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 園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
耦園門額:
耦 園
譯意:夫婦并耕歸隱田園。
簡析:抒情寫意式題詠。兩人協(xié)同并耕叫“耦耕”?!墩撜Z.微子》有“長沮、桀溺耦而耕”的描寫,耦耕者為春秋隱士,故“耦”字富有濃厚的隱逸色彩。這里指園主沈秉成、嚴永華夫婦倆人雙雙歸隱并耕之意。建園之前,沈秉成有詩稱:“何當偕隱涼山麓,握月?lián)L好耦耕。”嚴永華也有《題自畫水村偕隱圖便面詩》,云:“為問他年偕隱地,風光得似此間無?”此園僻處小新橋巷深處,有富者不攀、貴者不交的哲學含義。園中抒情寫意式布局也處處流露夫婦雙雙隱歸的情趣:他們不羨慕“華堂錦幄”的豪華生活,甘于在“城曲草堂”過著清苦的日子,在山林深處的“織簾老屋”中邊織草簾邊讀書,在“雙照樓”上形影相憐,在“聽櫓樓”上聆聽護城河上船夫搖櫓打槳的聲音,在“吾愛亭”中欣賞陶淵明的“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詩篇,反映了園主對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按:此園位于蘇州城東北小新橋巷8號,現(xiàn)為蘇州市文物保護 單位。原名涉園,為清順治年間保寧知府陸錦所筑,取陶淵明《歸 去來兮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之意,又名“小郁林”。“跨虹而南, 三面皆臨流,先生鑿池引流,以通其中。建得月之臺,暢敘之亭。 繞曲檻不加丹,以掩樸素。庭中雜卉喬木,慘淡蕭疏,無濃蔭繁葩,壅障風月,更不會棟宇多于隙地,即所謂涉園也”(程亦增《涉園記》)。后數(shù)易其主,清末園歸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沈秉成。沈氏特意聘請了著名畫家顧泫一起設(shè)計。中部為住宅,沿南北中軸線依次為:沿河照壁(已毀)、門廳、轎廳、主廳(已毀)、樓廳及宅之前后碼頭,今園門系另辟。住宅東西建兩花園,其南、東、北三面縈河。占地約有12畝。東花園系涉園故址。
耦 園
譯意:夫婦并耕歸隱田園。
簡析:抒情寫意式題詠。兩人協(xié)同并耕叫“耦耕”?!墩撜Z.微子》有“長沮、桀溺耦而耕”的描寫,耦耕者為春秋隱士,故“耦”字富有濃厚的隱逸色彩。這里指園主沈秉成、嚴永華夫婦倆人雙雙歸隱并耕之意。建園之前,沈秉成有詩稱:“何當偕隱涼山麓,握月?lián)L好耦耕。”嚴永華也有《題自畫水村偕隱圖便面詩》,云:“為問他年偕隱地,風光得似此間無?”此園僻處小新橋巷深處,有富者不攀、貴者不交的哲學含義。園中抒情寫意式布局也處處流露夫婦雙雙隱歸的情趣:他們不羨慕“華堂錦幄”的豪華生活,甘于在“城曲草堂”過著清苦的日子,在山林深處的“織簾老屋”中邊織草簾邊讀書,在“雙照樓”上形影相憐,在“聽櫓樓”上聆聽護城河上船夫搖櫓打槳的聲音,在“吾愛亭”中欣賞陶淵明的“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的詩篇,反映了園主對桃花源式的田園生活的向往。
按:此園位于蘇州城東北小新橋巷8號,現(xiàn)為蘇州市文物保護 單位。原名涉園,為清順治年間保寧知府陸錦所筑,取陶淵明《歸 去來兮辭》中的“園日涉以成趣”之意,又名“小郁林”。“跨虹而南, 三面皆臨流,先生鑿池引流,以通其中。建得月之臺,暢敘之亭。 繞曲檻不加丹,以掩樸素。庭中雜卉喬木,慘淡蕭疏,無濃蔭繁葩,壅障風月,更不會棟宇多于隙地,即所謂涉園也”(程亦增《涉園記》)。后數(shù)易其主,清末園歸安徽巡撫、署兩江總督沈秉成。沈氏特意聘請了著名畫家顧泫一起設(shè)計。中部為住宅,沿南北中軸線依次為:沿河照壁(已毀)、門廳、轎廳、主廳(已毀)、樓廳及宅之前后碼頭,今園門系另辟。住宅東西建兩花園,其南、東、北三面縈河。占地約有12畝。東花園系涉園故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