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元素--瓦當 古建筑材料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有一種美,只有中國人懂。走進北京的老城區(qū),到處可見古建筑的影子,殘舊的門樓,墻角的瓦當,街邊的柱礎石、門枕石等。抓一把泥土,便可嗅到歷史的味道;撿一片瓦當,便可看到元、明、清的影子。
瓦當,俗稱瓦頭。我國古代建筑中用于頂檐上的一種小小的建筑裝飾構件,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也叫滴水檐)前端或位于其前端的圖案部分。
圖為明清較為常見的龍紋瓦當,多是古代王室的標志
其作用是保護屋檐的椽頭不受風雨的侵蝕,主要作用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既便于屋頂漏水,起著保護檐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觀,其樣式主要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
圖為秦代多采用的植物圖案,反映了早期秦人由狩獵生活向農(nóng)業(yè)生活的轉(zhuǎn)變
瓦當藝術是古代建筑設計與生產(chǎn)工藝相結合的裝飾藝術,根據(jù)考古資料發(fā)現(xiàn),瓦當始制于西周中晚期,起初為素面,后來逐漸出現(xiàn)花紋、動物圖樣。
圖為“松鼠吃葡萄”圖案的瓦當,寓意捷報豐收
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著不同的特點。秦瓦當紋飾取材廣泛,山峰之氣、禽鳥鹿獾、魚龜草蟲皆有,圖案寫實,簡明生動。這時的瓦當紋飾以動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鴻雁、魚及變化的云紋。
先秦 雙獾紋瓦當
周代人發(fā)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陜西扶風)上的建筑已經(jīng)有瓦當使用。戰(zhàn)國時期,城市建筑業(yè)的日益發(fā)達,隨之引起了磚瓦制陶工藝的發(fā)展。
燕 饕餮紋瓦當
最初的瓦當是半圓形的,稱半規(guī)瓦,秦代的瓦當由半圓發(fā)展為全圓形。而漢代,則流行用圓瓦當。漢代瓦當?shù)闹谱鬏^戰(zhàn)國時期更為興盛。著名的宮室建筑,大多有燒制磚瓦的陶窯,進行專門設計和生產(chǎn)。
西漢 上林苑用瓦當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當工藝發(fā)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瓦當做工精細,新出現(xiàn)了裝飾有篆體文字的瓦當,這些文字瓦當多為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和諧勻稱,布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zhì)樸渾厚的藝術風格。文辭多為一些祈福的吉語,其藝術觀賞性可與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西漢 皇室建筑用壽字瓦當
漢代瓦當在工藝上則達到頂峰,紋飾題材有四神、翼虎、鳥獸、昆蟲、植物、云紋、文字及云與字、云與動物等。
西漢 祠墓冢舍用瓦當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瓦當當面開始變得較小,紋飾以卷云紋為主,文字瓦當銳減。而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則開始多用獸面紋瓦當,明清蟠龍紋瓦當較為常見。
瓦當?shù)膱D案設計優(yōu)美,字體行云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致的藝術品。
先秦 奔鹿紋瓦當
先秦 奔鹿紋瓦當
先秦 食燕紋瓦當
先秦 臥鹿紋瓦當
先秦 玄鹿紋瓦當
先秦 豹紋瓦當
先秦 葵紋瓦當
先秦 云紋四葉紋瓦當
西漢 三鶴紋瓦當
西漢 “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瓦當
西漢 “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瓦當
西漢上林苑用瓦當
西漢上林苑用瓦當
西漢 皇室建筑用萬歲瓦當
西漢 皇室建筑用延年瓦當
西漢 延年飛鴻瓦當
西漢 延年半瓦當
西漢 長樂未央(三星高照)瓦當
西漢 長樂未央(字極飄逸)瓦當
西漢長樂未央瓦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