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三上學期歷史知識點 歷史知識
歷史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初中的歷史比較簡單,但要想學好卻也不容易。其中九年級的歷史課本應該是比較有學習難度的,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都比較多。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整理了初三上學期歷史知識點,來欣賞和學習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三歷史必備知識
1、古代埃及建立在尼羅河流域,埃及人創(chuàng)造的是象形文字。建筑杰作是金字塔。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是歷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它的性質是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古代西亞兩河流域人創(chuàng)造的楔形文字。
2、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是古代希臘。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希臘最重要的民主成果。公元前6世紀羅馬共和國建立。公元前2世紀,羅馬共和國成為地中海的霸主。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元首制,建立了羅馬帝國。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地跨亞、歐、非三洲。地中海成為它的內湖。395年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廢除,西羅馬帝國滅亡。西歐的奴隸制也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崩潰。
3、646年,大和參照唐朝的封建改革內政,實行中央集權史稱大化改新。它標志著日本封建社會的開端。
4、古代印度人發(fā)明了0到9的記數符號,后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稱阿拉伯數字。
5、佛教產生的時間是公元前6世紀,地點印度,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得到發(fā)展。_教產生的`時間: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chuàng)始人耶穌,歐洲最大的封建主是教會,后來_教分為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政教,以羅馬為中心的天主教。
6、7世紀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他號召人們信仰真主安拉,地點麥加(或者阿拉伯半島),622年,穆罕默德在麥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
7、古希臘的文學作品是《伊索寓言》、《荷馬史詩》,阿拉伯的文學名著是《天方夜譚》。
8、843年,查理曼的3個孫子在凡爾登締結條約,三分帝國。此條約奠定了法蘭西、意大利和德意志基礎,它們加上英吉利王國,成為西歐的主要封建國家。
9、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是但丁,他的作品是《神曲》,達·芬奇的作品有《蒙娜麗莎》和《最后的晚餐》。
初三上冊歷史重要知識點
1、“蒸汽時代”的到來(九上P88-90)
1、珍妮機:18 世紀60年代,織布工哈格里夫斯發(fā)明了一種稱為“珍妮機”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的發(fā)明標志著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始。
2、瓦特與蒸汽機:1785年以后,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改良蒸汽機的出現標志著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3、汽船:美國人富爾頓制造
4、火車的誕生:英國工程師史蒂芬孫發(fā)明了火車機車。1825 年,這列名為“旅行者號”的機車在英國試車成功.
5、工業(yè)革命完成:19 世紀上半期
2、文藝復興運動
1.時間:最早興起于14世紀意大利,15至16世紀擴展到歐洲其他地方。
2.首先發(fā)生的地點: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義
4.方式:新興資產階級通過弘揚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反對教會的陳腐說教。
5.實質:一場嶄新的、促使人們思想解放的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3、法老的統治
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法老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大臣見國王時,要匍匐在地上,吻國王腳下的土地。國王發(fā)起怒來,還經常親自用王仗責打大臣。
2.隨著社會矛盾的激化,王權受到多方面的挑戰(zhàn)。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國時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
《漢謨拉比法典》
1.《漢謨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塊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條,內容十分廣泛,從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倫社會。
2.從法典中可知,古巴比倫分為擁有公民權的自由民、無公民權的自由民和奴隸三個嚴格的社會等級。奴隸制度在古巴比倫相當發(fā)達。戰(zhàn)俘是奴隸的主要來源,也有買賣奴隸的現象。法典明顯保留了一些原始時代的觀念。同時,法典中有許多關于租賃、雇傭、交換、借貸等方面的規(guī)定,說明商品經濟在古巴比倫比較活躍。
3.《漢謨拉比法典》是古巴比倫王國留給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表明人類社會的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初三上冊歷史知識
人類的形成
1.人類的出現:
猿類——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現代人類可能是從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發(fā)展而來,南方古猿屬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類在距今約三四百萬年前形成。
2.人類的進化:
完全形成的人分為四個階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亞奧都威峽谷“能人”;
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國元謀人和北京人
早期智人——德國尼安德特人、中國丁村人;
晚期智人——法國克羅馬農人、中國山頂洞人
3.人種及分布:
白色人種——歐洲、北美洲、澳洲 ;
黃色人種——亞洲 ;
黑色人種——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會:最初是母系氏族社會,隨著生產的發(fā)展進入父系氏族社會。
母系氏族社會: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財產公有,以采集和魚獵為生。家務勞動為主,婦女在社會中站主導地位。
父系氏族社會:婚姻相對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從事犁耕業(yè)和畜牧業(yè)占主導,出現商品交換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領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產力低下,生產工具原始,物質相當匱乏,只有依靠集體才能生存。
6.比較:父系氏族社會代替母系氏族社會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點:
⑴ 都以血緣關系為紐帶;
⑵ 都實行財產、分配公有制。
不同點:
⑴母系氏族社會婦女在社會中站主導地位;父系氏族社會男子在社會中占主導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會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會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會后期,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出現了私有制和奴隸制,原始社會解體。
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
1.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前約3500年)——尼羅河流域——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權力與尊嚴的象征
古巴比倫(前約3500年)——兩河流域(“新月沃地”)——漢謨拉比法典、空中花園
古印度(前約2500年)——印度河、恒河——種姓制度(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古中國(前約2070年)——黃河、長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與大河的關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條件)
氣候濕潤,地勢平坦,日光充足,適合人生存;大河定期泛濫——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農業(yè)生產。
3.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4.種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過程中形成。社會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下一等級不得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yè),不同的等級不得通婚。 影響:激化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對后來印度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不良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