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宋詞精選
宋詞精選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fā)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辛棄疾《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原文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辛棄疾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fā)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譯文
道路兩旁滿地都是枝橫葉斜的松竹,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霧遮住了。下雪后稀疏的梅樹上,不時看到兩三朵花。跟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溪邊路上相比,風景好得差不多。
天晚了,酒店里有酒盡管去賒來喝吧,不然晚上天氣寒冷,怎么能經受得住。醉酒后匆匆趕路回去,乘坐的馬隨車而行。我頭發(fā)已白,容顏蒼老,就在這里度過晚年吧。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即“江城子”。博山:《輿地紀勝》江南東路信州:“博山在永豐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廬山香爐峰,故改今名。”
一川:即“一片”或“滿地”。
桃源:即桃花源。
不爭多:即差不多。一作“不爭些”。
晚寒些:一作“晚寒咱”。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詠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先寫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松竹橫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優(yōu)美。再虛擬,言此風格較之于桃花源毫不遜色。下片謂流連徘徊中,不覺已日色向晚,故而旗亭賒酒,醉里歸晚。最后嘆老嗟衰,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為生涯作結,于閑適狂放中轉出一縷英雄末路之悲,可謂寓濃于淡。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
辛棄疾
一川松竹任橫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時見兩三花。比著桃源溪上路,風景好,不爭多。
旗亭有酒徑須賒,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歸騎自隨車。白發(fā)蒼顏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譯文
道路兩旁滿地都是枝橫葉斜的松竹,山中有一些人家被云霧遮住了。下雪后稀疏的梅樹上,不時看到兩三朵花。跟陶淵明所說的桃花源溪邊路上相比,風景好得差不多。
天晚了,酒店里有酒盡管去賒來喝吧,不然晚上天氣寒冷,怎么能經受得住。醉酒后匆匆趕路回去,乘坐的馬隨車而行。我頭發(fā)已白,容顏蒼老,就在這里度過晚年吧。
《江神子·博山道中書王氏壁》的注釋
江神子:詞牌名,即“江城子”。博山:《輿地紀勝》江南東路信州:“博山在永豐西二十里,古名通元峰,以形似廬山香爐峰,故改今名。”
一川:即“一片”或“滿地”。
桃源:即桃花源。
不爭多:即差不多。一作“不爭些”。
晚寒些:一作“晚寒咱”。
簡短詩意賞析
此詞詠博山道中漫游的情景。上片先寫冬春之交的博山道上,松竹橫斜,雪后疏梅,白云人家,景色自然優(yōu)美。再虛擬,言此風格較之于桃花源毫不遜色。下片謂流連徘徊中,不覺已日色向晚,故而旗亭賒酒,醉里歸晚。最后嘆老嗟衰,以不甘心只以悠游山水為生涯作結,于閑適狂放中轉出一縷英雄末路之悲,可謂寓濃于淡。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人。南宋官員、將領、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關漢卿《一枝花·杭州景》”的原文翻譯
2、“黃庭堅《醉蓬萊·對朝云叆叇》”的原文翻譯
3、“納蘭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的原文翻譯
4、“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的原文翻譯
5、“陸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的原文翻譯
上一篇:辛棄疾《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筑》原文及翻譯注釋_詩意解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