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特色——瑞吉歐教育理論(上) 教師園地
優(yōu)育與幼教 由土鳳凰供稿
一、兒童觀
1、在瑞吉歐人的眼里,兒童是社會的一分子,是社會與文化的參與者,是他們共同歷史的演出者,也是他們自己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成人一樣,是擁有獨特權利的個體。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在入學之前就已擁有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
3、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們并非只有單純的需求,他們富有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具有可塑性。他們有著強烈的學習、探索和了解周圍世界的愿望,他們是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地尋求對這個復雜世界的理解的。
4、兒童是堅強的,他們有能力擔當自我成長過程的主角,兒童之間盡管有著一定的差異,但他們都試圖通過與別人的對話、互動與協(xié)議來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與別人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5、兒童天生都是藝術家,他們能夠廣泛運用各種不同的象征語言和其他媒介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組織兒童的各種活動,給予兒童支持與肯定,以使他們自身的潛能得以發(fā)揮。
二、教育觀
瑞吉歐學校的教育觀是他們的兒童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教育觀直接來自于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同時也吸收和借鑒了皮亞杰、維果斯基、加德納等的理論思想。瑞吉歐認為:
1、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使在這個環(huán)境中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感到自在、愉悅、生活得幸福。教育并不僅僅追求什么外在的目標,而是更多地注重內(nèi)在的品質。教育要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使幼兒形成完滿的人格。
2、在教學方法上,他們反對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反對把語言文字作為獲取知識的捷徑,他們認為教育就是要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教育在于給兒童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幫助兒童與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
3、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應從兒童的興趣、需要及經(jīng)驗出發(fā)。兒童在教育過程和課程決策上應有參與與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但這并非意味著絕對兒童中心主義,除兒童之外,教師與家長在幼兒教育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起重要的作用。
4、瑞吉歐人認為在“教”與“學”兩者之間,更應尊重后者,所以瑞吉歐人一向是以學定教的。在主題網(wǎng)絡編制的過程中,盡管有教師預設的成分,但主題的開展往往是以幼兒為中心的,幼兒決定主題進行的空間與時間。幼兒的學習也是教學中最為關鍵性的因素,它往往為教師補充教育的資源、提供多元的選擇及做出建設性的想法提供支持與來源。
5、在兒童的探索活動中,教師應掌握正確的時機,找到正確的方法,適當?shù)亟槿?,協(xié)助兒童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兒童提出問題。教師不能過多地介入,正如瑞吉歐人所講的:“與其牽著兒童的手,倒不如讓他們靠自己的雙腳站立著。”
三、多樣化的教師角色
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這里,教師不是權威,教師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幼兒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文化傳遞,幼兒是行為活動的發(fā)起者、具體執(zhí)行者,幼兒的興趣、需要、經(jīng)驗是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所以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的角色是多樣化的。
1、教師是幼兒的傾聽者。瑞吉歐人認為,教師的重要角色就是幼兒的傾聽者。“關注兒童并以行動來傾聽他們的聲音,是教師角色的核心”。他們認為傾聽幼兒就是尊重幼兒,就是對幼兒的關注,就是對幼兒及幼兒意見敞開心扉的最好方式。在瑞吉歐人看來,幼兒是擁有獨特權利的個體,他們有潛能、有能力、有可塑性、有成長的欲望,有懷疑與好奇心,有與他人產(chǎn)生關聯(lián)和溝通交流、互動的渴望,所以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能通過傾聽幼兒,更加了解幼兒,根據(jù)幼兒生活中的興趣點為幼兒提供學習的情境,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為幼兒帶來更多的探索。
2、教師是幼兒的觀察者。瑞吉歐人非常強調(diào)教師是否對幼兒了解,要求教師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解碼。因為幼兒有時提出的問題隱藏在行為與孩子間的對話之中,這樣就要求教師適時地去了解、觀察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還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能進入幼兒的內(nèi)心,體察幼兒的心聲,同時也需要利用一些先進的工具與策略。
3、教師是幼兒的伙伴與向導。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因為方案探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兒自主發(fā)起的,課程盡管有預設的計劃,但幼兒的興趣點與需要起很大的作用。教師通過權衡各方面的情況后作選擇決定,教師是只起一個向導作用,起平衡課程的作用,教師在活動中更多的是以參與者——伙伴的身份出現(xiàn),與幼兒一起活動。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或扮演某個角色,或設置某個情境,給予幼兒直接與間接、顯性與隱性的指導,以維持幼兒高度的探索動機,與幼兒一起建構知識。
4、教師對幼兒活動材料的提供者。當幼兒對某個方面的主題感興趣,而且興趣成為有生長點的歷程,并且生成課程后,教師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與幼兒或家長共同收集相關的材料,為幼兒的探索活動留出足夠的空間,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工具與設備,讓幼兒對即將進行的主題進行表現(xiàn)與展示。
5、教師是對幼兒行為的記錄者與研究者。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的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對幼兒行為的記錄。對于幼兒來講,他們表現(xiàn)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用馬拉古奇的話來說就是,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如語言、繪畫、表演、泥工、建造等等,而由于幼兒的記憶不會持續(xù)很長,所以教師要幫助幼兒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表現(xiàn)出來,把他們的記憶保持住,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照片、文字、圖象、幻燈、錄象等手段來記錄幼兒探索活動的過程。一方面,幫助幼兒進行回憶、解說,幫助教師與幼兒討論活動過程中所做的一切,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研究幼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這種過程作為與幼兒對話,作為生成下一階段主題活動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記錄、研究角色在方案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6、教師還是一個實踐的反思者。在方案主題活動中,教師必須參與到反思的實踐當中。每個教師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建構他自己有關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理論,自然,他也要向書本學習。但他更多的是把他與幼兒互動中的信息作為建構的基礎。所以他更多的是通過參與幼兒的活動,通過記錄幼兒的活動,通過分析幼兒學習的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通過與教師之間的討論來不斷思考自己實踐的每一步驟,一起反省,建立共識別,從而不斷地成長,不斷地獲得教學相長的經(jīng)驗。
1、在瑞吉歐人的眼里,兒童是社會的一分子,是社會與文化的參與者,是他們共同歷史的演出者,也是他們自己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有權利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與成人一樣,是擁有獨特權利的個體。
2、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他們在入學之前就已擁有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他們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
3、兒童具有巨大的潛能,他們并非只有單純的需求,他們富有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具有可塑性。他們有著強烈的學習、探索和了解周圍世界的愿望,他們是在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動地建構自己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地尋求對這個復雜世界的理解的。
4、兒童是堅強的,他們有能力擔當自我成長過程的主角,兒童之間盡管有著一定的差異,但他們都試圖通過與別人的對話、互動與協(xié)議來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與別人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5、兒童天生都是藝術家,他們能夠廣泛運用各種不同的象征語言和其他媒介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
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就是要組織兒童的各種活動,給予兒童支持與肯定,以使他們自身的潛能得以發(fā)揮。
二、教育觀
瑞吉歐學校的教育觀是他們的兒童觀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其教育觀直接來自于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思想,同時也吸收和借鑒了皮亞杰、維果斯基、加德納等的理論思想。瑞吉歐認為:
1、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環(huán)境,使在這個環(huán)境中的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感到自在、愉悅、生活得幸福。教育并不僅僅追求什么外在的目標,而是更多地注重內(nèi)在的品質。教育要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使幼兒形成完滿的人格。
2、在教學方法上,他們反對傳統(tǒng)的單向灌輸,反對把語言文字作為獲取知識的捷徑,他們認為教育就是要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教育在于給兒童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幫助兒童與情境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
3、教育應以兒童為中心,應從兒童的興趣、需要及經(jīng)驗出發(fā)。兒童在教育過程和課程決策上應有參與與發(fā)表意見的機會。但這并非意味著絕對兒童中心主義,除兒童之外,教師與家長在幼兒教育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起重要的作用。
4、瑞吉歐人認為在“教”與“學”兩者之間,更應尊重后者,所以瑞吉歐人一向是以學定教的。在主題網(wǎng)絡編制的過程中,盡管有教師預設的成分,但主題的開展往往是以幼兒為中心的,幼兒決定主題進行的空間與時間。幼兒的學習也是教學中最為關鍵性的因素,它往往為教師補充教育的資源、提供多元的選擇及做出建設性的想法提供支持與來源。
5、在兒童的探索活動中,教師應掌握正確的時機,找到正確的方法,適當?shù)亟槿?,協(xié)助兒童發(fā)現(xiàn)問題,幫助兒童提出問題。教師不能過多地介入,正如瑞吉歐人所講的:“與其牽著兒童的手,倒不如讓他們靠自己的雙腳站立著。”
三、多樣化的教師角色
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在這里,教師不是權威,教師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傳授者,幼兒也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語言文化傳遞,幼兒是行為活動的發(fā)起者、具體執(zhí)行者,幼兒的興趣、需要、經(jīng)驗是一切活動的出發(fā)點。所以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的角色是多樣化的。
1、教師是幼兒的傾聽者。瑞吉歐人認為,教師的重要角色就是幼兒的傾聽者。“關注兒童并以行動來傾聽他們的聲音,是教師角色的核心”。他們認為傾聽幼兒就是尊重幼兒,就是對幼兒的關注,就是對幼兒及幼兒意見敞開心扉的最好方式。在瑞吉歐人看來,幼兒是擁有獨特權利的個體,他們有潛能、有能力、有可塑性、有成長的欲望,有懷疑與好奇心,有與他人產(chǎn)生關聯(lián)和溝通交流、互動的渴望,所以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能通過傾聽幼兒,更加了解幼兒,根據(jù)幼兒生活中的興趣點為幼兒提供學習的情境,為幼兒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去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使幼兒獲得更多的經(jīng)驗,為幼兒帶來更多的探索。
2、教師是幼兒的觀察者。瑞吉歐人非常強調(diào)教師是否對幼兒了解,要求教師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解碼。因為幼兒有時提出的問題隱藏在行為與孩子間的對話之中,這樣就要求教師適時地去了解、觀察幼兒,教師不僅需要敏感的眼睛、耳朵,而且還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能進入幼兒的內(nèi)心,體察幼兒的心聲,同時也需要利用一些先進的工具與策略。
3、教師是幼兒的伙伴與向導。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因為方案探索活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兒自主發(fā)起的,課程盡管有預設的計劃,但幼兒的興趣點與需要起很大的作用。教師通過權衡各方面的情況后作選擇決定,教師是只起一個向導作用,起平衡課程的作用,教師在活動中更多的是以參與者——伙伴的身份出現(xiàn),與幼兒一起活動。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或扮演某個角色,或設置某個情境,給予幼兒直接與間接、顯性與隱性的指導,以維持幼兒高度的探索動機,與幼兒一起建構知識。
4、教師對幼兒活動材料的提供者。當幼兒對某個方面的主題感興趣,而且興趣成為有生長點的歷程,并且生成課程后,教師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與幼兒或家長共同收集相關的材料,為幼兒的探索活動留出足夠的空間,為幼兒提供相應的材料、工具與設備,讓幼兒對即將進行的主題進行表現(xiàn)與展示。
5、教師是對幼兒行為的記錄者與研究者。在瑞吉歐幼兒教育系統(tǒng)中,教師的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就是對幼兒行為的記錄。對于幼兒來講,他們表現(xiàn)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用馬拉古奇的話來說就是,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想法,一百種思考、游戲、說話的方式,如語言、繪畫、表演、泥工、建造等等,而由于幼兒的記憶不會持續(xù)很長,所以教師要幫助幼兒把他們對世界的認識表現(xiàn)出來,把他們的記憶保持住,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照片、文字、圖象、幻燈、錄象等手段來記錄幼兒探索活動的過程。一方面,幫助幼兒進行回憶、解說,幫助教師與幼兒討論活動過程中所做的一切,便于教師了解幼兒,研究幼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把這種過程作為與幼兒對話,作為生成下一階段主題活動的基礎。因此,教師的記錄、研究角色在方案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6、教師還是一個實踐的反思者。在方案主題活動中,教師必須參與到反思的實踐當中。每個教師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建構他自己有關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理論,自然,他也要向書本學習。但他更多的是把他與幼兒互動中的信息作為建構的基礎。所以他更多的是通過參與幼兒的活動,通過記錄幼兒的活動,通過分析幼兒學習的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通過與教師之間的討論來不斷思考自己實踐的每一步驟,一起反省,建立共識別,從而不斷地成長,不斷地獲得教學相長的經(jīng)驗。
上一篇:教育特色——皮亞杰教育理論
下一篇:教育特色——瑞吉歐教育理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