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度秋》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世民《度秋》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度秋》原文
《度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fā)幽巖,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
《度秋》的注釋
嵋,《英華》作“眉”。
漸,活字本作“慚”,誤。
斒,《英華》、活字本均作“涘”。
作者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

《度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
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漸起。
桂白發(fā)幽巖,菊黃開灞涘。
運流方可嘆,含毫屬微理。
《度秋》的注釋
嵋,《英華》作“眉”。
漸,活字本作“慚”,誤。
斒,《英華》、活字本均作“涘”。
作者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白居易《村雪夜坐》”的原文翻譯
2、“溫庭筠《嘲三月十八日雪》”的原文翻譯
3、“陸游《十月二十八日風(fēng)雨大作》”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窗前木芙蓉》”的原文翻譯
5、“黃庭堅《次韻梨花》”的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