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雅 堂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
主體廳堂匾額:
博 雅 堂
譯意:詩書淵博典雅之堂。
簡析:此堂面臨水池,堂前庭院有牡丹花壇,又有玲瓏剔透的湖石,在此或焚香靜坐,或酌酒品茗,或陶融自然,確是會友賞景的佳妙之處?;茨闲∩?lt;楚辭·招隱士·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園主在此嘉會友朋,敘談契闊,縱論詩文。明末清初園歸姜踩以后,“一時馬蹄車轍,日夜到門,高賢勝境,交相為重”。
按:此堂又名“念祖堂”,“念祖堂者,卿墅先生之居也。先生家萊陽,僑寓吳門,不忘其本,故名堂以識之。”(《念祖堂記》)亦寓不忘亡明之意。廳屋五開間,宏敞質(zhì)樸,陳設古樸典雅。堂的月梁上有明代的山霧云雕,四只步柱腳下埋有復盆,上加扁圓木鼓,柱上均裝飾紗帽,故又俗稱“紗帽廳”。
博雅堂抱柱對聯(lián)之一:
一池碧水,幾葉荷花,三代前賢松柏寒
滿院春光,盈亭皓月,數(shù)朝遺韻芝蘭馨
作者:款署“甲子仲秋錢太初書”。錢太初,1906年生,別號籀移,江蘇吳江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書法各體皆善,且擅書學理論。用筆渾厚,結構嚴謹,疏密有致。
簡析:聯(lián)語描寫了此地的景觀特點,歌頌了園主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對后人的影響。堂前一池碧水,又稱荷花池,傳說池中曾經(jīng)植有一種名貴罕見的“四面觀音”荷花,即一枝花梗的頂端四朵荷花并蒂開放,似眾星捧月,花色艷麗而雅潔不俗。“幾葉荷花”,以少勝多,寫出夏日賞荷情致。“滿院春光,盈亭皓月”,寫在明媚春光沐浴下的園景,特別是在皓月朗照下的亭臺樓閣,顯得更加醉人心目。“三代前賢松柏寒”,贊美袁、文、姜三代園主都具有松柏之勁節(jié),“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們在明末政壇上均以正直不阿著稱于世。如文震孟以及其弟弟文震亨均為剛直之士,震孟敢于直諫,一生坎坷,鐵骨錚錚。震亨是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的名士,清兵攻陷南京、蘇州,他避居陽澄湖畔。當他聽到剃發(fā)令下,就投河自盡,被人救起后,絕食嘔血而死。姜蜾也以直諫而遭廷杖之刑。“數(shù)朝遺韻芝蘭馨”,指園主的高風亮節(jié)流芳后世,為人稱頌。這里“遺韻”,指園主高雅的風度、脫俗的品格,像芝蘭一樣芬芳馨香,流傳久遠。
博雅堂對聯(lián)之二:
藝圃溯流風,舊嶼青瑤留勝跡
敬亭傳韻事,故家喬木仰名賢
譯意:追溯藝圃構園的幽雅風格,文氏的青瑤嶼等舊建筑留下了勝跡;姜氏的敬亭山房流傳著風韻雅事,舊時留存的這些參天古樹,引發(fā)思古之幽情,仰慕那前代的名臣賢士。
作者:王西野撰句,吳進賢書。
簡析:聯(lián)語以藝圃的園史為基礎,抒發(fā)了后人景仰前賢的情愫。上聯(lián)追敘文氏造園格局,“青瑤嶼”是當年文震孟的讀書處,這里代指文氏舊構。此園較多地保存了明代園林的格局,園內(nèi)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建筑群,池南以假山為主,開朗自然,頗富山林野趣。原園主文震孟的弟弟文震亨為古典園林學家,著有治園名著《長物志》,此園的山池布局、建筑設計可約略意會文震亨的造園意境。下聯(lián)從清初姜踩擴建的“敬亭山房”一事談起,抒發(fā)了對往昔名宦鄉(xiāng)賢的思念之情。
博雅堂對聯(lián)之三:
博雅騰聲數(shù)杰,煙波浩淼,浴鷗晴暉,
三萬頃湖裁一角
藝圃蜚譽全吳,霽雨空蒙,乳魚朝爽, ‘
七十二峰剪片山
作者:款署“甲子年九月程可達書,王少牧撰聯(lián)”。
簡析:出句先贊園主,從袁祖庚、文震孟到姜踩等數(shù)杰,都是詩書博達典雅之士,聲名赫赫,接著寫景,藝圃水池和浴鷗池,在陽光照耀下,煙波浩淼,猶如從太湖三萬頃裁下了一角;對句亦先稱頌藝圃,說它蜚譽全吳,然后寫景,池邊的乳魚亭,山上的朝爽亭,尤其是在大雨初停、云水空蒙之時,分外美麗,那池邊假山,仿佛就像是從太湖七十二峰中剪過來的一片山。全聯(lián)將園中山水,比喻為太湖山水,馳人遐思。
博雅堂對聯(lián)之四:
名園復舊觀,林泉雅集,贏得佳賓來勝地
堂廡存遺制,花木扶疏,好憑美景頌新天
作者:款署“歲在甲子中秋后三日愛新覺羅曼翁篆于聽蕉,何芳洲撰句”。
簡析:聯(lián)語旨在歌頌修復名園的業(yè)績,不僅使名園恢復了昔日的面貌,堂廡建筑保存了部分古代的遺制;而且花木扶疏,風光旖旎,引來了賢士佳賓。
博 雅 堂
譯意:詩書淵博典雅之堂。
簡析:此堂面臨水池,堂前庭院有牡丹花壇,又有玲瓏剔透的湖石,在此或焚香靜坐,或酌酒品茗,或陶融自然,確是會友賞景的佳妙之處?;茨闲∩?lt;楚辭·招隱士·序>:“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懷天下俊偉之士。”園主在此嘉會友朋,敘談契闊,縱論詩文。明末清初園歸姜踩以后,“一時馬蹄車轍,日夜到門,高賢勝境,交相為重”。
按:此堂又名“念祖堂”,“念祖堂者,卿墅先生之居也。先生家萊陽,僑寓吳門,不忘其本,故名堂以識之。”(《念祖堂記》)亦寓不忘亡明之意。廳屋五開間,宏敞質(zhì)樸,陳設古樸典雅。堂的月梁上有明代的山霧云雕,四只步柱腳下埋有復盆,上加扁圓木鼓,柱上均裝飾紗帽,故又俗稱“紗帽廳”。
博雅堂抱柱對聯(lián)之一:
一池碧水,幾葉荷花,三代前賢松柏寒
滿院春光,盈亭皓月,數(shù)朝遺韻芝蘭馨
作者:款署“甲子仲秋錢太初書”。錢太初,1906年生,別號籀移,江蘇吳江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書法各體皆善,且擅書學理論。用筆渾厚,結構嚴謹,疏密有致。
簡析:聯(lián)語描寫了此地的景觀特點,歌頌了園主的高風亮節(jié)以及對后人的影響。堂前一池碧水,又稱荷花池,傳說池中曾經(jīng)植有一種名貴罕見的“四面觀音”荷花,即一枝花梗的頂端四朵荷花并蒂開放,似眾星捧月,花色艷麗而雅潔不俗。“幾葉荷花”,以少勝多,寫出夏日賞荷情致。“滿院春光,盈亭皓月”,寫在明媚春光沐浴下的園景,特別是在皓月朗照下的亭臺樓閣,顯得更加醉人心目。“三代前賢松柏寒”,贊美袁、文、姜三代園主都具有松柏之勁節(jié),“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們在明末政壇上均以正直不阿著稱于世。如文震孟以及其弟弟文震亨均為剛直之士,震孟敢于直諫,一生坎坷,鐵骨錚錚。震亨是位具有崇高民族氣節(jié)的名士,清兵攻陷南京、蘇州,他避居陽澄湖畔。當他聽到剃發(fā)令下,就投河自盡,被人救起后,絕食嘔血而死。姜蜾也以直諫而遭廷杖之刑。“數(shù)朝遺韻芝蘭馨”,指園主的高風亮節(jié)流芳后世,為人稱頌。這里“遺韻”,指園主高雅的風度、脫俗的品格,像芝蘭一樣芬芳馨香,流傳久遠。
博雅堂對聯(lián)之二:
藝圃溯流風,舊嶼青瑤留勝跡
敬亭傳韻事,故家喬木仰名賢
譯意:追溯藝圃構園的幽雅風格,文氏的青瑤嶼等舊建筑留下了勝跡;姜氏的敬亭山房流傳著風韻雅事,舊時留存的這些參天古樹,引發(fā)思古之幽情,仰慕那前代的名臣賢士。
作者:王西野撰句,吳進賢書。
簡析:聯(lián)語以藝圃的園史為基礎,抒發(fā)了后人景仰前賢的情愫。上聯(lián)追敘文氏造園格局,“青瑤嶼”是當年文震孟的讀書處,這里代指文氏舊構。此園較多地保存了明代園林的格局,園內(nèi)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建筑群,池南以假山為主,開朗自然,頗富山林野趣。原園主文震孟的弟弟文震亨為古典園林學家,著有治園名著《長物志》,此園的山池布局、建筑設計可約略意會文震亨的造園意境。下聯(lián)從清初姜踩擴建的“敬亭山房”一事談起,抒發(fā)了對往昔名宦鄉(xiāng)賢的思念之情。
博雅堂對聯(lián)之三:
博雅騰聲數(shù)杰,煙波浩淼,浴鷗晴暉,
三萬頃湖裁一角
藝圃蜚譽全吳,霽雨空蒙,乳魚朝爽, ‘
七十二峰剪片山
作者:款署“甲子年九月程可達書,王少牧撰聯(lián)”。
簡析:出句先贊園主,從袁祖庚、文震孟到姜踩等數(shù)杰,都是詩書博達典雅之士,聲名赫赫,接著寫景,藝圃水池和浴鷗池,在陽光照耀下,煙波浩淼,猶如從太湖三萬頃裁下了一角;對句亦先稱頌藝圃,說它蜚譽全吳,然后寫景,池邊的乳魚亭,山上的朝爽亭,尤其是在大雨初停、云水空蒙之時,分外美麗,那池邊假山,仿佛就像是從太湖七十二峰中剪過來的一片山。全聯(lián)將園中山水,比喻為太湖山水,馳人遐思。
博雅堂對聯(lián)之四:
名園復舊觀,林泉雅集,贏得佳賓來勝地
堂廡存遺制,花木扶疏,好憑美景頌新天
作者:款署“歲在甲子中秋后三日愛新覺羅曼翁篆于聽蕉,何芳洲撰句”。
簡析:聯(lián)語旨在歌頌修復名園的業(yè)績,不僅使名園恢復了昔日的面貌,堂廡建筑保存了部分古代的遺制;而且花木扶疏,風光旖旎,引來了賢士佳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