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龍《易水歌》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陳子龍《易水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易水歌》原文
《易水歌》
陳子龍
趙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湯湯沙浩浩。
送君迢遙西入秦,天風蕭條吹白草。
車騎衣冠滿路旁,驪駒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觴不能飲,羽聲颯沓飛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滅,七尺屏風袖將絕。
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可憐六合歸一家,美人鐘鼓如云霞。
慶卿成塵漸離死,異日還逢博浪沙。
《易水歌》譯文
蒼涼古道延伸在燕趙大地上,奔騰千年的流水仍是洶涌澎湃,塵沙飛舞。
走不盡的路啊,我們送別西去復仇的荊卿;枯瘦的白草在蕭瑟的風中抖動。
送行的車馬擠滿路旁,告別的歌聲緩緩而起,壯士的心中一片蒼茫。
手拿精美的酒杯久久不愿飲盡,離歌的旋律慷慨激昂飛越在凜冽的荒原上。
白虹貫日,噴射出耀眼光芒,那是上蒼被壯士的精誠感動;暴君秦王面臨短兵相接的處境,他倉皇奮甩衣袖越過屏風。
督亢圖窮而未能報仇雪恨,咸陽殿上灑下一腔熱血,可嘆一片精誠。
上下四方何等廣大,美人鐘鼓多如云霞,只可惜,到后來盡為秦王獨霸。
荊軻壯烈犧牲,漸離被殺,但過些時日,還會有勇猛的力士與秦王相遇在博浪沙!
《易水歌》的注釋
易水:古河流,在今河北省西部。荊軻曾西刺秦王,出發(fā)時與燕太子丹諸人于此告別,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其情景十分悲壯。
湯(shāng)湯:大水急流的樣子。
驪駒(lí jū):送別之歌。
羽聲:五音之一,其聲激昂慷慨。
颯沓(sà tà):盛大的樣子。
七尺屏風袖將絕:指秦王被荊軻抓住,奮袖越過屏風才得以逃脫。
督亢圖中不殺人:太子丹派荊軻入秦,以獻督亢之地及秦亡將樊於期之頭為名,藏匕首于地圖中,謀刺秦王,未遂。督亢,地名。
六合:指上下四方。
慶卿:即荊軻。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詩聲,先寫送荊軻的時間和地點,再寫送別時壯觀的場面,然后寫刺秦王的經(jīng)過,最后寫秦王一匡諸侯統(tǒng)一中國后天下寶物都集秦宮且美女鐘鼓繁若云霞。
作者簡介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lián)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jié);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易水歌》
陳子龍
趙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湯湯沙浩浩。
送君迢遙西入秦,天風蕭條吹白草。
車騎衣冠滿路旁,驪駒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觴不能飲,羽聲颯沓飛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滅,七尺屏風袖將絕。
督亢圖中不殺人,咸陽殿上空流血。
可憐六合歸一家,美人鐘鼓如云霞。
慶卿成塵漸離死,異日還逢博浪沙。
《易水歌》譯文
蒼涼古道延伸在燕趙大地上,奔騰千年的流水仍是洶涌澎湃,塵沙飛舞。
走不盡的路啊,我們送別西去復仇的荊卿;枯瘦的白草在蕭瑟的風中抖動。
送行的車馬擠滿路旁,告別的歌聲緩緩而起,壯士的心中一片蒼茫。
手拿精美的酒杯久久不愿飲盡,離歌的旋律慷慨激昂飛越在凜冽的荒原上。
白虹貫日,噴射出耀眼光芒,那是上蒼被壯士的精誠感動;暴君秦王面臨短兵相接的處境,他倉皇奮甩衣袖越過屏風。
督亢圖窮而未能報仇雪恨,咸陽殿上灑下一腔熱血,可嘆一片精誠。
上下四方何等廣大,美人鐘鼓多如云霞,只可惜,到后來盡為秦王獨霸。
荊軻壯烈犧牲,漸離被殺,但過些時日,還會有勇猛的力士與秦王相遇在博浪沙!
《易水歌》的注釋
易水:古河流,在今河北省西部。荊軻曾西刺秦王,出發(fā)時與燕太子丹諸人于此告別,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其情景十分悲壯。
湯(shāng)湯:大水急流的樣子。
驪駒(lí jū):送別之歌。
羽聲:五音之一,其聲激昂慷慨。
颯沓(sà tà):盛大的樣子。
七尺屏風袖將絕:指秦王被荊軻抓住,奮袖越過屏風才得以逃脫。
督亢圖中不殺人:太子丹派荊軻入秦,以獻督亢之地及秦亡將樊於期之頭為名,藏匕首于地圖中,謀刺秦王,未遂。督亢,地名。
六合:指上下四方。
慶卿:即荊軻。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詩聲,先寫送荊軻的時間和地點,再寫送別時壯觀的場面,然后寫刺秦王的經(jīng)過,最后寫秦王一匡諸侯統(tǒng)一中國后天下寶物都集秦宮且美女鐘鼓繁若云霞。
作者簡介
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lián)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jié);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秋雨夜眠》”的原文翻譯
2、“蔣捷《昭君怨·擔子挑春雖小》”的原文翻譯
3、“曹雪芹《五美吟·虞姬》”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女冠子·含嬌含笑》”的原文翻譯
5、“韓愈《柳州羅池廟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李白《廬江主人婦》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