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有哪些?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農(nóng)歷八月十五日又是中秋節(jié),每到這一個節(jié)日氣溫就已經(jīng)開始逐漸轉(zhuǎn)涼了。雖是秋天,瓜果成熟的時節(jié),樹木還是隨著不斷侵襲而來的寒氣日漸蕭條。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有哪些,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
1.吃月餅
《洛中記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jié)吃月餅,感覺味道極美,便命御膳房用紅綾包裹月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們。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早關(guān)于月餅的記載。到了宋代,月餅有“荷葉”、“金花”、“芙蓉”等雅稱,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詩人蘇東坡有詩稱贊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酥是油酥,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
2.賞月
賞月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俗。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jié)日,正式定為中秋節(jié)。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tài),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tài),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jié)飾臺榭,民家爭占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yè),玩月游人,達旦不絕。
3.祭月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4.燃燈
中秋夜燈內(nèi)燃燭用繩系于竹竿上,高懸于瓦檐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于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shù)丈,家人聚于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磥韽墓胖两裰星锶紵糁灼湟?guī)模似乎僅次于元宵燈節(jié)。
5.觀潮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這是宋代大詩人蘇軾寫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詩。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fā)》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代以后,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這兩書所記述的觀潮盛況,說明在宋代中秋觀潮之事達到了巔峰。
6.玩兔爺
兔兒爺是中秋節(jié)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么區(qū)別?,F(xiàn)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shù)嫩櫽?,只是作為民俗文物在民俗博物館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7.走月
中秋節(jié)之夜還有一大特色賞月活動叫“走月”。皎潔的月光下,人們衣著華美,三五結(jié)伴,或游街市,或泛舟秦淮河,或登樓觀賞月華,談笑風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樓、玩月橋,清代獅子山下有朝月樓,都是游人“走月”時的賞月勝地;而解放后建的莫愁湖公園之抱月樓,則成了市民賞月的新景點。舊時南京人“走月”還有一種特殊的祈盼之舉:凡沒生兒子的已婚婦女,要去游夫子廟,隨后再跨過一座橋,相傳即可有“夢熊之喜”(意生男孩)。
8.偷蔥偷菜
相傳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別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蔥,就表示她將來會遇到一個如意郎。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這一習俗。
9.吃鴨、螺和芋頭
我國西南的仫佬族講究在這一天買餅子,殺鴨子。南京的桂花鴨、咸水鴨、樟茶鴨也往往在這個時候賣得很旺。如果你什么都沒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鴨回家吃,估計味道也不賴。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后經(jīng)查,螺肉所含的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zhì),可見此說法言之有理。但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節(jié)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nèi)無小螺,因此,肉質(zhì)特別肥美。如今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有炒田螺的習慣。
10.飲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yún)莿偪彻?,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jié)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用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但到了現(xiàn)在,人們多是拿紅酒代替了。
中秋節(jié)之后養(yǎng)生注意事項
食養(yǎng):防燥滋陰,養(yǎng)腎潤肺
秋季,氣候變涼,空氣中遍及缺少水氣,食養(yǎng)以防燥滋陰,養(yǎng)腎潤肺為主。在飲食上,應以少數(shù)椒、蔥、韭菜、蒜等辛辣食物,合作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物。至于白叟,還能夠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
形養(yǎng):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氣候枯燥,簡單感到口干舌燥,肌膚水分也易丟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分的彌補,多喝水,多吃含膠質(zhì)與水分的生果,防止劇烈的運動。并應早睡早起,可下降血栓構(gòu)成的幾率,進而防止心血管疾病。
秋季,暑氣由盛而降,晝夜溫差大,到了10月左右,暑氣漸退,但逢秋老虎發(fā)威時,氣候又悶又熱,這種涼熱不定的氣候,最簡單傷風。
下列有幾個食療方能夠防止傷風
1.生青楊桃5個,榨汁,參加一錢人參粉共服。
2.酸楊桃切片,加點鹽,可防傷風聲啞、喉嚨痛。
3.香蕉一個,加檸檬數(shù)片及砂糖,腌半小時后食用。
藥養(yǎng):以養(yǎng)肺、補氣、滋陰為主
藥養(yǎng)要點放在補養(yǎng)津液方面,平常可服用人參、沙參、麥冬、百合、冬蟲夏草、核桃仁、杏仁、川貝、胖大海等益氣滋陰的中藥來養(yǎng)護。若簡單發(fā)燥病,則用生地、百合、黨參、麥冬、甘草來防止。
別的,中秋往后要注意培育達觀的心情,享用收成累累碩果的高興,或以哲人的眼光判別天然時節(jié)替換所體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堅持心里安靜,收神斂氣。
中秋吃石榴的好處
1、美容護膚
石榴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蘋果、梨的2倍,據(jù)測定,每100g石榴含維生素C10毫克,因而具有美白肌膚的功效。
2、抗衰老
石榴中含有的花青素、維生素E、維生素C、紅石榴多酚都是天然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有助于延緩衰老。
3、保護心血管
石榴含有豐富的多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C、E能夠清除血管壁沉積的膽固醇,軟化血管,減少血管內(nèi)壁損傷和動脈粥樣硬化,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國外有研究證實,連續(xù)兩周每天飲用用2~3盎司杯石榴汁可以減緩人體氧化進程并減少已沉積的氧化膽固醇,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