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有關24節(jié)氣立秋的習俗及禁忌_立秋的三侯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立秋不僅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獲季節(jié)到了。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整理了24節(jié)氣立秋的習俗及禁忌,來欣賞和學習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蓐收等儀式。漢代仍承此俗?!逗鬂h書·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車旗服飾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薦宗廟之禮,名日軀劉。殺獸以祭,表示秋來揚武之意。”
民間則有在立秋時占卜天氣涼熱的風俗,東漢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颼颼;夜立秋,熱到頭。”每逢立秋日人們還有敬老的習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書·禮樂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從唐宋時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jù)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立秋日,滿街賣楸葉,婦女兒童輩,皆剪成花樣戴之。是月,瓜果梨棗方盛,京師棗有數(shù)品:靈棗,牙棗,青州棗,毫州棗。雞頭上市,則梁門里李和家最盛。中貴戚里,取索供賣。內(nèi)中泛索,金合絡繹。士庶買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葉包,糝以麝香,紅小索兒系之,賣者雖多,不及李和一色揀銀皮子嫩者貨之。”《武林舊事》中則有:“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這天則有迎秋的儀式,據(jù)《夢粱錄》中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nèi),以梧桐樹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
《帝京歲時紀勝》上說:立秋前一天,要陳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飲,到立秋日合家飲之,“謂秋后無余暑瘧痢之疾”。香薷飲是中醫(yī)的一個古方,由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樸三味藥組成,具有消除暑濕、預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們在立秋前一天便紛紛到藥鋪買好這些藥,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時涼飲。
<<<返回目錄
1、忌在田間行走
舊時,民間有在立秋之日不宜在田間行走的禁忌,認為對秋收不利。
2、忌洗澡
在山東萊西地區(qū),立秋這天忌洗澡,否則身上會出秋狗子(即癢子)。而在黃縣一帶,則認為在立秋這天洗澡,秋后會拉肚子。
3、忌打雷
湖北孝感有民諺說:“立秋雷電,天收一半。”指立秋之日碰到雷電,老天會把農(nóng)作物收回一半,意味著糧食要減產(chǎn)。
而在浙江石門,有農(nóng)諺說:“秋霹靂,損晚稻。秋后多雷,晚稻少收。”;在河南淮陽,人們則認為立秋日有雷聲,會發(fā)生水災。
4、忌下雨
早河北新河,立秋日忌下雨。立秋下雨,此后會雨水不斷,妨礙收割。
在浙江遂昌,有“立秋雨打頭,無草可飼牛”的說法,人們相信立秋下雨,此后非旱即澇。
5、忌出虹
在山東牟平、江西南昌、江蘇常熟等地,忌諱立秋日看見彩虹,認為糧食會減產(chǎn)。
<<<返回目錄
一候,涼風至
一候涼風至 |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jiū)就是斂聚。
二候,白露降
二候白露 | 后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
三候,寒蟬鳴
三候寒蟬鳴 | 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fā)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后發(fā)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凄切。
<<<返回目錄
- 2021霜降時節(jié)的習俗及養(yǎng)生知識
- 2021霜降時節(jié)的習俗及氣候特點
- 2021霜降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及養(yǎng)生要點
- 2021霜降節(jié)氣有什么習俗
- 2021二十四節(jié)氣霜降的習俗及來歷
- 2021寒露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及禁忌
- 2021寒露節(jié)氣的習俗有哪些?
- 2021寒露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及養(yǎng)生要點
- 2021寒露時節(jié)的習俗及來歷
- 2021寒露時節(jié)的習俗及養(yǎng)生知識
- 2021二十四節(jié)氣秋分的習俗及傳統(tǒng)食物
- 2021秋分節(jié)氣的習俗及氣候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