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国产又爽又黄的视频免费看,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詩詞鑒賞

            陽貨篇論語原文注解及翻譯 【古文典籍】

            古文典籍土鳳凰供稿

            【原文】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1),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3);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4);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5);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注釋】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蕩:放蕩。好高鶩遠而沒有根基。

            (4)賊:害。

            (5)絞:說話尖刻。

            【譯文】

            孔子說:“由呀,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了嗎?”子路回答說:“沒有。”孔子說:“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行為放蕩;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危害親人;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

            古詩文網(wǎng)

            。詩,可以興(1),可以觀(2),可以群(3),可以怨(4)。邇(5)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

            (1)興:激發(fā)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

            (2)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

            (3)群:合群。

            (4)怨:諷諫上級,怨而不怒。

            (5)邇:音ěr,近。

            【譯文】

            孔子說:“學生們?yōu)槭裁床粚W習《詩》呢?學《詩》可以激發(fā)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原文】

            17•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2)也與?”

            【注釋】

            (1)《周南》、《召南》:《詩經(jīng)•國風》中的第一、二兩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這是當?shù)氐拿窀琛?br />
            (2)正墻面而立:面向墻壁站立著。

            【譯文】

            孔子對伯魚說:“你學習《周南》、《召南》了嗎?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對墻壁而站著吧?”

            【原文】

            17•11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原文】

            17•12 子曰:“色厲而內(nèi)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窬(2)之盜也與?”

            【注釋】

            (1)色厲內(nèi)荏:厲,威嚴,荏,虛弱。外表嚴厲而內(nèi)心虛弱。

            (2)窬:音yú,洞。

            【譯文】

            孔子說:“外表嚴厲而內(nèi)心虛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墻洞的小偷吧?”

            【原文】

            17•13 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譯文】

            孔子說:“沒有道德修養(yǎng)的偽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人。”

            【評析】

            孔子所說的“鄉(xiāng)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這些人欺世盜名,卻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鬃臃磳?ldquo;鄉(xiāng)愿”,就是主張以仁、禮為原則,只有仁、禮可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原文】

            17•14 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譯文】

            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評析】

            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則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不僅是道聽途說,而且四處打聽別人的隱私,然后到處傳說,以此作為生活的樂趣,實乃卑鄙之小人。

            【原文】

            17•15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

            孔子說:“可以和一個鄙夫一起事奉君主嗎?他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已經(jīng)得到了,又怕失去它。如果他擔心失掉官職,那他就什么事都干得出來了。”

            【評析】

            孔子在本章里對那些一心想當官的人斥為鄙夫,這種人在沒有得到官位時總擔心得不到,一旦得到又怕失去。為此,他就會不擇手段去做任何事情,以至于不惜危害群體,危害他人。這種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司空見慣的。當然,這種人是不會有什么好的結局的。

            【原文】

            17•16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1)也肆(2),今之狂也蕩(3);古之矜也廉(4),今之矜也忿戾(5);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注釋】

            (1)狂:狂妄自大,愿望太高。

            (2)肆:放肆,不拘禮節(jié)。

            (3)蕩:放蕩,不守禮。

            (4)廉:不可觸犯。

            (5)戾:火氣太大,蠻橫不講理。

            【譯文】

            孔子說:“古代人有三種毛病,現(xiàn)在恐怕連這三種毛病也不是原來的樣子了。古代的狂者不過是愿望太高,而現(xiàn)在的狂妄者卻是放蕩不羈;古代驕傲的人不過是難以接近,現(xiàn)在那些驕傲的人卻是兇惡蠻橫;古代愚笨的人不過是直率一些,現(xiàn)在的愚笨者卻是欺詐??!”

            【評析】

            孔子所處的時代,已經(jīng)與上古時代有所區(qū)別,上古時期人們的“狂”、“矜”、“愚”雖然也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讓人接受,而今天人們的這三種毛病都變本加厲。從孔子時代到現(xiàn)在,又過去了兩三千年了,這三種毛病不但沒有改變,反而有增無已,愈益加重,到了令人無法理喻的地步。這就需要用道德的力量加以懲治。也希望有這三種毛病的人警醒。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