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祥《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張孝祥《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原文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
張孝祥
送歸云去雁,淡寒采滿溪樓。正佩解湘腰,釵孤楚鬢,鸞鑒分收。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yuǎn)樹織離憂。只有樓前流水,伴人清淚長流。
霜華夜永逼衾裯,喚誰護(hù)衣篝?今粉館重來,芳塵未掃,爭見嬉游!情知悶來殢酒,奈回腸不醉只添愁。脈脈無言竟日,斷魂雙鶩南州。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譯文
白云歸雁都已經(jīng)遠(yuǎn)去,給我留下的只是這嫩寒時節(jié)的滿天秋色。解佩分釵,臨別互贈信物,鸞鳥銅鏡也一人一半。凝情遙望去路,只見遠(yuǎn)樹含煙,織成一片離憂。自己滴不盡的眼淚,只有樓前的溪水與之相伴長流。
秋深夜?jié)?,寒霜降落,衾被不耐?yán)寒,有誰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舊館,想起你還沒離開的時候,落花不掃,只是在院子里嬉戲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煩憂時以酒澆愁,卻不知這酒百折回腸,不能醉人反而讓人多添幾分惆悵。整天默默無語,只希望能化為鳧鳥飛去與你相聚。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的注釋
佩解:分別時解佩相贈。
釵(chāi)孤:指分釵留別。釵,兩股笄并為一起,是首飾的一種。
鸞(luán)鑒:飾有鸞鳥圖案的梳妝鏡。
衾裯(qīn dāo):寢時覆體之具。衾,大被。裯,帳。
衣篝(gōu):薰衣用的竹薰籠,篝,竹籠。
爭見:怎見。
殢(tì)酒:病酒,困酒。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
竟日:整日。
雙鶩(wù):******的野鴨。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寫既別情境。“歸云去雁”兩句喻李氏離自己而遠(yuǎn)歸,只把嫩寒時節(jié)的滿天秋色留給佇立溪樓之上的詞人。“正佩解湘腰”三句追思話別時難堪的情景。歇拍二句,寫低頭所見所感,只有樓前的溪水,伴著自己的清淚長流。下片用想象造境,換頭五句全是預(yù)想自己今后的凄涼光景。以預(yù)想未來之孤苦,層層翻出過去的美滿,更襯出現(xiàn)在的難堪。“情知”以下,則改從對方來進(jìn)一步描寫。設(shè)想李氏在苦苦的思念中一定在借酒澆愁,而且在癡情地盼望他能像仙人王喬那樣每次朔望化舄為鳧飛去與她相聚。全詞情景交融,虛實(shí)相映,用典多而貼切,擴(kuò)大了詞的感情容量。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張孝祥善詩文,尤工于詞,其風(fēng)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等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fēng)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
張孝祥
送歸云去雁,淡寒采滿溪樓。正佩解湘腰,釵孤楚鬢,鸞鑒分收。凝情望行處路,但疏煙遠(yuǎn)樹織離憂。只有樓前流水,伴人清淚長流。
霜華夜永逼衾裯,喚誰護(hù)衣篝?今粉館重來,芳塵未掃,爭見嬉游!情知悶來殢酒,奈回腸不醉只添愁。脈脈無言竟日,斷魂雙鶩南州。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譯文
白云歸雁都已經(jīng)遠(yuǎn)去,給我留下的只是這嫩寒時節(jié)的滿天秋色。解佩分釵,臨別互贈信物,鸞鳥銅鏡也一人一半。凝情遙望去路,只見遠(yuǎn)樹含煙,織成一片離憂。自己滴不盡的眼淚,只有樓前的溪水與之相伴長流。
秋深夜?jié)?,寒霜降落,衾被不耐?yán)寒,有誰替我整理衣篝。回到同住的舊館,想起你還沒離開的時候,落花不掃,只是在院子里嬉戲游玩。如今只知心情煩憂時以酒澆愁,卻不知這酒百折回腸,不能醉人反而讓人多添幾分惆悵。整天默默無語,只希望能化為鳧鳥飛去與你相聚。
《木蘭花慢·送歸云去雁》的注釋
佩解:分別時解佩相贈。
釵(chāi)孤:指分釵留別。釵,兩股笄并為一起,是首飾的一種。
鸞(luán)鑒:飾有鸞鳥圖案的梳妝鏡。
衾裯(qīn dāo):寢時覆體之具。衾,大被。裯,帳。
衣篝(gōu):薰衣用的竹薰籠,篝,竹籠。
爭見:怎見。
殢(tì)酒:病酒,困酒。這里指借酒消愁。殢,困倦。
竟日:整日。
雙鶩(wù):******的野鴨。
南州:泛指南方州郡。
簡短詩意賞析
詞的上片寫既別情境。“歸云去雁”兩句喻李氏離自己而遠(yuǎn)歸,只把嫩寒時節(jié)的滿天秋色留給佇立溪樓之上的詞人。“正佩解湘腰”三句追思話別時難堪的情景。歇拍二句,寫低頭所見所感,只有樓前的溪水,伴著自己的清淚長流。下片用想象造境,換頭五句全是預(yù)想自己今后的凄涼光景。以預(yù)想未來之孤苦,層層翻出過去的美滿,更襯出現(xiàn)在的難堪。“情知”以下,則改從對方來進(jìn)一步描寫。設(shè)想李氏在苦苦的思念中一定在借酒澆愁,而且在癡情地盼望他能像仙人王喬那樣每次朔望化舄為鳧飛去與她相聚。全詞情景交融,虛實(shí)相映,用典多而貼切,擴(kuò)大了詞的感情容量。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國,別號于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zhèn))人,卜居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南宋著名詞人,書法家。唐代詩人張籍的七世孫。張孝祥善詩文,尤工于詞,其風(fēng)格宏偉豪放,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詞》等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高陽池送朱二》”的原文翻譯
2、“李商隱《送豐都李尉》”的原文翻譯
3、“梅堯臣《送何遁山人歸蜀》”的原文翻譯
4、“張孝祥《念奴嬌·風(fēng)帆更起》”的原文翻譯
5、“晏幾道《南鄉(xiāng)子·畫鴨懶熏香》”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金德淑《望江南·春睡起》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