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花神是荷蓮 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荷花,中國人的六月花神,迎著夏日驕陽正展示著她的絕世秀色,“輕輕資質(zhì)淡娟娟,點綴園池亦可憐”:拙政園“四壁荷花三面柳”,藝圃池中香暗度,怡園正綠香紅舞、擁蓮媛三千,退思園也有冷香飛上詩句……晴日里,好似水上張青蓋,罩卻紅妝吐彩蓮,雨后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古人云:“游莫美于春臺,花莫盛于芙蓉”,誠不虛也。
荷花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蓮等,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莖(藕)肥大多節(jié),橫生于水底泥中?;ㄉ贩N極多,花色紅、白、綠、紫和雜色皆有,品種有一梗兩花的并蒂蓮、一枝四花的四面蓮,乃至一莖十花的“十面觀音”,還有花小如棗的碗蓮,千姿百態(tài)。
李漁稱荷蓮具“三可”之妙,一曰可目: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莖葉日上日妍,有飄搖之態(tài)、裊娜之姿。菡萏成花,嬌姿欲滴。花之即謝,復(fù)蒂下生蓬,蓬中結(jié)實,亭亭獨立,與翠葉并擎。二曰可鼻: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三曰可口,蓮實與藕,皆并列餐盤,互芬齒頰。即使霜中敗葉,亦可摘而藏之,備終年裹物之用。故曰“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閑情偶寄》)。
荷花,在中國文化中,也是三教共賞之物。《群芳譜?荷花》云:“花生池澤中最秀。凡物先華而后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jié)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表,出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成為美麗、純潔、堅貞的代表。《詩經(jīng)》有“灼灼芙蕖”,美其形,屈原“制芰荷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取其潔。
魏晉以降,荷花滲入了佛教意蘊。佛教創(chuàng)自干旱、酷熱的印度,印度人的綠蔭碧水情結(jié)與生俱來,自然喜愛那綠葉如盤的出水芙蓉,相傳婆羅門教的大梵天即是坐在蓮花上出生的。佛教迎合大眾的愛蓮心理,借以弘揚佛法。佛教認(rèn)為,現(xiàn)實世界是一片穢土污泥,而佛教則使人不受污染,超凡脫俗,達(dá)到清凈無礙的境界,所以用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為喻。
相傳摩耶夫人坐于蓮花座上生下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牟尼降生的時候,池中生出千葉蓮花。所以,蓮花成為佛的坐床,稱為“蓮花座”,座勢叫“蓮花座勢”。據(jù)《觀音菩薩授記經(jīng)》,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也都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中國東晉高僧慧遠(yuǎn)創(chuàng)白蓮社,后之凈土宗亦叫“蓮宗”,荷蓮成為佛教的象征。
佛教有步步生蓮的傳說,據(jù)《佛本行集經(jīng)?樹下誕生品》載,釋迦牟尼在蘭毗尼園“生已,無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步步舉足,出大蓮花”。另有鹿女步步生蓮的傳說。《雜寶藏經(jīng)?蓮花夫人緣》記載說,在雪山邊學(xué)仙的婆羅門提婆延,“常石上行小便,有精氣流墮石宕。有一雌鹿,來舐小便處,即便有娠。”足月后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長大“即能行來,腳踏地處,皆蓮花出”。鹿女后為烏提延王王妃,生五百子,皆成“辟支佛”。步步生蓮花寓有走向清凈解脫之道的神圣意義。這應(yīng)該是園林中蓮花鋪地的神圣涵義。
荷花,在道教中又成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手中的法器。亦僧亦道的朱耷,選擇的居住環(huán)境也是“竹外茅齋橡下亭,半池蓮葉半池菱”(《題荷花》)。
中華自古愛蓮,早在周代的青銅器和陶器上,就有荷花的裝飾圖樣,它也是各種建筑裝飾、雕塑工藝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圖案紋飾和造型。
清張潮稱“蓮以濂溪為知己”(《幽夢影》),指的是以“濂溪自號”的宋代理學(xué)家周敦頤,筑室廬山蓮花峰下小溪上,寫了情理交融、風(fēng)韻俊朗的《愛蓮說》。周對蓮作了細(xì)致傳神的描繪,贊美蓮花的清香、潔凈、亭立、修整的特性與飄逸、脫俗的神采,比喻了人性的至善、清凈和不染。把蓮花的特質(zhì)和君子的品格渾然熔鑄,實際上也兼融了佛學(xué)的因緣,構(gòu)成了拙政園“遠(yuǎn)香堂”、“藕香榭”等蘇州園林景點意境。周敦頤《愛蓮說》猶一曲不朽的“蓮花頌”,“贏得芳名萬載傳”。
蓮花雅潔,成為傳遞愛情之象征物。古有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tǒng),著名的南朝愛情長詩《西洲曲》,以“藕”雙關(guān)“偶”,以“蓮”雙關(guān)“憐”,情味雋永,表達(dá)了對愛人的懷念深情。
蓮之可口已如前述,但以蓮入饌,中國文人也吃得風(fēng)雅。三國時,就有人用荷葉制成酒杯,使“酒味雜蓮氣”。清代乾隆皇帝用荷葉上的晨露來烹茶,叫蓮露清茗。蘇州人沈復(fù)的妻子,在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她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這是喝的雅韻,是“化世俗為非凡”的審美。沈復(fù)還饒有趣味地描寫了培養(yǎng)碗蓮的過程:“以老蓮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搗爛拌勻,植于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fā)大如酒杯,葉縮如碗口,亭亭可愛。”(《浮生六記》)美學(xué)哲理的深刻性和知識分子精神生活中的靈逸之氣全在這娓娓敘寫中自然流露出來。
荷花“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李漁《閑情偶寄》),不事張揚,委實可敬、可愛。農(nóng)歷6月24日是荷花的生日,讓我們美美地慶祝一番?!短K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