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贈清漳明府侄聿》原文
《贈清漳明府侄聿》
李白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
天開青云器,日為蒼生憂。
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
弦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心和得天真,風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
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
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
河堤繞綠水,桑柘連青云。
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群。
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抶。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長嘯一無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
清光洞毫發(fā),皎潔照群情。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過客覽行謠,因之頌德聲。
《贈清漳明府侄聿》譯文
我們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樹,枝葉百萬遍布中州。
老侄為天生的青云之器,天天為百姓操心。
治理小縣如同“割雞”,將來還會大刀宰牛,將有大用。
你的官聲如雷貫月驚動四鄰,你的惠政將與清漳同流。
縣境內(nèi)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老侄無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隱。
百姓為德政所化心平氣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風俗像太古一樣純樸。
牛羊散于阡陌之中,百姓們家家夜不閉戶。
問為什么能這樣,他們回答說,是縣令賢明。
縣中種植桃李樹,到處散發(fā)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兩岸桑柘茂密如云。
趙地的女子不愛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里提籠采桑。
家家都在忙著繰絲和紡織,百里之間,機杼之聲相聞。
由于無人告狀,縣衙前門可羅雀,縣令高臥無事,在閑讀道書。
檐前掛著蒲鞭,對有過失的百姓只是象征性的懲罰。
政閑時明月當頭,琴聲清越;庭中寂然,清風入室。
老侄但長嘯無言,陶然如上皇之逸人。
政清德高,潔如玉壺之冰,壺中透明見底。
清光一片,可鑒毫發(fā),從中可映出百姓們的身影。
清漳縣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趙北燕南一帶到處傳頌。
我這位過客聽了百姓們贊頌縣令美政的民謠,因此寫出了這篇頌詩。
《贈清漳明府侄聿》的注釋
清漳:在今河北肥鄉(xiāng)縣。唐時清漳屬洛州管轄。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聿:李聿,《全唐文》卷四五三有小傳:聿,玄宗朝官,清漳令,遷尚書郎。
葉:喻宗族支派。
中州:即中國。
青云器:能飛黃騰達的大器。
“小邑”二句:《論語·陽貨》中說,孔子到了武城,聽見一片弦歌之聲,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以“割雞”為治理縣政之代稱。烹牛,喻施展大本領。
清漳:水名,源出于山西陽泉南。經(jīng)山西和縣、河北涉縣,南流入清漳。
“弦歌”句:歌頌唐堯的無為而治。
簪組:冠簪和冠帶。此指官服。簪,插戴官帽用的簪子。組,系帽的帶子。隱簪組:指有隱士風度。
扃(jiōng)戶:閉戶。
宰:此處用作動詞,任縣令。
垂陰:樹木枝葉覆蓋形成陰影。
冶容: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繰(sāo)絲:煮繭抽絲。李白《荊州歌》:“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道帙(zhì):道書的書衣,此指道書。
蒲鞭”二句:《后漢書·劉寬傳》說,劉寬為太士時,對人寬厚仁恕,人有過失,“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用來做象征性的懲罰。撲抶(chì):鞭打。
上皇:即羲皇,伏羲。
白玉壺冰:喻品德冰清玉潔。姚崇《冰壺賦》: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不忘乎。
趙北、燕南:指河北中部她區(qū)。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韻,為一層詩意,共五層詩意。聲韻隨情而變。平仄互換。詩中描繪清漳政通民和,風俗淳古,禮樂之鄉(xiāng),歌頌賢吏李聿。全唐詩有李聿小傳,曾作清漳令,后為尚書郎。從全詩中反映了李白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繪出理想的社會藍圖。充滿著自信和豪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贈清漳明府侄聿》
李白
我李百萬葉,柯條布中州。
天開青云器,日為蒼生憂。
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牛。
雷聲動四境,惠與清漳流。
弦歌詠唐堯,脫落隱簪組。
心和得天真,風俗由太古。
牛羊散阡陌,夜寢不扃戶。
問此何以然,賢人宰吾土。
舉邑樹桃李,垂陰亦流芬。
河堤繞綠水,桑柘連青云。
趙女不冶容,提籠晝成群。
繰絲鳴機杼,百里聲相聞。
訟息鳥下階,高臥披道帙。
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抶。
琴清月當戶,人寂風入室。
長嘯一無言,陶然上皇逸。
白玉壺冰水,壺中見底清。
清光洞毫發(fā),皎潔照群情。
趙北美佳政,燕南播高名。
過客覽行謠,因之頌德聲。
《贈清漳明府侄聿》譯文
我們李家如同一棵大李樹,枝葉百萬遍布中州。
老侄為天生的青云之器,天天為百姓操心。
治理小縣如同“割雞”,將來還會大刀宰牛,將有大用。
你的官聲如雷貫月驚動四鄰,你的惠政將與清漳同流。
縣境內(nèi)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老侄無為而治,官帽也不戴,形同吏隱。
百姓為德政所化心平氣和,有天真的赤子之心,風俗像太古一樣純樸。
牛羊散于阡陌之中,百姓們家家夜不閉戶。
問為什么能這樣,他們回答說,是縣令賢明。
縣中種植桃李樹,到處散發(fā)出桃李花的芬芳。
河中流的是清清的河水,兩岸桑柘茂密如云。
趙地的女子不愛梳洗打份,成群地在田野里提籠采桑。
家家都在忙著繰絲和紡織,百里之間,機杼之聲相聞。
由于無人告狀,縣衙前門可羅雀,縣令高臥無事,在閑讀道書。
檐前掛著蒲鞭,對有過失的百姓只是象征性的懲罰。
政閑時明月當頭,琴聲清越;庭中寂然,清風入室。
老侄但長嘯無言,陶然如上皇之逸人。
政清德高,潔如玉壺之冰,壺中透明見底。
清光一片,可鑒毫發(fā),從中可映出百姓們的身影。
清漳縣令的高名和佳政,在趙北燕南一帶到處傳頌。
我這位過客聽了百姓們贊頌縣令美政的民謠,因此寫出了這篇頌詩。
《贈清漳明府侄聿》的注釋
清漳:在今河北肥鄉(xiāng)縣。唐時清漳屬洛州管轄。明府:唐人稱縣令為明府。聿:李聿,《全唐文》卷四五三有小傳:聿,玄宗朝官,清漳令,遷尚書郎。
葉:喻宗族支派。
中州:即中國。
青云器:能飛黃騰達的大器。
“小邑”二句:《論語·陽貨》中說,孔子到了武城,聽見一片弦歌之聲,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后以“割雞”為治理縣政之代稱。烹牛,喻施展大本領。
清漳:水名,源出于山西陽泉南。經(jīng)山西和縣、河北涉縣,南流入清漳。
“弦歌”句:歌頌唐堯的無為而治。
簪組:冠簪和冠帶。此指官服。簪,插戴官帽用的簪子。組,系帽的帶子。隱簪組:指有隱士風度。
扃(jiōng)戶:閉戶。
宰:此處用作動詞,任縣令。
垂陰:樹木枝葉覆蓋形成陰影。
冶容:女子修飾得很妖媚。
繰(sāo)絲:煮繭抽絲。李白《荊州歌》:“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道帙(zhì):道書的書衣,此指道書。
蒲鞭”二句:《后漢書·劉寬傳》說,劉寬為太士時,對人寬厚仁恕,人有過失,“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蒲鞭,用蒲草做成的鞭子,用來做象征性的懲罰。撲抶(chì):鞭打。
上皇:即羲皇,伏羲。
白玉壺冰:喻品德冰清玉潔。姚崇《冰壺賦》:冰壺者,清潔之至也。君子對之不忘乎。
趙北、燕南:指河北中部她區(qū)。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詩四十句,每八句用一韻,為一層詩意,共五層詩意。聲韻隨情而變。平仄互換。詩中描繪清漳政通民和,風俗淳古,禮樂之鄉(xiāng),歌頌賢吏李聿。全唐詩有李聿小傳,曾作清漳令,后為尚書郎。從全詩中反映了李白的無為而治的政治理想,并形象地描繪出理想的社會藍圖。充滿著自信和豪情。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孟郊《投贈張端公》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