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国产又爽又黄的视频免费看,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日韩欧美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科普

            有關初中化學全冊常考知識點 文化常識

            文化常識優(yōu)爾供稿

            初中是化學系統(tǒng)學習的開始,化學這門課,概念多,符號多,實驗多,計算也不少。因此想要掌握好,還需要下苦工。下面9252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初中化學全冊??贾R點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內(nèi)容僅供參考!

            初中化學全冊??贾R點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分類

            1、單質(zhì):非惰性氣體一般由兩個原子組成:F2,O2,H2,Cl2

            2、惰性氣體:一般由一個原子組成:He,Ne,Ar,Kr,Xe

            3、化合物:氫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二、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堿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干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等氣體。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于空氣中質(zhì)量改變的

            (一)、質(zhì)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于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zhì)量減少的

            1、由于揮發(fā)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于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zhì)的檢驗

            (一)、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濕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并加熱,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藍色沉淀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zhì):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變質(zhì)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chǎn)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則含有NaCl。

            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zhì)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zhì)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zhì)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yè)“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農(nóng)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氣體),

            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zhì)量守恒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shù)目不變,原子質(zhì)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增加溶質(zhì),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復分解反應能否發(fā)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fā)白光的物質(zhì):鎂條,木炭,蠟燭(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zhì):氫氣,一氧化碳,單質(zhì)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zhì):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煉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

            25、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zhì):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nèi)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nèi)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zhì):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干凈,液面高于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里的氫,排在氫后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里的氫;

            (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

            (1)大多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

            (3)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銹的三種物質(zhì):鐵,水,氧氣。

            41、溶質(zhì)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zhì)的性質(zhì),溶劑的性質(zhì),溫度。

            六、初中化學常見混合物的重要成分

            1、空氣:氮氣(N2)和氧氣(O2)

            2、水煤氣: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

            3、煤氣:一氧化碳(CO)

            4、天然氣: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鐵/鋼:(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鐵銹:(Fe2O3)

            七、初中化學常見物質(zhì)俗稱

            1、氯化鈉(NaCl):食鹽

            2、碳酸鈉(Na2CO3):純堿,蘇打,口堿

            3、氫氧化鈉(NaOH):火堿,燒堿,苛性鈉

            4、氧化鈣(CaO):生石灰

            5、氫氧化鈣(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體(CO2):干冰

            7、氫氯酸(HCl):鹽酸

            8、堿式碳酸銅(Cu2(OH)2CO3):銅綠

            9、硫酸銅晶體(CuSO4.5H2O):藍礬,膽礬

            10、甲烷(CH4):沼氣

            11、乙醇(C2H5OH):酒精

            12、乙酸(CH3COOH):醋酸

            13、過氧化氫(H2O2):雙氧水

            14、汞(Hg):水銀

            15、碳酸氫鈉(NaHCO3):小蘇打

            八、物質(zhì)的除雜

            1、CO2(CO):把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2、CO(CO2):通過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3、H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通過氫氧化鈉固體

            4、CuO(C):在空氣中(在氧氣流中)灼燒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鐵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鹽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鋇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鹽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

            14、NaCl(KNO3):蒸發(fā)溶劑

            15、KNO3(NaCl):冷卻熱飽和溶液。

            16、CO2(水蒸氣):通過濃硫酸。

            九、化學之最

            1、未來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簡單的有機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氣體是H2。

            4、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物質(zhì)是H2。

            5、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學變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時,酸性最強,堿性最弱。

            PH=14時,堿性最強,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種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質(zhì)是金剛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氣的國家是中國。

            1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

            13、空氣里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

            14、空氣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16、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碳

            十、有關不同

            1、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鐵和鋼的性能不同:是因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氧氣和臭氧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水和雙氧水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分子構成不同。)

            4、元素種類不同:是因為質(zhì)子數(shù)不同。

            5、元素化合價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6、鈉原子和鈉離子的化學性質(zhì)不同:是因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

            十一、有毒的物質(zhì)

            1、有毒的固體:亞硝酸鈉(NaNO2),乙酸鉛等;

            2、有毒的液體:汞,硫酸銅溶液,甲醇,含Ba2+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氣體: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十二、實驗室制法

            1、實驗室氧氣: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實驗室制氫氣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實驗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十三、工業(yè)制法

            1、O2:分離液態(tài)空氣

            2、CO2: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氣和水煤氣

            4、生石灰: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燒堿:Ca(OH)2+Na2CO3===CaCO3↓+2Na OH

            十四、初中常見化學反應歸類

            (一)、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C+CO2高溫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5H2O=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Cl2點燃2NaCl

            (二)、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

            18、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yè)制法):CaCO3高溫CaO+CO2↑

            (三)、置換反應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H2SO4=ZnSO4+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Mg+2HCl=MgCl2+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加熱Cu+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C高溫H2+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四)、其他

            28、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CuSO4==Cu(OH)2↓+Na2SO4

            29、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30、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CuO加熱Cu+CO2

            3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Fe2O3高溫2Fe+3CO2

            33、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3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CaCO3+2HCl===CaCl2+H2O+CO2↑

            36、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十五、初中化學??嫉膸讉€反應

            (一)、物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zhì)與氧氣的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銅在空氣中受熱:2Cu+O2加熱2CuO

            4.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5.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6.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7.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8.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9.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11.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3O2點燃2CO2+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電2H2↑+O2↑

            14.加熱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加熱2CuO+H2O+CO2↑

            15.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2KCl+3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17.碳酸不穩(wěn)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8.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加熱Cu+H2O

            20.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21.焦炭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初中化學易錯點

            (1)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煙霧。

            (×)(白煙)

            (2)氧氣具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助燃性,用作助燃劑)

            (3)氧氣約占空氣質(zhì)量的21%。

            (×)(體積分數(shù))

            (4)稀有氣體性質(zhì)不活潑,不和任何物質(zhì)反應。

            (×)(比較難反應)

            (5)空氣污染物CO2是引起溫室效應加劇的主要原因。

            (×)(CO2沒有列入空氣污染物)

            (6)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現(xiàn)象是: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現(xiàn)象不能直接描述物質(zhì)的名稱!)

            (7)降低物質(zhì)的著火點,是滅火的方法之一。

            (×)(著火點是物質(zhì)固有的,不能降低)

            (8)除去CO2中少量的CO,可能燃燒法除去。

            (×)(不能!難以操作,難以分離)

            (9)室內(nèi)著火,要打開門窗通風。

            (×)(會提供大量的氧氣,燃燒更旺)

            (10)家用電器著火,噴水澆滅。

            (×)(不能,可能會觸電)

            (11)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 (要說明在化學變化中)

            (12)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粒子是同種元素。

            (×)(常見的微粒包括分子,原子,離子等,如:H2O與Ne的質(zhì)子數(shù)都是10,但不是同種元素, 元素的定義是質(zhì)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13)帶電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帶電的微粒有離子,電子,質(zhì)子)

            (14)水結成冰,則水分子停止運動。

            (×)(分子在不斷的做不規(guī)則運動)

            (15)FeO中含有鐵離子。

            (×) (+2價亞鐵離子)

            (16)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一定是單質(zhì)。

            (×)(可能是單質(zhì)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組成的是混合物)

            (17)過濾可以將硬水轉換成軟水

            (×)(過濾只能除去不溶性雜質(zhì),生活中用煮沸把水軟化)

            (18)反應前后質(zhì)量沒變的物質(zhì)一定是催化劑。

            (×)(還有可能就沒參與反應的物質(zhì))

            (19)制取CO2的藥品是CaCO3和HCl

            (×)(注意不能填化學式,因為混合物不能用化學式表示,應該是大理石和稀鹽酸)

            (20)金剛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

            (×)(因為C60是由C60分子構成的,即足球烯分子)

            (21)石墨轉變成金剛石是物理變化

            (×)(因為石墨變成了金剛石有新物質(zhì)生成)

            (22)扇子扇蠟燭一扇就滅,是因為降低了石蠟的著火點。

            (×)(把熱量帶走,溫度低于著火點)

            (23)氫氣與氧氣混合,遇到明火一定會發(fā)生爆炸。

            (×)(H2,CO,CH4等可燃性氣體和氧氣或空氣混合,遇到明火,達到爆炸極限,才會爆炸)

            (24)室內(nèi)煤氣泄漏,立即開燈查看,并開窗通風。

            (×)(不能開燈,有火花,應關閉開關,開窗)

            (25)純鐵比生鐵的硬度更大,熔點更高。

            (×)(生鐵是合金,合金的硬度比純金屬高)

            (26)原子核是由質(zhì)子和中子構成的,所以所有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質(zhì)子和中子

            (×)(普通氫原子無中子)

            (27)鹽酸與塊狀石灰石反應能制取CO2,則稀硫酸也能與塊狀石灰石反應制取CO2。

            (×)(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會覆蓋在大理石表面,阻礙反應的進行)

            (28)把質(zhì)量相同的鐵粉與鋅粒放入同體積同濃度的鹽酸中比較反應快慢。

            (×)(表面積不一樣)

            (29)用燃著的木條伸進某瓶氣體中,木條熄滅,該氣體一定是CO2 。

            (×)(可能是N2)

            (30)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如金屬氧化物與酸、非金屬氧化物與堿的反應均生成鹽和水但不屬于中和反應。)

            (31)鹽和堿中一定含有金屬元素。

            (×) (鹽和堿中的陽離子也可以是銨根,如NH4Cl、NH3·H2O)

            (32)無機鹽、蛋白質(zhì)、水都是能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素。

            (×)(能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素有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

            (33)使石蕊變紅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顯酸性,但不一定是酸)

            (34)CO2中CO 用點燃的方法除去

            (×)(應通過灼熱的氧化銅)

            (35)H2O2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成

            (×)(由過氧化氫分子構成)

            (36)人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鈣。

            (×) (人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Ca)

            (37)點燃可燃性氣體一定會引起爆炸。

            (×)(可燃氣體與氧氣或空氣混合遇明火可能會爆炸)

            (38)用托盤天平稱量氫氧化鈉固體時,可將其放在紙上稱量。

            (×)(氫氧化鈉是強堿,有很強吸濕性,需要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燒杯或表面皿中稱量)

            (39)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若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集滿。

            (×)(應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40)原子不顯電性,故原子內(nèi)一定不存在帶電的粒子。

            (×)(原子內(nèi)有帶正電的質(zhì)子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

            (41)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

            (√)

            (42)白色物質(zhì)造成的污染稱為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廢棄塑料引起的污染)

            (43)催化劑一定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 (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速率,有些是加快,有些是減慢)

            (44)油鍋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應該用鍋蓋蓋滅)

            (45)進入廢棄的沼氣池,先進行燈火試驗。

            (×)(沼氣是可燃性氣體,做燈火試驗可能會引起爆炸)

            (46)等質(zhì)量等質(zhì)量分數(shù)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混合,PH=7。

            (×)(鹽酸有剩余,溶液顯酸性)

            (47)生鐵中含碳量為2%~ 4.3%。

            (√)(生鐵和鋼都是鐵合金,鋼的含碳量為0.03%~2%)

            (48)量取液體時仰視讀數(shù)導致實際體積偏小。

            (×) (仰視實際體積偏大)

            (49)玻璃鋼、碳素陶瓷、石棉網(wǎng)、鋼筋混凝土均屬于復合材料。

            (√)

            (50)反應結束后,催化劑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一定不變。

            (×)(質(zhì)量一定不變,質(zhì)量分數(shù)可能改變)

            (51)用固體藥品配制溶液時,若量筒中的水沒有倒干凈,會導致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

            (×)(無影響)

            (52)維生素對人體有益,可大量攝入。

            (×)量適中即可,不能大量攝入

            (53)純堿屬于鹽,火堿屬于堿。

            (√)(純堿是碳酸鈉,火堿是氫氧化鈉)

            (54)鋼鐵、硬鋁和黃銅都是合金。

            (√)

            (55)氧氣、鐵粉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鐵粉是由原子構成)

            (56)棉花、羊毛、塑料都是天然材料。

            (×) (塑料是合成材料)

            (57)銨態(tài)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會反應生成氨氣,降低肥效)

            (58)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地殼中元素含量前五位:O Si Al Fe Ca)

            (59)鐵、硒、鈣都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鈣是人體必需常量元素)

            (60)鐵制品在沿海地區(qū)比在沙漠地區(qū)生銹快。

            (√)(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比較容易生銹)

            (6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是劇烈燃燒,生成氧化鎂。

            (×)(描述現(xiàn)象不能出現(xiàn)生成物的名稱)

            (62)銅粉在空氣中加熱質(zhì)量增加,不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遵守。增加了參與反應氧氣的質(zhì)量)

            (63)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則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就是氧化物。

            (×)(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且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KClO3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呢)

            (64)澄清透明的水可以直接作為飲用水。

            (×)(澄清透明的水中可能含有可溶的對人體有害的雜質(zhì)和微生物)

            (65)用水鑒別硝酸銨和氯化鈉固體。

            (√)(硝酸銨溶于水吸熱,溫度降低。氯化鈉溶于水溫度變化不明顯)

            (66)軟水一定是純凈物,硬水一定是混合物。

            (×) (軟水是含有較少或不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可能是混合物。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一定是混合物)

            (67)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越大,空氣質(zhì)量越好。

            (×)(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越大,空氣質(zhì)量越差)

            (68)原子可以構成分子,故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無法比較)

            (69)水果富含維生素,牛奶富含蛋白質(zhì)。

            (√)(蔬菜水果主要含維生素,牛奶雞蛋肉類主要含蛋白質(zhì)。

            (70)缺碘和碘過量均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

            初中化學的小竅門和方法有哪些

            1要重視基礎知識

            化學知識的結構和英語有某些類似之處。我們在學英語的過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單詞,要掌握單詞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標。

            打個比方:化學知識中的“句子”就是“化學式”:“字母”就是“元素符號”:“音標”就是“化合價”。這些就是我們學好化學必須熟練掌握的基礎知識,掌握了它們,就為以后學習元素化合物及酸堿鹽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2要講究方法記憶

            重復是記憶的基本方法

            對一些化學概念,如元素符號、化學式、某些定義等反復記憶,多次加深印象,是有效記憶最基本的方法。

            理解是記憶的前提

            所謂理解,就是對某一問題不但能回答“是什么”,而且能回答“為什么”。例如,知道某物質(zhì)的結構后,還應理解這種結構的意義。這就容易記清該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而記憶該物質(zhì)的制法與用途。所以,對任何問題都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

            諧音記憶法

            對有些知識,我們可以用諧音法來加以記憶。例如,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順序:氧、硅、鋁、鐵、鈣、鈉、鉀、鎂、氫可以編成這樣的諧音:一個姓楊(氧)的姑(硅)娘,買了一個(鋁)(鐵)合金的鍋蓋(鈣),拿(鈉)回家(鉀),又美(鎂)又輕(氫)。

            3分析生活案例鞏固化學知識

            學生復習化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握每一單元中的知識點,課堂上一定要緊跟老師,落實每一個知識點,并在老師的帶領下把知識點連成線,讓知識系統(tǒng)化;通過讀課本、隨堂練習理解化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規(guī)律、以及表示的方法。初中化學是起始學科,但要記得知識點很多,需要下一定功夫,才能做到把知識點記得"如數(shù)家珍"一樣。

            4上課堅決不能走神!

            統(tǒng)計結果顯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課走神造成的。“走神”的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學、觀察老師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課外書的、有與別人說閑話的、有想其他問題或其他事情的……如此等等。特別是打瞌睡,簡直可以說是“嚴重的聽課事故”,是退步的導火線,是學習進入“惡性循環(huán)”的開始。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沒法搶答,沒法知道老師下一步的講解內(nèi)容。只能成為被動的聽講者,無法成為課堂教學中主動的參與者。即使是聽不懂,也不要因為生氣而自暴自棄。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