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是什么意思_出處及原文翻譯 詩詞名句
詩詞名句 由優(yōu)爾供稿
古詩詞通過優(yōu)美的文字與韻律,可以讓我們與先賢對話、與歷史溝通,下面9252兒童網(wǎng)為大家整理了“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的譯文,想了解“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是什么意思、出處及原文翻譯,可閱讀本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是什么意思?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的意思是:樓上秋風的蕭瑟之聲漸漸緊起來了;月下正在調(diào)韻,以便演奏《涼州曲》。前句寫演奏前的景象,后句寫演奏前的準備動作。構(gòu)思與描述均較細膩。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的出處
該句出自《秋夜聽高調(diào)涼州》,全詩如下:
《秋夜聽高調(diào)涼州》
白居易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
促張弦柱吹高管,一曲涼州入泬寥。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于鄭州新鄭(今屬河南),祖籍太原(今屬山西), 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產(chǎn)的詩人之一, 其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現(xiàn)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等經(jīng)典作品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流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白居易在文學上從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強調(diào)了詩歌的“美刺”作用。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意思及出處
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的意思及出處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及出處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及出處
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思及出處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的意思是:樓上秋風的蕭瑟之聲漸漸緊起來了;月下正在調(diào)韻,以便演奏《涼州曲》。前句寫演奏前的景象,后句寫演奏前的準備動作。構(gòu)思與描述均較細膩。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的出處
該句出自《秋夜聽高調(diào)涼州》,全詩如下:
《秋夜聽高調(diào)涼州》
白居易
樓上金風聲漸緊,月中銀字韻初調(diào)。
促張弦柱吹高管,一曲涼州入泬寥。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生于鄭州新鄭(今屬河南),祖籍太原(今屬山西), 唐代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
白居易是唐代最高產(chǎn)的詩人之一, 其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現(xiàn)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長恨歌》等經(jīng)典作品得到了廣泛傳播和流傳,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同時,白居易在文學上從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中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強調(diào)了詩歌的“美刺”作用。
更多詩句的意思及出處:
1、“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的意思及出處
2、“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的意思及出處
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意思及出處
4、“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意思及出處
5、“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思及出處
上一篇:“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恨秋千索”是什么意思_出處及原文翻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