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為大家整理了歐陽修《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原文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譯文
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樣大小,細嫩的柳葉,像眉毛一般秀靈。春日漸長,蝴蝶飛得多么輕盈。
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這戶人家已放下窗簾。她蕩罷秋千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雙燕。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的注釋
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為踏青。
風和:春風暖和。
馬嘶:指游人車馬的聲音。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結得像豆子那么大,柳葉長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繪明媚的春日風景。
日長:過了春分的節(jié)令,白天漸漸長了。這里還有整個白天的意思。
草煙:形容春草稠密。
簾幕:簾子和帷幕。
慵(yōng)困:困倦。
羅衣:香羅衫。
畫堂:彩畫裝飾的堂屋。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描寫少婦因游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
歐陽修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雙燕歸。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譯文
在南郊的園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風中,時時聽到馬的嘶鳴。青青的梅子,才豆粒一樣大小,細嫩的柳葉,像眉毛一般秀靈。春日漸長,蝴蝶飛得多么輕盈。
花上露珠晶瑩,春草茂密如煙,這戶人家已放下窗簾。她蕩罷秋千格外疲倦,輕解羅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雙燕。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的注釋
踏青:春日郊游。唐宋踏青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八者.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者。后世多以清明出游為踏青。
風和:春風暖和。
馬嘶:指游人車馬的聲音。嘶,叫。
青梅如豆柳如眉:青梅結得像豆子那么大,柳葉長得像美人的眉毛。后世多以此句描繪明媚的春日風景。
日長:過了春分的節(jié)令,白天漸漸長了。這里還有整個白天的意思。
草煙:形容春草稠密。
簾幕:簾子和帷幕。
慵(yōng)困:困倦。
羅衣:香羅衫。
畫堂:彩畫裝飾的堂屋。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描寫少婦因游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6日 -1072年9月8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其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書》,并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公集》傳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納蘭性德《金縷曲·贈梁汾》”的原文翻譯
2、“秋瑾《菩薩蠻·寄女伴》”的原文翻譯
3、“陳克《謁金門·花滿院》”的原文翻譯
4、“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的原文翻譯
5、“溫庭筠《南歌子·手里金鸚鵡》”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蔡松年《鷓鴣天·賞荷》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