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林十二詠序-[明]高 啟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
獅子林十二詠序
[明]高 啟
師子林吳城東蘭若也。其規(guī)制特小,而號為幽勝,清池流其前,崇丘峙其后,怪石膏幸而羅立,美竹陰森而交翳,閑軒凈室,可息可游,至者皆棲遲忘歸,如在巖谷,不知去塵境之密邇也。好事者取其勝概十二,賦詩詠之,名人韻士,屬有繼作,住山因公,裒而為卷,冠以睢陽朱澤民舊有所繪圖,而請余序焉。夫吳之佛廬最盛,叢林招提據(jù)城郭之要坊,占山
水之靈壤者數(shù)十百區(qū),靈臺杰閣,甍棟相摩,而鐘梵之音相聞也。其宏壯嚴(yán)麗,豈師子林可擬哉。然兵燹之馀,皆委廢于蔡蕪,扃閉于風(fēng)雨,過者為之躊躇而凄愴。而師子林泉益清,竹益茂,屋宇益完,人之來游而記詠者益眾,夫豈偶然哉。蓋創(chuàng)以天如則公愿力之深,繼以卓峰立公承守之謹(jǐn),迨今因公以高昌宦族,棄膏粱而就空寂,又能保持而修舉之,故經(jīng)變
而不墜也。由是觀之,則凡天下之事,雖廢興有時,亦豈不系于人哉?余久為世驅(qū),身心攫攘,莫知所以自釋,閑訪因公于林下,周覽丘麓,復(fù)以十二詠者諷之,覺脫然有得,如病喝人人清涼之境,頓失所苦,乃知清泉白石,悉解談禪,細(xì)語粗言,皆堪人悟。因公所以葺理之勤,而集錄之備者,蓋為是也。不然則飾耳目之觀,賞詞華之美,皆虛幻事,豈學(xué)道者所取哉?是則來游而有得者,固不得不詠,因公亦不得不編,既編,則余又不得而不序也。洪武五年秋七月勃海高啟序。
十二詠姓氏
高啟季迪,張適子宜。
王行止仲,謝徽玄懿。
申屠衡仲權(quán),張簡仲簡。
陶琛彥行,釋道衍斯道。
師子峰
風(fēng)生百獸低,欲吼空山夜。
疑是天日巖,飛來此林下。
勢雄欺百獸,危坐學(xué)僧趺。
縱有山相應(yīng),獼猴不敢呼。
獰面獸中尊,奇峰比最真。
只堪負(fù)蓮座,穩(wěn)載法王身。
特立眾峰表,巋然眾教同。
山深虎豹伏,未敢與爭雄。
勢雄石狻猊,飛來自天竺。
旁睨群峰小,盡作虎豹伏。(衡)
石發(fā)亂金毛,嶙峋舞林藪。
若以聲相求,頑礦亦能吼。(簡)
猛恃勢何雄,孤蹲脊還瘦。
遠(yuǎn)人悟性時,疑聞月中吼。(琛)
踞地似揚(yáng)威,昂霄渾欲吼。
猛虎見還猜,妖狐寧敢走。(衍)
含暉峰
演漾弄清暉,江山秋斂霏。
我吟康樂句,日暮淡忘歸。
特起云成朵,高明玉有輝。
奇峰映初旭,霽色舞蘿衣。
西曛夕尚明,東旭朝光赤。
為比眾峰高,光景常多得。
禪境妙自人,危峰秀獨(dú)成。
山光與水色,日夕有馀清。
前生佛圖澄,石身立不壞。
至今腹旁孔,將曉出光怪。
朝旭射峰頂,嵌空結(jié)霞光。
石角露初泫,草木皆生香。
近晨含景光,初日射林莽。
玩之談娛人,不異西山爽。
林端斂夕霏,泉石悶清景。
澹然娛人心,相看忘日永。
吐月峰
四更棲鳥驚,山白初上月。
起開東閣看,正在云峰缺。
石勢郁嶇斂,苔花碧更深。
峰頭明月起,清風(fēng)逼叢林。
昨吐月不闕,今吐遽非圓。
圓缺看多少,孤峰只宛然。
山中學(xué)佛人,見月即長拜。
還將一片影,散人大干界。
亭亭青芙蓉,搖漾金波影。
林下定僧居,靜聞棲雅警。
半夜月初出,巖光互吞吐。
疑是玉蟾蜍,起立作人舞。
明月出峰頂,秋清夜方半。
娟娟玉桂枝,影與芙蓉亂。
空山無宿云,月起當(dāng)殘夜。
漸出一峰間,分光到林下。
小飛虹
初看臥波影,應(yīng)恐雨崇朝。
過澗尋師去,端如渡石橋。
飛石跨西東,分明小飛虹。
林間初雨過,花落亂流中。
古澗瀉寒清,飛梁壓水平。
夕陽疏雨過,留得彩蛻橫。
飛梁跨通渚,虹影未全消。
誰識曹溪后,千年有斷橋。
渴虹飲不足,連蜷漸僵縮。
我來躡其背,下瞰無底谷。
渴虹春飲澗,噓氣作飛梁。
中有天臺路,空巖流水香。
渴飲垂虹澗,云斷橫波影。
背滑一朝霜,經(jīng)過履須整。
不雨自橫空,低垂疑飲澗。
樵子過還驚,神僧渡應(yīng)慣。
禪 窩
結(jié)茆葺床趺,風(fēng)雨不可壞。
誰言尋丈寬,能容大干界。
虛空木無所,學(xué)道有棲場。
面壁知何事,山云共一床。
茆龕孤坐處,為究上乘禪。
彈指應(yīng)堪悟,何須更九年。
陰壑寒獨(dú)門,空山鄉(xiāng)已沈。
白云無路人,禪向定中深。
九年不下床,一錫長掛壁。
小蛇人我袖,應(yīng)被雷公擊。
草窩雙樹下,借與定僧居。
會得虛空境,坐臥總從渠。
菁茆葺成宇,白云擁為戶。
是中有定僧,默坐自朝暮。
扃鐳總忘機(jī),魔外自難人。
虛圓日夜明,一塵元不立。
竹谷舊名棲風(fēng)亭
翠雨落經(jīng)床,林鳩午鳴后。
筍出恐來人,編籬遮谷口。
萬個竹修修,風(fēng)生滿谷秋。
自今防俗客,節(jié)下刻曾游。
深谷翳修篁,蒼飚灑碧霜。
曾來參玉版,風(fēng)味勝簀筜。
虛谷萬瑯殲,禪林六月寒。
直將心與節(jié),共作有無看。
陰森生晝寒,仰不睹天日。
時從綠云中,窺見一星出。
何處風(fēng)聲起,蕭騷竹萬桿。
沖融春滿谷,毛發(fā)亦生寒。
綠霧濕濛濛,紛披路不通。
秋聲昨夜來,無處著西風(fēng)。
萬竹云朝合,孤亭月夜明。
風(fēng)來緣覽德,非為玉簫聲。
立雪堂
堂前參未退,立到雪深時。
一夜山中冷,無人只自知。
堂上立多時,堂前雪不知。
出門天地白,一笑是春熙。
獨(dú)坐暮庭中,齊腰雪幾重。
不因逢酷冷,那解識嚴(yán)冬。
山中夜訪師,雪屋定回遲。
立盡堂前曉,還同未雪時。
心精不知寒,一夜雪沒膝。
自非真法器,孰能免僵立。
本來非祖意,漫爾一相撩。
若在言前悟,應(yīng)無雪沒腰。
升堂獨(dú)立時,一言悟未澈。
皓皓雪齊腰,凄凄夜寒切。
兀塵夜迢迢,松堂篆靄銷。
安心了無法,徒受雪齊腰。
臥云室
夕臥白云合,朝起白云開。
惟有心長在,不隨云去來。
榻前輕冉冉,衾上濕溟溟。
共作無心夢,山禽喚不醒。
入窗才一縷,滿室便氳然。
任彼頻舒卷,山僧自穩(wěn)眠。
朝臥白云東,暮臥白云西。
白云長共我,此地結(jié)幽棲。
童子愛白云,閉置密室內(nèi)。
不如放令出,去住得自在。
虛室常參罷,身與白云間。
且作舒足臥,風(fēng)來自掩關(guān)。
白云從何來,入我窗戶里。
舒足臥氤氳,春禽呼不起。
夜靜起山深,隨風(fēng)舒片影。
漠漠覆柴床,獨(dú)臥衣裳冷。
指柏軒
清陰護(hù)燕幾,中有忘言客。
人來問不應(yīng),笑指庭前柏。
亭亭軒下柏,無意解西來。
老衲應(yīng)相示,枯枝花盡開。
古柏晝陰陰,當(dāng)軒歲月深。
山僧長笑指,應(yīng)解識禪心。
太空本無語,似與道人同。
欲識西來意,憑闌指顧中。
冰霜兩百年,老骨耐掌住。
欲知僧臘高,即是階前樹。
有問無言答,直指破諸妄。
此柏佛性全,天寒神自王。
青青柏樹枝,累累柏樹子。
此意已自知,如待分明指。
蒼蒼庭前柏,明明西來意。
禪翁指示人,又在第二義。
問梅閣
問春何處來,春來還幾許。
月墜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陽回知幾許,問訊臘花前。
月白無言答,如參不二禪。
閣中人獨(dú)坐,閣外梅已開。
春訊可須問,清香自報來。
月移禪榻影,枝上翠禽翻。
試問春多少,花應(yīng)笑不言。
石闌護(hù)苔枝,相對黃昏月。
問答本無言,翠禽強(qiáng)饒食。
春向何處去,復(fù)從何處來。
特此去來意,一問閣前梅。
梅邊叩芳訊,相看似舊識。
獨(dú)立到黃昏,惟應(yīng)待消息。
雪中竦蕊開,不知暗香發(fā)。
幽人試問時,正值黃昏月。
玉鑒池
一鏡寒光定,微風(fēng)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鑿池松竹里,不與野泉通。
風(fēng)靜游魚息,青天落鏡中。
方池開玉鑒,炯炯湛虛明。
瘦影何煩照,心源已共清。
天光落空明,上下涵一鏡。
微波時動搖,風(fēng)止當(dāng)自定。
何方僧卓錫,池上玉泉走。
不有止定功,安能見吾后。
微波色清熒,炯然可照瞻。
幸得同虛明,寧留一塵黯。
非假琢磨功,泓澄似鑒同。
朝來蓮葉盡,波動覺秋風(fēng)。
冰壺井
圓夏生冰,光涵數(shù)星冷。
窗有定中僧,休牽轆轤綆。
銀床梧影合,玉甃蘚花侵。
汲得冰壺水,相如渴正深。
一泓澄碧甃,寒沁玉壺清。
里茗曾茲試,虛聞石井名。
銀床一葉下,影動轆轤秋。
欲識定中趣,湛然塵不留。
冰花覆銀床,云液沁瑤甃。
一勺甘露漿,人口不敢漱。
古井一杯水,清似玉壺冰。
轆轤轉(zhuǎn)修綆,應(yīng)來盥頹僧。
玉泉百尺深,古甃涵光冷。
何以鑒虛明,參差轆轤影。
疏鑿傍云根,虛寒深百尺。
時汲煮春芽,為待參立客。
[明]高 啟
師子林吳城東蘭若也。其規(guī)制特小,而號為幽勝,清池流其前,崇丘峙其后,怪石膏幸而羅立,美竹陰森而交翳,閑軒凈室,可息可游,至者皆棲遲忘歸,如在巖谷,不知去塵境之密邇也。好事者取其勝概十二,賦詩詠之,名人韻士,屬有繼作,住山因公,裒而為卷,冠以睢陽朱澤民舊有所繪圖,而請余序焉。夫吳之佛廬最盛,叢林招提據(jù)城郭之要坊,占山
水之靈壤者數(shù)十百區(qū),靈臺杰閣,甍棟相摩,而鐘梵之音相聞也。其宏壯嚴(yán)麗,豈師子林可擬哉。然兵燹之馀,皆委廢于蔡蕪,扃閉于風(fēng)雨,過者為之躊躇而凄愴。而師子林泉益清,竹益茂,屋宇益完,人之來游而記詠者益眾,夫豈偶然哉。蓋創(chuàng)以天如則公愿力之深,繼以卓峰立公承守之謹(jǐn),迨今因公以高昌宦族,棄膏粱而就空寂,又能保持而修舉之,故經(jīng)變
而不墜也。由是觀之,則凡天下之事,雖廢興有時,亦豈不系于人哉?余久為世驅(qū),身心攫攘,莫知所以自釋,閑訪因公于林下,周覽丘麓,復(fù)以十二詠者諷之,覺脫然有得,如病喝人人清涼之境,頓失所苦,乃知清泉白石,悉解談禪,細(xì)語粗言,皆堪人悟。因公所以葺理之勤,而集錄之備者,蓋為是也。不然則飾耳目之觀,賞詞華之美,皆虛幻事,豈學(xué)道者所取哉?是則來游而有得者,固不得不詠,因公亦不得不編,既編,則余又不得而不序也。洪武五年秋七月勃海高啟序。
十二詠姓氏
高啟季迪,張適子宜。
王行止仲,謝徽玄懿。
申屠衡仲權(quán),張簡仲簡。
陶琛彥行,釋道衍斯道。
師子峰
風(fēng)生百獸低,欲吼空山夜。
疑是天日巖,飛來此林下。
勢雄欺百獸,危坐學(xué)僧趺。
縱有山相應(yīng),獼猴不敢呼。
獰面獸中尊,奇峰比最真。
只堪負(fù)蓮座,穩(wěn)載法王身。
特立眾峰表,巋然眾教同。
山深虎豹伏,未敢與爭雄。
勢雄石狻猊,飛來自天竺。
旁睨群峰小,盡作虎豹伏。(衡)
石發(fā)亂金毛,嶙峋舞林藪。
若以聲相求,頑礦亦能吼。(簡)
猛恃勢何雄,孤蹲脊還瘦。
遠(yuǎn)人悟性時,疑聞月中吼。(琛)
踞地似揚(yáng)威,昂霄渾欲吼。
猛虎見還猜,妖狐寧敢走。(衍)
含暉峰
演漾弄清暉,江山秋斂霏。
我吟康樂句,日暮淡忘歸。
特起云成朵,高明玉有輝。
奇峰映初旭,霽色舞蘿衣。
西曛夕尚明,東旭朝光赤。
為比眾峰高,光景常多得。
禪境妙自人,危峰秀獨(dú)成。
山光與水色,日夕有馀清。
前生佛圖澄,石身立不壞。
至今腹旁孔,將曉出光怪。
朝旭射峰頂,嵌空結(jié)霞光。
石角露初泫,草木皆生香。
近晨含景光,初日射林莽。
玩之談娛人,不異西山爽。
林端斂夕霏,泉石悶清景。
澹然娛人心,相看忘日永。
吐月峰
四更棲鳥驚,山白初上月。
起開東閣看,正在云峰缺。
石勢郁嶇斂,苔花碧更深。
峰頭明月起,清風(fēng)逼叢林。
昨吐月不闕,今吐遽非圓。
圓缺看多少,孤峰只宛然。
山中學(xué)佛人,見月即長拜。
還將一片影,散人大干界。
亭亭青芙蓉,搖漾金波影。
林下定僧居,靜聞棲雅警。
半夜月初出,巖光互吞吐。
疑是玉蟾蜍,起立作人舞。
明月出峰頂,秋清夜方半。
娟娟玉桂枝,影與芙蓉亂。
空山無宿云,月起當(dāng)殘夜。
漸出一峰間,分光到林下。
小飛虹
初看臥波影,應(yīng)恐雨崇朝。
過澗尋師去,端如渡石橋。
飛石跨西東,分明小飛虹。
林間初雨過,花落亂流中。
古澗瀉寒清,飛梁壓水平。
夕陽疏雨過,留得彩蛻橫。
飛梁跨通渚,虹影未全消。
誰識曹溪后,千年有斷橋。
渴虹飲不足,連蜷漸僵縮。
我來躡其背,下瞰無底谷。
渴虹春飲澗,噓氣作飛梁。
中有天臺路,空巖流水香。
渴飲垂虹澗,云斷橫波影。
背滑一朝霜,經(jīng)過履須整。
不雨自橫空,低垂疑飲澗。
樵子過還驚,神僧渡應(yīng)慣。
禪 窩
結(jié)茆葺床趺,風(fēng)雨不可壞。
誰言尋丈寬,能容大干界。
虛空木無所,學(xué)道有棲場。
面壁知何事,山云共一床。
茆龕孤坐處,為究上乘禪。
彈指應(yīng)堪悟,何須更九年。
陰壑寒獨(dú)門,空山鄉(xiāng)已沈。
白云無路人,禪向定中深。
九年不下床,一錫長掛壁。
小蛇人我袖,應(yīng)被雷公擊。
草窩雙樹下,借與定僧居。
會得虛空境,坐臥總從渠。
菁茆葺成宇,白云擁為戶。
是中有定僧,默坐自朝暮。
扃鐳總忘機(jī),魔外自難人。
虛圓日夜明,一塵元不立。
竹谷舊名棲風(fēng)亭
翠雨落經(jīng)床,林鳩午鳴后。
筍出恐來人,編籬遮谷口。
萬個竹修修,風(fēng)生滿谷秋。
自今防俗客,節(jié)下刻曾游。
深谷翳修篁,蒼飚灑碧霜。
曾來參玉版,風(fēng)味勝簀筜。
虛谷萬瑯殲,禪林六月寒。
直將心與節(jié),共作有無看。
陰森生晝寒,仰不睹天日。
時從綠云中,窺見一星出。
何處風(fēng)聲起,蕭騷竹萬桿。
沖融春滿谷,毛發(fā)亦生寒。
綠霧濕濛濛,紛披路不通。
秋聲昨夜來,無處著西風(fēng)。
萬竹云朝合,孤亭月夜明。
風(fēng)來緣覽德,非為玉簫聲。
立雪堂
堂前參未退,立到雪深時。
一夜山中冷,無人只自知。
堂上立多時,堂前雪不知。
出門天地白,一笑是春熙。
獨(dú)坐暮庭中,齊腰雪幾重。
不因逢酷冷,那解識嚴(yán)冬。
山中夜訪師,雪屋定回遲。
立盡堂前曉,還同未雪時。
心精不知寒,一夜雪沒膝。
自非真法器,孰能免僵立。
本來非祖意,漫爾一相撩。
若在言前悟,應(yīng)無雪沒腰。
升堂獨(dú)立時,一言悟未澈。
皓皓雪齊腰,凄凄夜寒切。
兀塵夜迢迢,松堂篆靄銷。
安心了無法,徒受雪齊腰。
臥云室
夕臥白云合,朝起白云開。
惟有心長在,不隨云去來。
榻前輕冉冉,衾上濕溟溟。
共作無心夢,山禽喚不醒。
入窗才一縷,滿室便氳然。
任彼頻舒卷,山僧自穩(wěn)眠。
朝臥白云東,暮臥白云西。
白云長共我,此地結(jié)幽棲。
童子愛白云,閉置密室內(nèi)。
不如放令出,去住得自在。
虛室常參罷,身與白云間。
且作舒足臥,風(fēng)來自掩關(guān)。
白云從何來,入我窗戶里。
舒足臥氤氳,春禽呼不起。
夜靜起山深,隨風(fēng)舒片影。
漠漠覆柴床,獨(dú)臥衣裳冷。
指柏軒
清陰護(hù)燕幾,中有忘言客。
人來問不應(yīng),笑指庭前柏。
亭亭軒下柏,無意解西來。
老衲應(yīng)相示,枯枝花盡開。
古柏晝陰陰,當(dāng)軒歲月深。
山僧長笑指,應(yīng)解識禪心。
太空本無語,似與道人同。
欲識西來意,憑闌指顧中。
冰霜兩百年,老骨耐掌住。
欲知僧臘高,即是階前樹。
有問無言答,直指破諸妄。
此柏佛性全,天寒神自王。
青青柏樹枝,累累柏樹子。
此意已自知,如待分明指。
蒼蒼庭前柏,明明西來意。
禪翁指示人,又在第二義。
問梅閣
問春何處來,春來還幾許。
月墜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陽回知幾許,問訊臘花前。
月白無言答,如參不二禪。
閣中人獨(dú)坐,閣外梅已開。
春訊可須問,清香自報來。
月移禪榻影,枝上翠禽翻。
試問春多少,花應(yīng)笑不言。
石闌護(hù)苔枝,相對黃昏月。
問答本無言,翠禽強(qiáng)饒食。
春向何處去,復(fù)從何處來。
特此去來意,一問閣前梅。
梅邊叩芳訊,相看似舊識。
獨(dú)立到黃昏,惟應(yīng)待消息。
雪中竦蕊開,不知暗香發(fā)。
幽人試問時,正值黃昏月。
玉鑒池
一鏡寒光定,微風(fēng)吹不波。
更除荷芰影,放取月明多。
鑿池松竹里,不與野泉通。
風(fēng)靜游魚息,青天落鏡中。
方池開玉鑒,炯炯湛虛明。
瘦影何煩照,心源已共清。
天光落空明,上下涵一鏡。
微波時動搖,風(fēng)止當(dāng)自定。
何方僧卓錫,池上玉泉走。
不有止定功,安能見吾后。
微波色清熒,炯然可照瞻。
幸得同虛明,寧留一塵黯。
非假琢磨功,泓澄似鑒同。
朝來蓮葉盡,波動覺秋風(fēng)。
冰壺井
圓夏生冰,光涵數(shù)星冷。
窗有定中僧,休牽轆轤綆。
銀床梧影合,玉甃蘚花侵。
汲得冰壺水,相如渴正深。
一泓澄碧甃,寒沁玉壺清。
里茗曾茲試,虛聞石井名。
銀床一葉下,影動轆轤秋。
欲識定中趣,湛然塵不留。
冰花覆銀床,云液沁瑤甃。
一勺甘露漿,人口不敢漱。
古井一杯水,清似玉壺冰。
轆轤轉(zhuǎn)修綆,應(yīng)來盥頹僧。
玉泉百尺深,古甃涵光冷。
何以鑒虛明,參差轆轤影。
疏鑿傍云根,虛寒深百尺。
時汲煮春芽,為待參立客。
上一篇:獅子林即景十四首--[元]惟 則
下一篇:和高季迪獅子林池上觀魚--[明)徐 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