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閣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
水閣匾額:
山 水 間
譯意:面山臨水。
作者:沈荃書。沈荃(1624~1684),字貞蕤,號絳堂。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順治探花,曾任禮部侍郎,卒謚“文恪”。書法學董其昌、米芾,書風雍容閑雅。“上自元公鉅卿碑版之文,下至遐輒荒邀琳宮梵宇,爭得公書以為榮,以是公名動天下,與趙承旨、董文敏相”(方苞《望溪集外文》)。著有《充齋集》。
簡析:寫景、抒情額。此廳是一水閣,北臨一泓南北狹長的水池,“宛虹杠”曲橋飛架水上,黃石假山矗立于池西,水閣恰對此山此水,能飽餐山水間情趣。在山水間醉飲,就有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逸興。更深層的涵義還在于:面對高山流水,園主夫婦伉儷情深,猶鐘子期之于伯牙,堪為人間知音一雙。沈秉成和夫人嚴永華均能詩善畫,夫婦在此吟詩酬唱,撫琴度曲,情意相投,真是佳偶一對。
水閣對聯(lián):
佳耦配當年林下清風絕塵俗
名園添勝概門前流水枕軒楹
譯意:當年伉儷在此閑雅風流,超絕塵俗;名園增添了美景,樓臺亭閣,枕著門前碧水。
作者:款署“丁卯秋九月?lián)P州李圣和撰對并書”。
簡析:敘事寫景聯(lián)。出句憶當年園主夫婦,花前月下、水邊林下優(yōu)游唱和的伉儷深情及瀟灑風姿。句中“林下清風”本指婦女的超逸風致?!妒勒f新語·賢媛》篇稱晉王凝之妻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這里可兼指沈秉成、嚴永華夫婦的超逸風致。聯(lián)語對句描繪了耦園優(yōu)美的地理位置及空間環(huán)境。耦園三面臨水,又僻處小新橋巷,確為一幽雅勝地,亭臺枕流,別有一番景象。句中隱嵌“枕流”兩字,與“枕波軒”同一韻致。聯(lián)語切事切景,與耦園主題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趣,是副佳聯(lián)。
按:山水間水閣臨水而建。此閣內(nèi)置大型杞梓木“歲寒三友”落地罩,全罩跨度4米,高約3.5米,雙面透雕松、竹、梅,畫面渾厚,手法高超,精美絕倫,為明代遺物。更難得的是此落地罩雕刻的圖案內(nèi)涵,與“山水間”這個景點所蘊含的內(nèi)涵拍合無隙。
山 水 間
譯意:面山臨水。
作者:沈荃書。沈荃(1624~1684),字貞蕤,號絳堂。清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順治探花,曾任禮部侍郎,卒謚“文恪”。書法學董其昌、米芾,書風雍容閑雅。“上自元公鉅卿碑版之文,下至遐輒荒邀琳宮梵宇,爭得公書以為榮,以是公名動天下,與趙承旨、董文敏相”(方苞《望溪集外文》)。著有《充齋集》。
簡析:寫景、抒情額。此廳是一水閣,北臨一泓南北狹長的水池,“宛虹杠”曲橋飛架水上,黃石假山矗立于池西,水閣恰對此山此水,能飽餐山水間情趣。在山水間醉飲,就有歐陽修《醉翁亭記》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逸興。更深層的涵義還在于:面對高山流水,園主夫婦伉儷情深,猶鐘子期之于伯牙,堪為人間知音一雙。沈秉成和夫人嚴永華均能詩善畫,夫婦在此吟詩酬唱,撫琴度曲,情意相投,真是佳偶一對。
水閣對聯(lián):
佳耦配當年林下清風絕塵俗
名園添勝概門前流水枕軒楹
譯意:當年伉儷在此閑雅風流,超絕塵俗;名園增添了美景,樓臺亭閣,枕著門前碧水。
作者:款署“丁卯秋九月?lián)P州李圣和撰對并書”。
簡析:敘事寫景聯(lián)。出句憶當年園主夫婦,花前月下、水邊林下優(yōu)游唱和的伉儷深情及瀟灑風姿。句中“林下清風”本指婦女的超逸風致?!妒勒f新語·賢媛》篇稱晉王凝之妻謝道蘊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這里可兼指沈秉成、嚴永華夫婦的超逸風致。聯(lián)語對句描繪了耦園優(yōu)美的地理位置及空間環(huán)境。耦園三面臨水,又僻處小新橋巷,確為一幽雅勝地,亭臺枕流,別有一番景象。句中隱嵌“枕流”兩字,與“枕波軒”同一韻致。聯(lián)語切事切景,與耦園主題珠聯(lián)璧合,相映成趣,是副佳聯(lián)。
按:山水間水閣臨水而建。此閣內(nèi)置大型杞梓木“歲寒三友”落地罩,全罩跨度4米,高約3.5米,雙面透雕松、竹、梅,畫面渾厚,手法高超,精美絕倫,為明代遺物。更難得的是此落地罩雕刻的圖案內(nèi)涵,與“山水間”這個景點所蘊含的內(nèi)涵拍合無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