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古詩詞
古詩詞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jīng)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lǐng)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譯文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直跟隨著我歸來。
回頭望下山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來打開柴門。
走進竹林中的幽深小徑,樹枝上下垂的藤蔓拂著行人衣裳。
歡言笑談得到放松休息,暢飲美酒賓主頻頻舉杯。
長歌一曲松風和鳴,一曲唱罷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興,歡欣愉悅忘了世俗奸詐心機。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注釋
終南山:即秦嶺?,在今西安市南,唐時士子多隱居于此山。
過:拜訪。
斛(hú)斯山人:復(fù)姓斛斯的一位隱士。
碧山:指終南山。下:下山。
卻顧:回頭望。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蒼蒼:一說是指灰白色,但這里不宜作此解,而應(yīng)解釋蒼為蒼翠、蒼茫,蒼蒼疊用是強調(diào)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種蒼茫貌。
翠微:青翠的山坡,此處指終南山。
相攜:下山時路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及:到。
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荊扉:荊條編扎的柴門。
青蘿:攀纏在樹枝上下垂的藤蔓。
行衣:行人的衣服。
揮:舉杯。
松風:古樂府琴曲名,即《風入松曲》。
河星?。恒y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謂夜已深了。
河星:一作“星河”。
陶然:歡樂的樣子。忘機:忘記世俗的機心,不謀虛名蠅利。機:世俗的心機。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前四句寫詩人下山歸途所見,中間四句寫詩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見,末六句寫兩人飲酒交歡及詩人的感慨,流露了詩人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的感情。全詩都用賦體寫成,情景交融,色彩鮮明,神情飛揚,語言淳厚質(zhì)樸,風格真率自然。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guān)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陶然共忘機。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譯文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直跟隨著我歸來。
回頭望下山的山間小路,山林蒼蒼茫茫一片青翠。
偶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孩童急忙出來打開柴門。
走進竹林中的幽深小徑,樹枝上下垂的藤蔓拂著行人衣裳。
歡言笑談得到放松休息,暢飲美酒賓主頻頻舉杯。
長歌一曲松風和鳴,一曲唱罷已是星光稀微。
我喝醉酒主人非常高興,歡欣愉悅忘了世俗奸詐心機。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的注釋
終南山:即秦嶺?,在今西安市南,唐時士子多隱居于此山。
過:拜訪。
斛(hú)斯山人:復(fù)姓斛斯的一位隱士。
碧山:指終南山。下:下山。
卻顧:回頭望。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蒼蒼:一說是指灰白色,但這里不宜作此解,而應(yīng)解釋蒼為蒼翠、蒼茫,蒼蒼疊用是強調(diào)群山在暮色中的那種蒼茫貌。
翠微:青翠的山坡,此處指終南山。
相攜:下山時路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及:到。
田家:田野山村人家,此指斛斯山人家。
荊扉:荊條編扎的柴門。
青蘿:攀纏在樹枝上下垂的藤蔓。
行衣:行人的衣服。
揮:舉杯。
松風:古樂府琴曲名,即《風入松曲》。
河星?。恒y河中的星光稀微,意謂夜已深了。
河星:一作“星河”。
陶然:歡樂的樣子。忘機:忘記世俗的機心,不謀虛名蠅利。機:世俗的心機。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前四句寫詩人下山歸途所見,中間四句寫詩人到斛斯山人家所見,末六句寫兩人飲酒交歡及詩人的感慨,流露了詩人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的感情。全詩都用賦體寫成,情景交融,色彩鮮明,神情飛揚,語言淳厚質(zhì)樸,風格真率自然。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為醉時寫就,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早發(fā)白帝城》等。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guān)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王維《積雨輞川莊作》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