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詠史八首·其四》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左思《詠史八首·其四》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詠史八首·其四》原文
《詠史八首·其四》
左思
濟濟京城內,赫赫王侯居。
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朝集金張館,暮宿許史廬。
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輿。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言論準宣尼,辭賦擬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區(qū)。
《詠史八首·其四》譯文
京城內王侯的住宅富麗堂皇,達官顯貴的冠服車蓋充滿道路。
朱色的車輪在長街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從早到晚,不是在金、張家,就是在許、史家。
這些貴族高官之家不是這家“擊鐘罄”,就是那家“吹笙竽”。
寂靜的揚雄家,門前沒有一輛卿相的車。
揚雄在幽靜空廓的屋子里寫《太玄經》,闡述玄遠虛無的道理。
他模仿《論語》作《法言》,擬司馬相如賦寫作《長楊》《甘泉》等賦。
在以后漫長的歷史上,揚雄的名字聞名于四面八方。
《詠史八首·其四》的注釋
濟濟:形容人多。
赫赫:顯赫。
冠蓋:官員穿戴的服飾和乘坐的車輛,常借指官吏。蔭:遮蔽。四術:四通八達的道路。
朱輪:紅色車輪。漢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輪的車子。竟:整個。
長衢(qú):長街。
金張:指金日磾和張湯家族。
許史:許指漢宣帝許皇后的父親,史指漢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寂寂:寂靜。
揚子:指揚雄。揚雄是西漢末年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學家,是《三字經》中的五子之一。
卿相:古代高級官名。輿:車。
寥寥:稀少。
玄虛:玄妙而不可捉摸。揚雄仿周易作《太玄經》十卷;仿《論語》作《法言》十三卷;擬司馬相如《子虛賦》等而作賦。作者取“玄虛”二字涵蓋了他講學的內容。
準:水準。宣尼:指孔子(漢宣帝追謚孔子為褒城宣尼公)。
悠悠:長久、遙遠。
擅:超過。八區(qū):八方,天下。
作者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詠史八首·其四》
左思
濟濟京城內,赫赫王侯居。
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朝集金張館,暮宿許史廬。
南鄰擊鐘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揚子宅,門無卿相輿。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
言論準宣尼,辭賦擬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區(qū)。
《詠史八首·其四》譯文
京城內王侯的住宅富麗堂皇,達官顯貴的冠服車蓋充滿道路。
朱色的車輪在長街上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從早到晚,不是在金、張家,就是在許、史家。
這些貴族高官之家不是這家“擊鐘罄”,就是那家“吹笙竽”。
寂靜的揚雄家,門前沒有一輛卿相的車。
揚雄在幽靜空廓的屋子里寫《太玄經》,闡述玄遠虛無的道理。
他模仿《論語》作《法言》,擬司馬相如賦寫作《長楊》《甘泉》等賦。
在以后漫長的歷史上,揚雄的名字聞名于四面八方。
《詠史八首·其四》的注釋
濟濟:形容人多。
赫赫:顯赫。
冠蓋:官員穿戴的服飾和乘坐的車輛,常借指官吏。蔭:遮蔽。四術:四通八達的道路。
朱輪:紅色車輪。漢代列侯二千石可乘朱輪的車子。竟:整個。
長衢(qú):長街。
金張:指金日磾和張湯家族。
許史:許指漢宣帝許皇后的父親,史指漢宣帝祖母史良娣的娘家。
寂寂:寂靜。
揚子:指揚雄。揚雄是西漢末年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學家,是《三字經》中的五子之一。
卿相:古代高級官名。輿:車。
寥寥:稀少。
玄虛:玄妙而不可捉摸。揚雄仿周易作《太玄經》十卷;仿《論語》作《法言》十三卷;擬司馬相如《子虛賦》等而作賦。作者取“玄虛”二字涵蓋了他講學的內容。
準:水準。宣尼:指孔子(漢宣帝追謚孔子為褒城宣尼公)。
悠悠:長久、遙遠。
擅:超過。八區(qū):八方,天下。
作者簡介
左思(約250~305)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左思自幼其貌不揚卻才華出眾。晉武帝時,因妹左棻被選入宮,舉家遷居洛陽,任秘書郎。晉惠帝時,依附權貴賈謐,為文人集團“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員。永康元年(300年),因賈謐被誅,遂退居宜春里,專心著述。后齊王司馬冏召為記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張方進攻洛陽而移居冀州,不久病逝。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周邦彥《一落索·眉共春山爭秀》”的原文翻譯
2、“晏幾道《南鄉(xiāng)子·淥水帶青潮》”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的原文翻譯
4、“王維《寄荊州張丞相》”的原文翻譯
5、“蘇軾《蝶戀花·佳人》”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胡曾《詠史詩·烏江》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