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窗感悟 蘇州園林,蘇州園林記趣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如果說花木郁蔥有致,自態(tài)橫生是園的霓裳;陳設簡潔淡泊,虛疏散朗是園的胸襟;山水立意空靈、淡定嫻雅是園的品性,那么形形色色的花漏窗,便是園林的點睛之筆!園林里窗的數(shù)量總是盡量地多,以顯得軒豁敞朗、透漏空靈,所謂“不安四壁怕遮山”,蘇州的造園家們,則以畫境為大前提,糅合進書法“曲”、“幽”、“透”、“漏”的意味,將窗的形式與美感發(fā)揮到極致,讓游人的心靈和眼睛穿過屋宇的窗戶、框格去選美、賞美,這就是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提出的“無心畫,尺幅窗”的特殊功能。那些漏窗,內外相通,雖然其主要材料只為磚瓦之類,但在能工巧匠的手下,刻盡其美,窗內滿飾圖案,形式靈巧活潑。如獅子林九獅峰下有一組四扇漏窗,紋樣分別為“琴、棋、書、畫”;而整個滄浪亭曲折的復廊和長長的單面廊上,漏窗的紋樣,窗窗不一,絕無重復,足有一百多式之眾,可謂經典之作。
園林中這些形形色色的窗,此消彼現(xiàn),滿目皆是,總能在曲折幽徊、柳暗花明處露出隔岸的消息,或在墻壁上涂抹出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又或是在廊邊跳躍出移步換景的韻律,將陽光逗弄得斑斑駁駁,影影綽綽,平白的墻壁頓時氣韻生動、搖曳生姿起來。如果說蘇州園林是一幅絕妙的煙雨江南水墨淡彩,那么一扇扇的窗,便這樣那樣地構出一幀幀的“小景山水”,是讓“置身畫中”的游人去發(fā)現(xiàn)一幅幅畫的“眼”。
一扇扇的窗,如一幅幅動態(tài)的畫,可它卻又不只是一幅畫。窗內與窗外的物換景移,注定了窗必然成為詮釋情境的一個視點,就如那“橋上”與“樓上”的風景各不相同,“桃花”簾外與簾內,軟春風吹懶晨妝一般。這時的窗便不再僅僅只是一面花窗,不再是畫家筆下精心布局的朗竹疏梅,而是一道道歲月的屏幕,一幕幕的人生悲喜劇在這里上演:張大千昆仲在網(wǎng)師園古松窗下,執(zhí)一管生花妙筆,皴擦點垛,畫千里江山;俞振飛父子在拙政園卅六鴛鴦館色彩斑斕的窗下臨水拍曲、笙歌繞梁;沈三白夫婦于滄浪亭側畔小軒窗內,洞房花燭、濃情旖旎……高樓花窗,夜雨蕉聲,臨水的窗口,滴落一個個溫暖濕潤的故事,讓這花團錦簇之窗,平添幾許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