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太極村 “太極兩儀”奇觀 古建風(fēng)水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福塘太極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秀峰鄉(xiāng),行政村名為福塘村,面積3.6平方公里,往北通往永定、龍巖,是閩粵邊界古代商旅的重要驛站,是一個四面環(huán)山的小盆地,被海拔800多米的五鳳山脈所環(huán)抱。
太極村
太極村大致形成于明萬歷至清順治、康熙年間,歷代加以完善,是平和縣原朱氏富族聚居區(qū),由當(dāng)年因避戰(zhàn)亂而逃至此處的南宋理學(xué)家、教育家朱熹的18代子孫朱宜伯,根據(jù)上大峰的自然條件、山川地形精心籌劃始建而成。朱宜伯諳知天文地理,“依太極圖形,取不敗之意”,定點土樓、筑碼頭、建城池、學(xué)館、祠堂及大批居民宅,為“福塘太極村”奠定基礎(chǔ)與格局。
深山太極村
仙溪將村莊分成“太極兩儀”
站在高處可以看到,一泓溪水成S形狀流入村中,正好是一條陰陽魚的界限,將村莊南北分割成“太極兩儀”,溪南“陽魚”、溪北“陰魚”,魚眼處各建有一座圓形土樓,南陽樓和聚奎樓。從高處看,全村宛如一個道家陰陽太極圖,籠罩著濃厚道教神秘色彩。此溪當(dāng)?shù)厝朔Q為仙溪,溪水進入太極村,由東到西,左轉(zhuǎn)右旋,流經(jīng)長樂、粵東三河壩入韓江,經(jīng)潮州、汕頭注入中國南海。
太極村鳥瞰
南太極魚目“南陽樓” 太極村四面環(huán)山,南面五鳳山,其狀如“火”,號稱“南天一柱”,被堪輿家譽為“南龍起火頂”;北面謂之秀峰山,其貌似“水”,纏綿而錦簇;靠南為“陽”,居北為“陰”。而太極雙儀定位之點南太極的魚目“南陽樓”位于南山,始建于清乾隆年間,由朱宜伯手創(chuàng),樓高三層,狀如蘑菇,裝修別致,氣勢恢弘。南陽樓年久失修,已經(jīng)嚴(yán)重殘缺了,大門沒有了牌匾,只剩下石柱子。
陰陽太極村
福塘村被稱之為太極村,不僅僅是從高處俯瞰該村頗像陰陽太極圖,其細(xì)節(jié)也留存許多對太極文化的崇拜。 留秀樓里的太極八卦圖形天花板客廳,客廳上的天花板依照太極八卦圖形修建,其巨型八卦圖案更讓人耳目一新;茂桂園樓的陰陽井,中間有一堵墻把一口井一分為二,兩戶人家共同用這樣的一口井,土墻把兩個住戶隔開,水井又把兩家人的心連在一起,這樣的設(shè)計除了建筑成本的節(jié)省,還顯示了前人和諧共處的良苦用心,村民們對太極文化的崇拜,已由原先的敬佩變成自覺的認(rèn)同。
太極村民居
該村至今尚遺存有明清時期的南陽樓、留秀樓、茂桂園樓、聚奎樓等古民居62座共858間,多為磚石結(jié)構(gòu)的大厝,家家戶戶有天井、花臺、八卦井(也稱陰陽井);根雕、古瓷、古玩、字畫比比皆是,房梁雕梁畫棟、雕花貼金,古色古香,十分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