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言《風流子·出關見桃花》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惠言《風流子·出關見桃花》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原文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張惠言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吹乇M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jīng)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譯文
海風吹著我的痩骨,我衣裳單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離開京都,到了山海關。望見到處都是關塞的墻垣,飛沙北走;山勢向渤海延伸,層巒向東方展開。人跡何在?只見柳樹的柔條搖擺不定,草很短,難以形成一片綠色。乍見一樹桃花。獨自向我微笑。它旁邊有短短的頹垣,一灣一灣的曲水。
三月末的山海關,不知有多少東風,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使我的良好念頭一掃而光。我遠來此地不是為了尋春,也未嘗可惜(辜負)春盡,只是深深地念記著這樹桃花,玉容寂寞,在沒有人煙的地方,還能經(jīng)受住幾番風吹雨打?還能堅持多久?我也想折一枝桃花,通過西來的驛使,寄給我家鄉(xiāng)的親友,看看關外的春花。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的注釋
風流子:詞牌名。又名《內(nèi)家嬌》。雙調(diào),一百一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塞垣(yuán):指塞外,古代稱長城以北為塞外。垣:墻。
溟(míng)渤:指渤海。侵:近。
疊障:此處指長城。疊:重疊。障:指在邊塞險要處作防御用的城堡。還:環(huán)。
刪:削除。
春闌:春殘。
玉容:指桃花。
欲附:打算托附。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以塞外的荒寒和雄偉的地勢作為大背景,以“頹垣”“曲水”作為小背景,寫出了桃花不畏嚴寒狂風的堅毅不屈的風姿,再以京城的春闌反襯桃花的命薄如紙,用欲托人捎回京城以使桃花芳姿長在,來表現(xiàn)詞人對桃花的無比愛憐,從而細膩而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惜春的感情,顯示出作者取材的新穎與構(gòu)思的巧妙。
作者簡介
張惠言(1761~1802)清代詞人、散文家。原名一鳴,字皋文,一作皋聞,號茗柯,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嘉慶四年進士,官編修。少為詞賦,深于易學,與惠棟、焦循一同被后世稱為“乾嘉易學三大家”。又嘗輯《詞選》,為常州詞派之開山,著有《茗柯文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柳永《定風波·自春來》”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念奴嬌·春情》”的原文翻譯
5、“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的原文翻譯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張惠言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吹乇M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jīng)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譯文
海風吹著我的痩骨,我衣裳單薄,有些寒冷。四月初,我離開京都,到了山海關。望見到處都是關塞的墻垣,飛沙北走;山勢向渤海延伸,層巒向東方展開。人跡何在?只見柳樹的柔條搖擺不定,草很短,難以形成一片綠色。乍見一樹桃花。獨自向我微笑。它旁邊有短短的頹垣,一灣一灣的曲水。
三月末的山海關,不知有多少東風,感覺不到春天的氣息,使我的良好念頭一掃而光。我遠來此地不是為了尋春,也未嘗可惜(辜負)春盡,只是深深地念記著這樹桃花,玉容寂寞,在沒有人煙的地方,還能經(jīng)受住幾番風吹雨打?還能堅持多久?我也想折一枝桃花,通過西來的驛使,寄給我家鄉(xiāng)的親友,看看關外的春花。
《風流子·出關見桃花》的注釋
風流子:詞牌名。又名《內(nèi)家嬌》。雙調(diào),一百一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塞垣(yuán):指塞外,古代稱長城以北為塞外。垣:墻。
溟(míng)渤:指渤海。侵:近。
疊障:此處指長城。疊:重疊。障:指在邊塞險要處作防御用的城堡。還:環(huán)。
刪:削除。
春闌:春殘。
玉容:指桃花。
欲附:打算托附。
簡短詩意賞析
這首詞以塞外的荒寒和雄偉的地勢作為大背景,以“頹垣”“曲水”作為小背景,寫出了桃花不畏嚴寒狂風的堅毅不屈的風姿,再以京城的春闌反襯桃花的命薄如紙,用欲托人捎回京城以使桃花芳姿長在,來表現(xiàn)詞人對桃花的無比愛憐,從而細膩而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惜春的感情,顯示出作者取材的新穎與構(gòu)思的巧妙。
作者簡介
張惠言(1761~1802)清代詞人、散文家。原名一鳴,字皋文,一作皋聞,號茗柯,武進(今江蘇常州)人。嘉慶四年進士,官編修。少為詞賦,深于易學,與惠棟、焦循一同被后世稱為“乾嘉易學三大家”。又嘗輯《詞選》,為常州詞派之開山,著有《茗柯文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吳文英《望江南·三月暮》”的原文翻譯
2、“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的原文翻譯
3、“柳永《定風波·自春來》”的原文翻譯
4、“李清照《念奴嬌·春情》”的原文翻譯
5、“楊慎《鷓鴣天·元宵后獨酌》”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清平樂令·簾卷曲闌獨倚》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