小幾(形如有腳的托盤)。
簡短詩意賞析
這詩共分四章,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
作者簡介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zhèn))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發(fā)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shù)、地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于他的貢獻突出,聯(lián)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朱淑真《落花》”的原文翻譯
2、“李清照《浣溪沙·閨情》”的原文翻譯
3、“屈原《九歌·山鬼》”的原文翻譯
4、“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