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補之《鹽角兒·亳社觀梅》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晁補之《鹽角兒·亳社觀梅》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鹽角兒·亳社觀梅》原文
《鹽角兒·亳社觀梅》
晁補之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fēng),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鹽角兒·亳社觀梅》譯文
花開的時候像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fā)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里飄蕩出來的,清香透徹。
占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fēng),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鹽角兒·亳社觀梅》的注釋
鹽角兒:詞牌名。王灼《碧雞漫志》:“鹽角兒,《嘉桔雜志》云:‘梅圣俞說,始教坊家人市鹽,于紙角中得一曲譜,翻之,遂以名。’令雙調(diào)《鹽角兒》令是也。歐陽永叔嘗制詞。’
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州)祭祀土地神的社廟。另義,亳社,即殷社。古時建國必先立社,殷建都亳,故稱亳社,故址在今河南商丘。
開時似雪:盧照鄰《梅花落》:“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謝時似雪:杜審言《大酶》:“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fēng)。”
花中奇絕:花中奇物而絕無僅有。
骨中香徹:梅花的香氣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徹,透。宋魏了翁《次韻蘇和甫雨后觀梅》:“疏影照人騷夢冷,清香徹骨醉痕鎖。”
堪羞損、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慚而減損自己的容顏???,可以,能夠。損,煞。很的意思。
直饒更、疏疏淡淡:即使枝葉花朵再疏淡。從然,即使。
終有一般情別:終究另有一種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簡短詩意賞析
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寫,贊美梅花的骨中香徹與別有情致。上闕寫梅花如雪的顏色與透骨的清香。下闕寫以山桃作比襯,刻畫梅花神韻和品格。在這首詠梅詞中,詞人寫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韻和高潔的品格,實際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寫照,詞人在梅花的高潔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作者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

《鹽角兒·亳社觀梅》
晁補之
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
占溪風(fēng),留溪月。堪羞損、山桃如血。直饒更、疏疏淡淡,終有一般情別。
《鹽角兒·亳社觀梅》譯文
花開的時候像雪,凋謝的時候仍然像雪,在百花之中的確是絕無僅有。散發(fā)出來的清香不在花蕊,也不在花萼,而是從骨子里飄蕩出來的,清香透徹。
占盡了從小溪吹來的輕風(fēng),留住了小溪中的明月,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也羞慚得減損了自己的容顏。即使仍然花影稀疏清香淡淡,終究另有一種非其他媚俗之花可與之相比的情致。
《鹽角兒·亳社觀梅》的注釋
鹽角兒:詞牌名。王灼《碧雞漫志》:“鹽角兒,《嘉桔雜志》云:‘梅圣俞說,始教坊家人市鹽,于紙角中得一曲譜,翻之,遂以名。’令雙調(diào)《鹽角兒》令是也。歐陽永叔嘗制詞。’
亳(bó)社:指亳州(今安徽亳州)祭祀土地神的社廟。另義,亳社,即殷社。古時建國必先立社,殷建都亳,故稱亳社,故址在今河南商丘。
開時似雪:盧照鄰《梅花落》:“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謝時似雪:杜審言《大酶》:“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fēng)。”
花中奇絕:花中奇物而絕無僅有。
骨中香徹:梅花的香氣是從骨子里透出來的。徹,透。宋魏了翁《次韻蘇和甫雨后觀梅》:“疏影照人騷夢冷,清香徹骨醉痕鎖。”
堪羞損、山桃如血:可以使那紅得似血的山桃花羞慚而減損自己的容顏???,可以,能夠。損,煞。很的意思。
直饒更、疏疏淡淡:即使枝葉花朵再疏淡。從然,即使。
終有一般情別:終究另有一種情致(非其他媚俗之花可比)。
簡短詩意賞析
作者通過對梅花的色、香、形的描寫,贊美梅花的骨中香徹與別有情致。上闕寫梅花如雪的顏色與透骨的清香。下闕寫以山桃作比襯,刻畫梅花神韻和品格。在這首詠梅詞中,詞人寫的是梅花的非凡的神韻和高潔的品格,實際也是自己所向往的人格的寫照,詞人在梅花的高潔的品格中寄托了自己的志趣和情操。
作者簡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jì)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xué)家。為“蘇門四學(xué)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fēng)格近柳宗元。詩學(xué)陶淵明。其詞格調(diào)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張炎《解連環(huán)·孤雁》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