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裝飾栓馬柱,景觀搭配美極了 傳統(tǒng)文化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
拴馬樁,顧名思義,是為古代鄉(xiāng)紳大戶等殷實富裕之家拴系馬匹的雕刻實用條石,它的實用特征不僅體現(xiàn)在古代的日常生活中,也在古代藝術(shù)品中出現(xiàn)過。
在不到一尺見方的石樁上,不僅塑造出了各種復(fù)雜的形象,而且表現(xiàn)出了別致的情趣、故事、傳說和信仰。這些石雕,與其說是拴馬用的,毋寧說是我們的先人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的生活的基石。透過它,我們仿佛可以窺見一個大文化的背景,窺見到了我們的根。
傳統(tǒng)的拴馬樁一般高為2-3米,寬厚相當(dāng)約20-30厘米不等。通常立于大門兩側(cè),殷實的農(nóng)戶人家會在拴馬樁上雕刻精美的圖像,取其中的吉祥寓意鎮(zhèn)宅辟邪,被稱為莊戶人的華表。除了精美的觀賞價值拴馬樁還有一個實際作用,就是鎮(zhèn)宅辟邪。
拴馬樁立于大門兩側(cè),而大門是確保生氣的樞紐,“和氣則致祥,乘氣則致戾”,例如南向之門,為離位,屬小吉。順時針右側(cè)西南方為坤位,對應(yīng)陰,五行屬水,為“六煞次兇”,兇星相克。按方位符鎮(zhèn)法,立“泰山石敢當(dāng)”于兇位,即可避兇邪。“
精雕細(xì)刻的拴馬樁是歷史長河積淀的民俗瑰寶,見證了中華民族融合的進程,又被歷史賦予了新的使命。新中式園林里,拴馬樁是點睛之筆,帶著歷史的塵煙散發(fā)著滄桑凝重!
拴馬樁的原料一般選用灰色或黑色青石條,也有用細(xì)沙石制作。傳統(tǒng)的拴馬樁一般高為2-3米,寬厚相當(dāng)約20-30厘米不等?,F(xiàn)在的拴馬樁比較傳統(tǒng)式樣高度略低,寬度也隨使用途徑和放置的位置不一樣進行調(diào)整,一般來說,用于戶外的一般保持傳統(tǒng)式樣,用于室內(nèi)的會略細(xì)一點。
石材栓馬樁沒有現(xiàn)成的模版,每一樁都是石材師傅的親手雕琢,每一個栓馬樁都是獨一無二。
這是地地道道的體力活和技術(shù)活,在我們看到的精美拴馬樁的背后是手工師傅們的辛勤汗水。
一尊尊,一具具,無不侵透著雕刻者的辛勞,無不蘊含著傳承的味道!
![栓馬柱裝飾 栓馬柱裝飾](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a5f9bc0a4c96a2898f04602985f4571c.jpg)
拴馬樁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一個小小的標(biāo)志。早期農(nóng)耕文化里是沒有拴馬樁的使用的,最早的有記載的拴馬樁是蒙古呼倫湖畔一根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石柱,據(jù)說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拴馬樁。隨著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元之后明清兩代北方游牧民族的大量融合,馬開始成為馱運物品、作戰(zhàn)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加之蒙古族、滿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騎馬狩獵的習(xí)俗,所以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馬樁產(chǎn)生的直接原因。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3bb5c17a4f81df4648eb581f4a43ee7c.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6b558707016e5ab8d789470abd1f8c23.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159cd3123410f30a001042e9d4186568.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f04fc3071da1ac861db428e7dcd4b35d.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0ee382dae83f7c615ecbf92e1b9672c9.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87c3ad432a9309b5857fdf11e86b240b.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1ded57b7e5944fdac8e40aaea43bac80.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51a78f90d41d324357c4663944578530.jpg)
![栓馬柱 栓馬柱](http://inspiredelm.com/d/file/kepu/wenhua/2021/12173a0125f4782283badc392344a3b0.jpg)
看過了拴馬樁的前世今生,感受了雕刻者的艱辛不易。我們仿佛看見金戈鐵馬也看見煙火農(nóng)耕!中華民族一路走來,歷經(jīng)了多少改換朝代經(jīng)歷了多少風(fēng)雨飄搖,卻依然屹立不倒,因為有融合有接納有寬博有妥協(xié)。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讓民族、國家、傳統(tǒng)、文化一 一傳承。拴馬樁只是其中一個小小的見證,一個游牧文化和農(nóng)耕文化融合妥協(xié)的標(biāo)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