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臨終詩》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shí)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鴻章《臨終詩》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臨終詩》原文
《臨終詩》
李鴻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fēng)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海外 一作:寰海)
《臨終詩》譯文
幾盡勞頓的馬車上的馬從未卸下馬鞍,大事未成,受盡病痛折磨想要輕松一死也是為難。
幾百年來為國家的發(fā)展緩慢而悲傷,在幾百里之外為民生艱難哀悼。
秋風(fēng)肅殺,吹著這殘破的寶劍,身為孤臣,淚流滿面,落日的余暉照著旌旗和大將壇。
外國侵略我國意圖并沒有結(jié)束,大家不要視若等閑,冷眼旁觀?。?br /> 《臨終詩》的注釋
勞勞:辛勞;忙碌。
旌旗:旗幟的總稱。
作者簡介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wù)運(yùn)動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qiáng)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jì)世界三大偉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譯
2、“龔自珍《浪淘沙·寫夢》”的原文翻譯
3、“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譯
4、“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的原文翻譯
5、“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譯

《臨終詩》
李鴻章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fēng)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海外 一作:寰海)
《臨終詩》譯文
幾盡勞頓的馬車上的馬從未卸下馬鞍,大事未成,受盡病痛折磨想要輕松一死也是為難。
幾百年來為國家的發(fā)展緩慢而悲傷,在幾百里之外為民生艱難哀悼。
秋風(fēng)肅殺,吹著這殘破的寶劍,身為孤臣,淚流滿面,落日的余暉照著旌旗和大將壇。
外國侵略我國意圖并沒有結(jié)束,大家不要視若等閑,冷眼旁觀?。?br /> 《臨終詩》的注釋
勞勞:辛勞;忙碌。
旌旗:旗幟的總稱。
作者簡介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務(wù)運(yùn)動的主要領(lǐng)導(dǎo)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qiáng)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jì)世界三大偉人”。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陸游《朝中措·梅》”的原文翻譯
2、“龔自珍《浪淘沙·寫夢》”的原文翻譯
3、“劉禹錫《憶江南·春去也》”的原文翻譯
4、“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的原文翻譯
5、“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杜甫《泊岳陽城下》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