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019_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素材大全 觀后感
觀后感 由小雪供稿
2019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相信大家也都開始準備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一篇好的開學第一課觀后感不僅能表達自己的愛國之情,也能在鮮紅的國旗下,表達對美好未來的憧憬期盼。下面是9252兒童網(wǎng)小編分享新學期開學第一課觀后感素材大全,請參考。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1
提起我幼時的故事,母親總說她忘不了我每每看見五星紅旗時的那份激動和開心。
小時候住在部隊大院,每當院中的紅旗飛揚,我就會開心地掙脫母親的懷抱,一路蹣跚地跑過去抱著旗桿,仰望這旗幟在風中變化著的身形,仿佛目之所及,就是心之所向。母親每次都會笑瞇瞇地告訴我:“這是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慢慢地我從會說“旗”,到會說“國旗” 、“五星紅旗”了。
時光在五星紅旗的搖曳中隨風飄逝,我也該離開部隊大院去上學了。
一進教室,我便被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紅旗吸引,它與大院里那面永遠鮮艷的旗幟一模一樣,我一下子就愛上了上學。以后每天,我都在這面國旗下汲取知識的豐富營養(yǎng)。
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大院里的叔叔們升旗時會那么莊重、認真地敬禮。
讀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肖曉的故事經(jīng)常在我腦中一幕一幕地浮現(xiàn),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書中關于他升旗時一段描寫,“旗升得越來越高了。肖曉的腦袋仰得跟后背幾乎成一個直角了。這時候他感覺太陽的光芒‘轟’的一聲跳進了他眼睛里,陽光熱辣辣地穿透了他的身體,他的血液和筋骨都在熱烈地燃燒,他的整個身體燒成了一把透明的火炬,是少先隊旗上火炬的模樣。他在心里快樂的叫著:太棒啦!”。
母親說她發(fā)現(xiàn)我和肖曉有不少共同點,比如都出生于軍人家庭,都崇拜英雄,都正直、善良,還都生活在南京……忽然之間,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讓我清楚地告訴自己:我也要做升旗手!
于是,像肖曉一樣優(yōu)秀成了我每天的目標,上課不再被窗外的風吹鳥叫所吸引,寫作業(yè)時不再粗心大意,對老師和同學還是一如既往地真誠熱情,老師布置的任務我總是搶著完成,同學有困難,我從來不會袖手旁觀。學習偶有松懈,抬頭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便又鼓足了干勁。
終于在一個清晨,我雙手虔誠地捧著五星紅旗激動地站上了國旗臺,成為一名光榮的升旗手。那天,我和肖曉一樣,“在心里跟著國歌的樂曲默數(shù)節(jié)拍,雙手一下又一下地扯動旗繩”,目光一直追隨緩緩上升的國旗,我的腦袋一定也跟后背快成一個直角了,璀璨的陽光照耀著我,我也感覺自己的血液和筋骨都在熱烈地燃燒,我也在心里快樂地叫著“太棒啦!” 。
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我仿佛回到了大院的旗桿下,紅旗依舊鮮艷,而我已成長。
當升旗手是在小學四年級,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快高三了,這么多年過去,升旗那天燦爛的陽光還在燃燒我的血液和筋骨,而肖曉這個童年時代的偶像,我也一直沒有忘懷。每一次仰望國旗,我依然熱血沸騰。每當此時,我都不忘告誡自己一定要變得更優(yōu)秀。作為班長,做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伙伴,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每一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yōu)秀學生干部”,對我來說,只是一種鞭策,讓我保持前進的勢頭,不敢懈怠。
其實進入青春期后,我也曾有過迷茫彷徨,也曾被周遭誘惑困擾。面對我的叛逆,父母和老師都是包容而不縱容,認為這是成長的正常表現(xiàn),毛毛蟲不經(jīng)過破繭而出,就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他們相信我會不忘初心。
是的,我還是那個仰望國旗時熱血沸騰的少年,國旗一直在我心中,始終給我力量,助我成長。再有一年,我將邁入大學校園,踏上人生全新的旅途,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都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英雄之路。
——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二(11)班 董逸豪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我在一座江南小城里長大,在一個小村莊里,傍河而居。
我對國旗的最初印象,就是在這河旁。船只來來往往,有些總飄揚著國旗,一抹耀眼的紅。向東,是往海的方向,外婆曾指著河的遠方說。船只經(jīng)過的地方總有水波泛起,像是趕著趟兒,一層一層,涌進我的腳底,泛起一陣清爽的涼意。望著遠方,內(nèi)心總有些向往。
長大些,我又在學校里與這面旗相遇。清晨清淺的陽光總依偎在它身旁。那時,課間鈴聲一響,我們都沖出教室,齊刷刷站在操場上,身子站直了,注視著它緩緩升起,唱出嘹亮的國歌。那一抹紅色在無數(shù)個日夜閃耀,我們在無數(shù)個日夜里同它一起成長。像沸騰著的詩,又是鮮活的史。往后,每當我回想起年少的一群孩子,在那樣一片土地上唱著國歌,一雙雙眼睛凝視著舞動著的紅旗時,便情不自禁地將它與年少的夢想與抱負聯(lián)系起來。正像汪曾祺先生所回憶的,他的童年曾無數(shù)次高歌“愿少年,乘風破浪,他日勿忘化雨功!”這何嘗不是一種英雄的誓言呢?
我知道國旗不僅僅在我生活的地方,也不僅僅佇立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們甚至佇立在茫茫冰雪之中,在長城站,中山站,在昆侖站,泰山站的身旁。它們甚至也在茫茫宇宙中遨游,將那些日月神話帶去太空……它飛速地長大,夜晚的衛(wèi)星圖,燈光最璀璨的地方,是它的家。而我在那片璀璨燈光里,徜徉著,驕傲著。
如今我已十六七歲。外婆家的村莊早已拆遷,造了高架橋,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霓虹燈在夜晚閃耀著它勃發(fā)的生命。而我在另一頭,在更廣闊的江岸上,任由江水輕撫腳底,看著對面高樓林立,遐想著自己的遠方。
總有人說,江南長大的孩子過于柔軟和感性,我想不是的。這應是一種壯麗的詩性吧。我們或許懷念著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但我們也同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一部分。在這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必定是要向前走的,帶著蓬勃的詩性,堅挺地,面對國旗和未來,我們都是追夢人。
詩意的熏陶使我們更加富有情感地愛著這抹殷紅色,愛著這片廣闊的土地。明天,未來,一條通往遠方的路,就在腳下。
一面面紅旗,飄揚在浩蕩的江面上,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去了遠方。
我們都在成長,這一條路,這個城市,這個國家。
繼續(xù)向前走吧,帶著心中的那份詩意,砥礪前行。
愿少年,乘風破浪。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一(4)班 余馨遠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一面國旗垂在院子里。
那血紅色的綢緞面料滲透著蓬勃生長的青春氣息。麻雀駐足,喳喳隨意鳴唱;陽光傾灑,閃耀溫厚光芒;微風飄蕩,鮮紅隨勢飛揚……
仍記得過往云煙。小時候,我最喜歡跟在爺爺后頭,看他捯飭花花草草。春天的映山紅、夏天的朱華、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臘梅,灰蒙蒙的天空都因它們的出現(xiàn)而變得明澈開闊。行云流水般酣暢淋漓的種植技術令我嘆為觀止,每每有風浮動,都有國旗那抹紅在眼前閃爍,和著爺爺彎腰忙個不歇的背影,熠熠生輝。
南方的雨,總是淅淅瀝瀝落個不停。光與影的界限被無限模糊,水乳交融,像畫家的調(diào)色板。國旗在雨珠的點綴下尤顯清澈透亮,雨簾也滋潤著院子里的各種小花,趁爺爺忙碌,我悄悄走近國旗,小手一揮,扯著鮮紅色的綢緞左右飛揚,甩得滿空晶瑩。
爺爺不知不覺走到我身邊,撫下我亂動的手,俯下身,語重心長地說:“國旗就是我們的國,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熱愛的。”我望著他堅毅的側(cè)臉,被蟬翼般細膩和透明的雨絲包圍著,那樣的深邃平靜如浩瀚星海。
云影微破,推著時光向前走,小院里一年四季芳香四溢,陽光照進來,月光灑進來,星星走進來,風有時還也跑進來,雨有時也會兩三點跳進來,更有時,那迷路的蝴蝶也會因了惹眼的國旗飄起來,逗留片刻。
所有鮮活的色彩都歷歷在目,可國旗的鮮紅卻因風雨的侵蝕不再如新,它真正融入了肥沃的土壤,否則這一年比一年更加蓬勃的院中生機何來?我逐漸高挑的視野與漸趨成熟的心智何來?
我聽見歲月的腳步正在小院中回蕩。一看到旗幟飛揚,便想起爺爺?shù)恼佌伣陶d以及他的言傳身教:熱愛、尊重一切引領你精神茁壯的事物。
其實,爺爺尊重時令所種下的蔬菜何嘗不是睿智之舉?好比畢淑敏筆下的賣瓜老人,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樂的時候歡笑,悲痛的時候盡情揮淚。與其費盡心思地找尋捷徑避開榜樣力量,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于自己的向陽路上飛揚。
往事慢慢遙遠,未來也會一步步逼近。此刻你會相信,頭頂滿樹韶光,傾聽不同時間不同花朵盛開聲音、心靈被濕潤的美好,我們會在某個節(jié)點悄無聲息地長大,成長為夢想中的模樣。
一面國旗飛揚在院子里,搖曳著云翳難掩的希望。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二(11)班 朱燕林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4
起風了。
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透著光暈,籠罩著一切,行道樹慵懶地舒展在晨光的沐浴里。
四野寂靜的操場,微光下略顯陳舊的紅色跑道不再顯得那么咄咄逼人,少年們的白手套莊嚴拽起吱吱作響的鋼絲,沉寂已久的國旗緩緩飛揚起來。
風來的恰到好處,五星紅旗恣意飄揚在旗桿頂端,迎來了東方魚肚白第一抹朝陽的溫暖色澤。懾著每一個人的心神。
臺下是正在迎風成長的眾多學子。
這不過是我國眾多學府中每個周一最普通尋常的一幕,但也是最神圣莊潔的一幕。
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之少年都是在國旗下長大的。
但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下,很多人把在國旗下的快樂成長當作“心安理得”。
所謂的心安理得,是指你不需要去解釋你國家存在的正當性,不需要時刻去提防國土安全,更不需要去擔心因為國破家亡而流落他鄉(xiāng)的一種安全感。這份安全感是一個國家給國民最根本的安全感,是拋開個人因素不談,只因享有國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受恐懼。
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這難道不是再普通不過的事?而我則要指出,親愛的,你這種狀態(tài),這種想法,就已經(jīng)是“心安理得”最好的表現(xiàn)了。
猶不解么?將視角轉(zhuǎn)移到許吉如口中的多災多難的以色列這個民族,安檢時長達半個小時如同刨問家底的盤問,飛機著陸時所有人默契的鼓掌祝賀。一個把沒有安全感納入國民心底的民族,哪怕它在農(nóng)業(yè)、金融、科技各個領域有多么強盛,但我們依舊為它感到可悲,他們的國民信仰搖搖欲墜到失去了一種心安理得。
我想,漂泊他國者,一定有此體悟。你不必要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國,不必寄托在一紙冰冷的移民法案。你可以輕飄飄的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當你累了,立刻就能轉(zhuǎn)身,“可是家里那么好,我隨時回得來。”
而這一切,早在我們在初懂人事,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時就已經(jīng)被我們強大又溫柔的國家托舉起來。國旗下見證的不只是我們屹立的身影,成長的足跡,還是被賜予的背井離鄉(xiāng)時,只需要踏踏實實做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就能永久被保留的一絲話語權(quán),棲居的港灣。
因為國旗下我們的身后,是一個穩(wěn)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曾經(jīng)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實道理反過來是一樣的。“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愿我們能如愿對話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的期盼。告訴他:“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更強。中國強,就是因為——少年強! ”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逆著洋流,乘風破浪——
起風了。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二(12)班 劉 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那一年,函夏七歲,正值著溪頭剝蓮的年紀。然而她卻無法將自己的“無賴”發(fā)揮施展,因為函夏是“沒有父親”的孩子。
函夏清貧的家里,只有三個人:她,弟弟,和母親。為此,小小的她不得不壓制住心底那每一份歡喜,婉拒伙伴出游的邀約,學著去洗衣做飯;謝絕朋友嬉戲的懇請,試著去劈柴挑水。照顧年幼的弟弟,算計可憐的賬目。函夏無時無刻不在幫襯著母親,頂住家中那半邊天。
可即便生活是如此的艱難,母親依然沒有讓函夏回家的打算。她一再的告誡函夏,要好好學習。母親期望函夏,能成為和父親一樣優(yōu)秀的人。
父親,是什么樣的人?函夏努力搜索自己的記憶,卻僅找到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和一面褶皺的小國旗——那是父親送過的唯一一個生日禮物。多久未曾見到父親了?一年、兩年、或是更久?她記不清了。在函夏的認知里,自己似乎從未體驗過老師所說的父愛。每每下學,她都可以望見同窗的父親前來接送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關心情切,獨有函夏一人,孑然一身。不管怎樣,父親一定是一個卑鄙小人,函夏這樣想著,不然他怎能狠下心,對我們?nèi)瞬还懿活?!因此,每每母親談及父親,函夏都會嗤之以鼻,背身離去。她恨父親,讓她早早挑起重擔,過著殘缺的童年;她怨母親,不識人之好歹,竟將魚目混明珠!
那一天,陰沉沉的,學校的升旗儀式卻還是照常舉行。五星紅旗在狂風中獵獵作響,緩緩上升至半空,停住了。函夏的老師面帶哀容走上主席臺,像大家訴說下一個不幸的消息:就在一個星期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級地震,數(shù)萬人因此傷亡,流離失所。大家聽聞,皆是默默地垂下頭,默哀受難的同胞,更有函夏,落下了數(shù)行傷心淚。老師接著說,在地震救援中,不少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爭取他人的生命而犧牲,為了致敬這些烈士,學校將會在明日授予一年級同學紅領巾,以悼國殤,以彰國志!函夏在淚水中悄悄捏緊了小小的拳頭,老師的話讓她產(chǎn)生了莫名的勇氣,她堅定地許下了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誓言:以后也能成為一名解放軍,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一天就在這般壓抑的氛圍中過去了,函夏回到家,尚未跨進門檻,便發(fā)現(xiàn)家中多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客人。他們身著墨綠色軍裝,沉默著遞給了母親一個黑色的紙袋。是解放軍叔叔!函夏激動地加快了腳步,卻不經(jīng)意望見母親掛滿淚痕的面龐。嗚咽聲入耳,伴隨來人喃喃的敘述,函夏第一次聽到自己父親的故事。
原來,父親是一名解放軍。
原來,父親常年駐扎四川,有家不得歸。
原來,父親在地震救援中,為救一名七歲的小女孩奉獻了生命。
原來,在父親的貼身遺物中,整理出了一張四口之家的合照和一枚國旗貼紙。
原來,父親是一個如此優(yōu)秀的人。
函夏一夜未睡,手中緊緊地,拼盡了全力,攥著那面稍顯舊意的小國旗。
第二天的清早,函夏在學校參加了入隊儀式。當赤色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幫助下帶上脖頸,她感覺自己長大了,不再埋怨,不再悵恨,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那是父親對她的惦念,母親對她的期許,以及祖國,對她最為深沉的愛與教育。
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沾染著烈士拋灑的熱血。
函夏,也終將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二(12)班 林佳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還記得,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上空冉冉升起。那是風華正茂的新時代,那是舉國上下無數(shù)中華兒女同歡慶的時刻。
回首往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于是梁啟超站了起來,他振臂高呼“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然后孫文先生走了出來,他告誡我們“危難無所顧,威力無所畏。”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為爭取獨立和尊嚴而發(fā)出的吶喊!歷經(jīng)漫漫百年抗爭,古老的華夏大地終于迎來了新生。我們走在這片歷久彌新的土地上,走過附庸風雅的江南,看南湖畫舫上那柔軟卻不失風骨的文人精神。我們走過黃沙漫天的戈壁,眼前是“兩彈元勛”們在列強的軍事封鎖下,用算盤打出來的原子彈與氫彈。他們在島鏈封鎖之下書寫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樂觀主義精神。我們走過幅員遼闊的東北平原,耳畔聽見的是“最可愛的人”在國界線上留下的誓言:“當我們跨過鴨綠江,看見對岸的戰(zhàn)火時,我的背后就是祖國。”他們用錚錚鐵骨鑄就了北緯38度。
我們走過這片土地,走在中華大地上,早不是滿目瘡痍的大地,再不是風雨飄搖的家國。如今腳下的這片土地,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是一個嶄新的家園。
七十年轉(zhuǎn)瞬而逝?;厥淄ィ覀冏咴邗r艷的五星紅旗下,已有七十年的光景。七十年風雨同舟,七十年披荊斬棘,七十年砥礪奮進。歷史的天空,回蕩著一個古老民族的血性和頑強!這是中國人民的自強不息,更是中華民族的奮起拼搏。
今天我們在問:何為家國?一百年前亦有人在問。
在紹興被殺害的同盟會員秋瑾的回答是:家國是天下孩子的寧靜溫和的世界。
黃花崗的烈士林覺民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
家國給予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工廠、銀行、鐵路,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
家國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起來的民族,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
在今天,家國就是讓我們走在鮮艷的紅旗下,同這個國家一同成長;家國就是讓我們傳承著中華民族千年的文化,使中華之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
我們走在國旗下,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我們和這塊土地的羈絆;我們成長在國旗下,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模糊的語詞,它需要地是吾國與吾民的共同努力。同祖國一同發(fā)展就是一種生于斯長于斯的情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流淌在血脈中的情義。
七十載紅旗飄揚,九萬里風鵬正舉。我們在國旗下生長,與這片土地同呼吸,與我們的祖國同命運。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一(3)班 丁揚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7
又一次站在操場上,站在國旗下。
這是每周一例行的晨會。周一的早上總是要和班級的隊伍一起,站在操場上??粗L拂過整個操場,把國旗班同學手中的五星紅旗吹的舒展開來,露出鮮艷的紅色。
飄揚的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升上了桿頂,在風中飄揚。
第一次見到國旗,是在充滿著童真和稚嫩的幼兒園中。跟著老師在不大的操場上一起學國歌,懵懵懂懂地聽著老師“要對著國旗行注目禮”的教導。在稚嫩的童聲之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何為國旗,何為國歌。
揮手告別充滿歡聲笑語的幼兒園,背上小書包,踏進小學。還記得在那個下午,接過老師手中的紅領巾,磕磕絆絆地系成并不好看的樣子。在國旗之下,在少先隊的隊歌聲之中,一臉嚴肅的宣誓。我又多了一個身份——中國少年先鋒隊的隊員。也是在那個下午,我們站在國旗之下,行著隊禮,明白了自己身上多了一點責任。
每周一都有國旗下講話。那仿佛就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周一都推開一扇新的大門,通向一個新的地方。老師用知識牽引著我們,帶著我們就那么一步一步走向這個對于我們來說過于廣大,過于陌生的世界。六年,整整六年。每一個周一,我都站在國旗之下學到點什么。每個周一,都對這個多彩的世界多一份認識,多一點成長。
六年的時光就這么匆匆過去。揮別了小學,我?guī)е€未消散的稚嫩走進初中的校園。還是一如既往,每周一都列隊到操場上。沒有了“國旗下講話”,倒是有了“晨會微課程”。我也從臺下,站到了臺上。常常是作為微課程的主持人,也會偶爾因為特長,變成分享經(jīng)驗的人。在這個小小的臺子上,在國旗下,我一點一點的鍛煉自己,一點一點的成長。
在初一的那個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最后一次對著國旗行了隊禮,然后就解下了胸前的紅領巾。真的長大了。少先隊員這個稱號已經(jīng)不再屬于我。但是在那一天,我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團員。胸前別著嶄新的團徽,對著國旗我和新團員一起莊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還記得那天的天是專屬于夏天的湛藍色,在那個“六一”,我站在國旗下,又成長了一點。
在經(jīng)歷了中考的考驗之后,帶著收獲滿滿的經(jīng)驗以及對高中生活滿心的向往,我踏進了高中的校門。而在高中的晨會上,在恰逢馬克思主義誕辰100周年,我們高中生在老師帶領下透徹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并學習了與中國國情相結(jié)合的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高中部的青年學生,響應“五四精神,傳承有我”的號召,回顧百年歷史,擔起青年學生的責任。在國旗下,在那面在我的記憶中飄揚了16年的國旗之下,終于破開了名為“懵懂”的殼,面對這個世界,明白了何為責任,何為長大。
話筒傳來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當下。這是第幾個晨會了?這是我第幾次站在國旗之下了?記不清。但是我知道,在每一個晨會的時候,每一次站在國旗之下的時候,我都會有成長。我真的,是在國旗下長大的啊。
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晨會,也不會知道還有多少次我可以站在國旗之下。但是在我的記憶里,總會有一面鮮艷的國旗在飄揚。會有那么一天,當我離開高中的校園的時候,我不會再一次站在國旗之下。但是記憶中那面從不褪色的國旗,卻還是會一直在那里,見證著我的成長。
長大了。我是在國旗下長大的。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一(3)班 相瑞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中國,這個溫暖的名字,牽起了多少游子的心啊,他們魂牽夢繞,一心向著祖國。在任何時候,一面赤色的五星紅旗總會散發(fā)著她獨有的魅力,帶領著一代又一代人奮力向前,這才造就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70周年的新中國。中國用她寬廣的胸懷,創(chuàng)造了獨有的,中國味的幸福。錦繡河山中國好,身為國人怎能不驕傲?
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怎會不贊嘆您的繁盛富強?我,作為一名的學生,回顧歷史,看到你建國初期,開始煥發(fā)您外交的初試光輝,一個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捍衛(wèi)了和平又維護了主權(quán),在步入國際舞臺的路上,蝸行摸索,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地位參加的日內(nèi)瓦會議,1971年,舉國歡慶您在聯(lián)合國恢復合法席位……這些無不讓我感動,您在世界上冉起了一面五星紅旗,讓全國開始認識您的面貌,讓那些蔑視您的人開始正視您,不敢小覷這興起的大國實力,更不敢戲謔說這是昔日的“東亞病夫”;隨著這五星紅旗越升越高,世界開始仰慕您,美、日等國紛紛來與您建立交往關系;隨著您改革開放,五星紅旗的光芒日益耀眼,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quán)國家身份,正式加入亞太經(jīng)合組織;2015年“一帶一路"經(jīng)濟區(qū)開放更是讓中國的五星紅旗普照大地,經(jīng)濟方面一片繁盛,國力日益昌盛!且看現(xiàn)在,咱2019年的錦繡河山,“家家追樂事,爭要做、豐年七夕”,更是朝著幸福發(fā)展。你教我,如何不自豪,如何不驕傲?
春風綠家鄉(xiāng),使我必得開心顏。
怎會不欣喜于您對咱家鄉(xiāng)的沐?。楷F(xiàn)在是旅游發(fā)達,顯人文之邦風采的壯觀景點,誰知幾年前是偏僻的棲霞老街?,F(xiàn)在再次途徑那里的時候,墻面被刷新,高聳的棲霞寺廟正屹立著散發(fā)魅力,招攬更多的游客。那是我以前的家鄉(xiāng),懷有我童年的地方,如今是如此的發(fā)展的模樣,心中對您更是感激不盡,謝謝您把您赤色的五星光輝灑向那些光線稍暗的地方!我心存感激,心里懷揣著那份來自家鄉(xiāng)的最初的夢想和感動,許下明日有用時必定回報您的愿望。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幸福得生活著。
怎會不感動于您對我們無限的愛,讓我們幸福得在您懷里?您用智慧的頭腦,嘔心瀝血,培育出有您血液的精英們,發(fā)明了造福于我們的科技。掃碼支付,把便捷推向世界,讓我們不帶錢包即可出戶;5G使速度登向了高峰,讓我們盡享著“坐地日行八萬里”的通達。這是中國!這是我們的科技時代!這讓我們走向更加遙遠的遠方,幸福得生活著。 當然,您對我們的付出又何止這么多呢?
70周年了,恭喜你,我親愛的您,新中國!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在成長,我到哪里都不會忘記那赤色的五星紅旗,因為我是中國人!錦繡河山中國好,身為國人我必須自豪!2019年此刻的我心中更多的是感恩,感謝現(xiàn)在,感恩過去,更感謝您,新中國!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二(1)班 胡民生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我曾窩在母親的懷里,站在天安門廣場的紅旗下,凝望著五星紅旗的升起;我曾在灑滿陽光布滿歡笑的操場,注視著五星紅旗的飄揚。
時光匆匆流逝,光陰荏苒,祖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改變了的是國家的氣象,是祖國振興的目標;不變的是同樣一顆中國心,無數(shù)代人都擁有的同一個中國夢。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經(jīng)過多少代人的口中傳頌,早已成為了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從何時起,中國響起了不屬于自己的炮火,從何時起,那緊鎖了中國幾千年的大門,在那洋槍洋火下,轟然消逝。
神舟大地上的能人志士,從那以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發(fā)展中華,追逐雄獅覺醒的夢。“雄關漫道真如鐵”五四運動,不僅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更是一代中國人夢想和希望的凝聚,一顆顆愛國的心,在那時,堅固的抵擋了列強侵略中國的步伐。為了這個夢想,爬雪山,走草地,過大江,紅軍走過這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多少的鮮血灑落在這片戰(zhàn)火紛飛的土地上,染紅了揮舞著的旗幟。這每一場勝利,都是多少個生命的逝去換來的悲歌。
一個沒有夢想的國家就沒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夢想就如同是待放的花,只有細心的去培養(yǎng),集合每一滴水的力量,才能在這百花爭艷的時代,綻放出最耀眼的花。那每一滴水,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即使是小小的我們,也會有自己的夢想?;蚴钦驹谌咧v臺上教書育人,或是手持器械發(fā)展科技,或是救死扶傷,做病床前的白衣天使,又或是同我一樣,渴望著成為一名軍人,站在不知名的城市和地方,盡我微薄的力量,守衛(wèi)祖國大地。
俱往矣,還看今朝。如今的中國,可以揚其大國之威嚴,顯其山川之秀美。我們站在他國的土地上,可以昂首挺胸的說:“我是中國人!”如今的中國,科技飛速的發(fā)展,國力不斷加強,我們可以從各種外國的報道中,看見中國如今的模樣??匆姼哞F如同鋼色的巨龍,蜿蜒在祖國大地上;看見飛機的機翼,劃過碧藍的長空,留下白色的痕跡;看見航母如同水上的陸地,像一個堅實的堡壘,捍衛(wèi)著南海的邊防。
紅旗上的金色五角星,就好像是黑夜中永不會滅的長明燈,它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方向,告訴他們,即使未來再迷茫,前路再遙遠,只要回首眺望,那一盞燈永遠會在那里,為你照亮回家的歸路。
耳邊聆聽著關于紅旗的故事,心中默唱過莊嚴的國歌。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自己出身于華夏這片廣闊的土地而欣喜,自豪。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二(1)班 董韻琪

提起我幼時的故事,母親總說她忘不了我每每看見五星紅旗時的那份激動和開心。
小時候住在部隊大院,每當院中的紅旗飛揚,我就會開心地掙脫母親的懷抱,一路蹣跚地跑過去抱著旗桿,仰望這旗幟在風中變化著的身形,仿佛目之所及,就是心之所向。母親每次都會笑瞇瞇地告訴我:“這是五星紅旗,我們的國旗。”慢慢地我從會說“旗”,到會說“國旗” 、“五星紅旗”了。
時光在五星紅旗的搖曳中隨風飄逝,我也該離開部隊大院去上學了。
一進教室,我便被黑板正上方的五星紅旗吸引,它與大院里那面永遠鮮艷的旗幟一模一樣,我一下子就愛上了上學。以后每天,我都在這面國旗下汲取知識的豐富營養(yǎng)。
老師在課堂上告訴我們,五星紅旗是我們的國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和標志,我們每個公民都應當尊重和愛護國旗。我恍然大悟,怪不得大院里的叔叔們升旗時會那么莊重、認真地敬禮。
讀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肖曉的故事經(jīng)常在我腦中一幕一幕地浮現(xiàn),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書中關于他升旗時一段描寫,“旗升得越來越高了。肖曉的腦袋仰得跟后背幾乎成一個直角了。這時候他感覺太陽的光芒‘轟’的一聲跳進了他眼睛里,陽光熱辣辣地穿透了他的身體,他的血液和筋骨都在熱烈地燃燒,他的整個身體燒成了一把透明的火炬,是少先隊旗上火炬的模樣。他在心里快樂的叫著:太棒啦!”。
母親說她發(fā)現(xiàn)我和肖曉有不少共同點,比如都出生于軍人家庭,都崇拜英雄,都正直、善良,還都生活在南京……忽然之間,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讓我清楚地告訴自己:我也要做升旗手!
于是,像肖曉一樣優(yōu)秀成了我每天的目標,上課不再被窗外的風吹鳥叫所吸引,寫作業(yè)時不再粗心大意,對老師和同學還是一如既往地真誠熱情,老師布置的任務我總是搶著完成,同學有困難,我從來不會袖手旁觀。學習偶有松懈,抬頭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便又鼓足了干勁。
終于在一個清晨,我雙手虔誠地捧著五星紅旗激動地站上了國旗臺,成為一名光榮的升旗手。那天,我和肖曉一樣,“在心里跟著國歌的樂曲默數(shù)節(jié)拍,雙手一下又一下地扯動旗繩”,目光一直追隨緩緩上升的國旗,我的腦袋一定也跟后背快成一個直角了,璀璨的陽光照耀著我,我也感覺自己的血液和筋骨都在熱烈地燃燒,我也在心里快樂地叫著“太棒啦!” 。
五星紅旗在風中飄揚,我仿佛回到了大院的旗桿下,紅旗依舊鮮艷,而我已成長。
當升旗手是在小學四年級,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快高三了,這么多年過去,升旗那天燦爛的陽光還在燃燒我的血液和筋骨,而肖曉這個童年時代的偶像,我也一直沒有忘懷。每一次仰望國旗,我依然熱血沸騰。每當此時,我都不忘告誡自己一定要變得更優(yōu)秀。作為班長,做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伙伴,是我對自己的要求。每一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或“優(yōu)秀學生干部”,對我來說,只是一種鞭策,讓我保持前進的勢頭,不敢懈怠。
其實進入青春期后,我也曾有過迷茫彷徨,也曾被周遭誘惑困擾。面對我的叛逆,父母和老師都是包容而不縱容,認為這是成長的正常表現(xiàn),毛毛蟲不經(jīng)過破繭而出,就不會變成美麗的蝴蝶,他們相信我會不忘初心。
是的,我還是那個仰望國旗時熱血沸騰的少年,國旗一直在我心中,始終給我力量,助我成長。再有一年,我將邁入大學校園,踏上人生全新的旅途,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我都會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英雄之路。
——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二(11)班 董逸豪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2
我在一座江南小城里長大,在一個小村莊里,傍河而居。
我對國旗的最初印象,就是在這河旁。船只來來往往,有些總飄揚著國旗,一抹耀眼的紅。向東,是往海的方向,外婆曾指著河的遠方說。船只經(jīng)過的地方總有水波泛起,像是趕著趟兒,一層一層,涌進我的腳底,泛起一陣清爽的涼意。望著遠方,內(nèi)心總有些向往。
長大些,我又在學校里與這面旗相遇。清晨清淺的陽光總依偎在它身旁。那時,課間鈴聲一響,我們都沖出教室,齊刷刷站在操場上,身子站直了,注視著它緩緩升起,唱出嘹亮的國歌。那一抹紅色在無數(shù)個日夜閃耀,我們在無數(shù)個日夜里同它一起成長。像沸騰著的詩,又是鮮活的史。往后,每當我回想起年少的一群孩子,在那樣一片土地上唱著國歌,一雙雙眼睛凝視著舞動著的紅旗時,便情不自禁地將它與年少的夢想與抱負聯(lián)系起來。正像汪曾祺先生所回憶的,他的童年曾無數(shù)次高歌“愿少年,乘風破浪,他日勿忘化雨功!”這何嘗不是一種英雄的誓言呢?
我知道國旗不僅僅在我生活的地方,也不僅僅佇立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它們甚至佇立在茫茫冰雪之中,在長城站,中山站,在昆侖站,泰山站的身旁。它們甚至也在茫茫宇宙中遨游,將那些日月神話帶去太空……它飛速地長大,夜晚的衛(wèi)星圖,燈光最璀璨的地方,是它的家。而我在那片璀璨燈光里,徜徉著,驕傲著。
如今我已十六七歲。外婆家的村莊早已拆遷,造了高架橋,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霓虹燈在夜晚閃耀著它勃發(fā)的生命。而我在另一頭,在更廣闊的江岸上,任由江水輕撫腳底,看著對面高樓林立,遐想著自己的遠方。
總有人說,江南長大的孩子過于柔軟和感性,我想不是的。這應是一種壯麗的詩性吧。我們或許懷念著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但我們也同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一部分。在這飛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必定是要向前走的,帶著蓬勃的詩性,堅挺地,面對國旗和未來,我們都是追夢人。
詩意的熏陶使我們更加富有情感地愛著這抹殷紅色,愛著這片廣闊的土地。明天,未來,一條通往遠方的路,就在腳下。
一面面紅旗,飄揚在浩蕩的江面上,在蔚藍天空的映襯下去了遠方。
我們都在成長,這一條路,這個城市,這個國家。
繼續(xù)向前走吧,帶著心中的那份詩意,砥礪前行。
愿少年,乘風破浪。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一(4)班 余馨遠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3
一面國旗垂在院子里。
那血紅色的綢緞面料滲透著蓬勃生長的青春氣息。麻雀駐足,喳喳隨意鳴唱;陽光傾灑,閃耀溫厚光芒;微風飄蕩,鮮紅隨勢飛揚……
仍記得過往云煙。小時候,我最喜歡跟在爺爺后頭,看他捯飭花花草草。春天的映山紅、夏天的朱華、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臘梅,灰蒙蒙的天空都因它們的出現(xiàn)而變得明澈開闊。行云流水般酣暢淋漓的種植技術令我嘆為觀止,每每有風浮動,都有國旗那抹紅在眼前閃爍,和著爺爺彎腰忙個不歇的背影,熠熠生輝。
南方的雨,總是淅淅瀝瀝落個不停。光與影的界限被無限模糊,水乳交融,像畫家的調(diào)色板。國旗在雨珠的點綴下尤顯清澈透亮,雨簾也滋潤著院子里的各種小花,趁爺爺忙碌,我悄悄走近國旗,小手一揮,扯著鮮紅色的綢緞左右飛揚,甩得滿空晶瑩。
爺爺不知不覺走到我身邊,撫下我亂動的手,俯下身,語重心長地說:“國旗就是我們的國,是最值得我們尊重和熱愛的。”我望著他堅毅的側(cè)臉,被蟬翼般細膩和透明的雨絲包圍著,那樣的深邃平靜如浩瀚星海。
云影微破,推著時光向前走,小院里一年四季芳香四溢,陽光照進來,月光灑進來,星星走進來,風有時還也跑進來,雨有時也會兩三點跳進來,更有時,那迷路的蝴蝶也會因了惹眼的國旗飄起來,逗留片刻。
所有鮮活的色彩都歷歷在目,可國旗的鮮紅卻因風雨的侵蝕不再如新,它真正融入了肥沃的土壤,否則這一年比一年更加蓬勃的院中生機何來?我逐漸高挑的視野與漸趨成熟的心智何來?
我聽見歲月的腳步正在小院中回蕩。一看到旗幟飛揚,便想起爺爺?shù)恼佌伣陶d以及他的言傳身教:熱愛、尊重一切引領你精神茁壯的事物。
其實,爺爺尊重時令所種下的蔬菜何嘗不是睿智之舉?好比畢淑敏筆下的賣瓜老人,夏天游水,冬天堆雪,快樂的時候歡笑,悲痛的時候盡情揮淚。與其費盡心思地找尋捷徑避開榜樣力量,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于自己的向陽路上飛揚。
往事慢慢遙遠,未來也會一步步逼近。此刻你會相信,頭頂滿樹韶光,傾聽不同時間不同花朵盛開聲音、心靈被濕潤的美好,我們會在某個節(jié)點悄無聲息地長大,成長為夢想中的模樣。
一面國旗飛揚在院子里,搖曳著云翳難掩的希望。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二(11)班 朱燕林

起風了。
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透著光暈,籠罩著一切,行道樹慵懶地舒展在晨光的沐浴里。
四野寂靜的操場,微光下略顯陳舊的紅色跑道不再顯得那么咄咄逼人,少年們的白手套莊嚴拽起吱吱作響的鋼絲,沉寂已久的國旗緩緩飛揚起來。
風來的恰到好處,五星紅旗恣意飄揚在旗桿頂端,迎來了東方魚肚白第一抹朝陽的溫暖色澤。懾著每一個人的心神。
臺下是正在迎風成長的眾多學子。
這不過是我國眾多學府中每個周一最普通尋常的一幕,但也是最神圣莊潔的一幕。
我們甚至可以說中國之少年都是在國旗下長大的。
但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下,很多人把在國旗下的快樂成長當作“心安理得”。
所謂的心安理得,是指你不需要去解釋你國家存在的正當性,不需要時刻去提防國土安全,更不需要去擔心因為國破家亡而流落他鄉(xiāng)的一種安全感。這份安全感是一個國家給國民最根本的安全感,是拋開個人因素不談,只因享有國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受恐懼。
可能有人會說,這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這難道不是再普通不過的事?而我則要指出,親愛的,你這種狀態(tài),這種想法,就已經(jīng)是“心安理得”最好的表現(xiàn)了。
猶不解么?將視角轉(zhuǎn)移到許吉如口中的多災多難的以色列這個民族,安檢時長達半個小時如同刨問家底的盤問,飛機著陸時所有人默契的鼓掌祝賀。一個把沒有安全感納入國民心底的民族,哪怕它在農(nóng)業(yè)、金融、科技各個領域有多么強盛,但我們依舊為它感到可悲,他們的國民信仰搖搖欲墜到失去了一種心安理得。
我想,漂泊他國者,一定有此體悟。你不必要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他國,不必寄托在一紙冰冷的移民法案。你可以輕飄飄的講,“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當你累了,立刻就能轉(zhuǎn)身,“可是家里那么好,我隨時回得來。”
而這一切,早在我們在初懂人事,成為光榮的少先隊員時就已經(jīng)被我們強大又溫柔的國家托舉起來。國旗下見證的不只是我們屹立的身影,成長的足跡,還是被賜予的背井離鄉(xiāng)時,只需要踏踏實實做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就能永久被保留的一絲話語權(quán),棲居的港灣。
因為國旗下我們的身后,是一個穩(wěn)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曾經(jīng)說:“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中國強。”一百年后的今天,其實道理反過來是一樣的。“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愿我們能如愿對話一百多年前梁啟超先生的期盼。告訴他:“少年強則國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更強。中國強,就是因為——少年強! ”
這一路上走走停停,順著少年漂流的痕跡,逆著洋流,乘風破浪——
起風了。
——江陰市第一中學高二(12)班 劉 鋆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
那一年,函夏七歲,正值著溪頭剝蓮的年紀。然而她卻無法將自己的“無賴”發(fā)揮施展,因為函夏是“沒有父親”的孩子。
函夏清貧的家里,只有三個人:她,弟弟,和母親。為此,小小的她不得不壓制住心底那每一份歡喜,婉拒伙伴出游的邀約,學著去洗衣做飯;謝絕朋友嬉戲的懇請,試著去劈柴挑水。照顧年幼的弟弟,算計可憐的賬目。函夏無時無刻不在幫襯著母親,頂住家中那半邊天。
可即便生活是如此的艱難,母親依然沒有讓函夏回家的打算。她一再的告誡函夏,要好好學習。母親期望函夏,能成為和父親一樣優(yōu)秀的人。
父親,是什么樣的人?函夏努力搜索自己的記憶,卻僅找到一個模模糊糊的影子,和一面褶皺的小國旗——那是父親送過的唯一一個生日禮物。多久未曾見到父親了?一年、兩年、或是更久?她記不清了。在函夏的認知里,自己似乎從未體驗過老師所說的父愛。每每下學,她都可以望見同窗的父親前來接送自己的孩子,噓寒問暖、關心情切,獨有函夏一人,孑然一身。不管怎樣,父親一定是一個卑鄙小人,函夏這樣想著,不然他怎能狠下心,對我們?nèi)瞬还懿活?!因此,每每母親談及父親,函夏都會嗤之以鼻,背身離去。她恨父親,讓她早早挑起重擔,過著殘缺的童年;她怨母親,不識人之好歹,竟將魚目混明珠!
那一天,陰沉沉的,學校的升旗儀式卻還是照常舉行。五星紅旗在狂風中獵獵作響,緩緩上升至半空,停住了。函夏的老師面帶哀容走上主席臺,像大家訴說下一個不幸的消息:就在一個星期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發(fā)生了8級地震,數(shù)萬人因此傷亡,流離失所。大家聽聞,皆是默默地垂下頭,默哀受難的同胞,更有函夏,落下了數(shù)行傷心淚。老師接著說,在地震救援中,不少解放軍戰(zhàn)士為了爭取他人的生命而犧牲,為了致敬這些烈士,學校將會在明日授予一年級同學紅領巾,以悼國殤,以彰國志!函夏在淚水中悄悄捏緊了小小的拳頭,老師的話讓她產(chǎn)生了莫名的勇氣,她堅定地許下了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誓言:以后也能成為一名解放軍,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一天就在這般壓抑的氛圍中過去了,函夏回到家,尚未跨進門檻,便發(fā)現(xiàn)家中多了兩個不同尋常的客人。他們身著墨綠色軍裝,沉默著遞給了母親一個黑色的紙袋。是解放軍叔叔!函夏激動地加快了腳步,卻不經(jīng)意望見母親掛滿淚痕的面龐。嗚咽聲入耳,伴隨來人喃喃的敘述,函夏第一次聽到自己父親的故事。
原來,父親是一名解放軍。
原來,父親常年駐扎四川,有家不得歸。
原來,父親在地震救援中,為救一名七歲的小女孩奉獻了生命。
原來,在父親的貼身遺物中,整理出了一張四口之家的合照和一枚國旗貼紙。
原來,父親是一個如此優(yōu)秀的人。
函夏一夜未睡,手中緊緊地,拼盡了全力,攥著那面稍顯舊意的小國旗。
第二天的清早,函夏在學校參加了入隊儀式。當赤色的紅領巾在老師的幫助下帶上脖頸,她感覺自己長大了,不再埋怨,不再悵恨,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責任。那是父親對她的惦念,母親對她的期許,以及祖國,對她最為深沉的愛與教育。
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沾染著烈士拋灑的熱血。
函夏,也終將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
——南京市第九中學高二(12)班 林佳祺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6
還記得,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北京上空冉冉升起。那是風華正茂的新時代,那是舉國上下無數(shù)中華兒女同歡慶的時刻。
回首往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于是梁啟超站了起來,他振臂高呼“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然后孫文先生走了出來,他告誡我們“危難無所顧,威力無所畏。”
這不是一個人的戰(zhàn)斗,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為爭取獨立和尊嚴而發(fā)出的吶喊!歷經(jīng)漫漫百年抗爭,古老的華夏大地終于迎來了新生。我們走在這片歷久彌新的土地上,走過附庸風雅的江南,看南湖畫舫上那柔軟卻不失風骨的文人精神。我們走過黃沙漫天的戈壁,眼前是“兩彈元勛”們在列強的軍事封鎖下,用算盤打出來的原子彈與氫彈。他們在島鏈封鎖之下書寫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樂觀主義精神。我們走過幅員遼闊的東北平原,耳畔聽見的是“最可愛的人”在國界線上留下的誓言:“當我們跨過鴨綠江,看見對岸的戰(zhàn)火時,我的背后就是祖國。”他們用錚錚鐵骨鑄就了北緯38度。
我們走過這片土地,走在中華大地上,早不是滿目瘡痍的大地,再不是風雨飄搖的家國。如今腳下的這片土地,是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是一個嶄新的家園。
七十年轉(zhuǎn)瞬而逝?;厥淄ィ覀冏咴邗r艷的五星紅旗下,已有七十年的光景。七十年風雨同舟,七十年披荊斬棘,七十年砥礪奮進。歷史的天空,回蕩著一個古老民族的血性和頑強!這是中國人民的自強不息,更是中華民族的奮起拼搏。
今天我們在問:何為家國?一百年前亦有人在問。
在紹興被殺害的同盟會員秋瑾的回答是:家國是天下孩子的寧靜溫和的世界。
黃花崗的烈士林覺民在給妻子的信中說:革命是替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
家國給予了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工廠、銀行、鐵路,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
家國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起來的民族,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
在今天,家國就是讓我們走在鮮艷的紅旗下,同這個國家一同成長;家國就是讓我們傳承著中華民族千年的文化,使中華之民族屹立世界之東方。
我們走在國旗下,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是我們和這塊土地的羈絆;我們成長在國旗下,愛國從來不是一個模糊的語詞,它需要地是吾國與吾民的共同努力。同祖國一同發(fā)展就是一種生于斯長于斯的情懷,“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就是流淌在血脈中的情義。
七十載紅旗飄揚,九萬里風鵬正舉。我們在國旗下生長,與這片土地同呼吸,與我們的祖國同命運。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一(3)班 丁揚

又一次站在操場上,站在國旗下。
這是每周一例行的晨會。周一的早上總是要和班級的隊伍一起,站在操場上??粗L拂過整個操場,把國旗班同學手中的五星紅旗吹的舒展開來,露出鮮艷的紅色。
飄揚的國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升上了桿頂,在風中飄揚。
第一次見到國旗,是在充滿著童真和稚嫩的幼兒園中。跟著老師在不大的操場上一起學國歌,懵懵懂懂地聽著老師“要對著國旗行注目禮”的教導。在稚嫩的童聲之中,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何為國旗,何為國歌。
揮手告別充滿歡聲笑語的幼兒園,背上小書包,踏進小學。還記得在那個下午,接過老師手中的紅領巾,磕磕絆絆地系成并不好看的樣子。在國旗之下,在少先隊的隊歌聲之中,一臉嚴肅的宣誓。我又多了一個身份——中國少年先鋒隊的隊員。也是在那個下午,我們站在國旗之下,行著隊禮,明白了自己身上多了一點責任。
每周一都有國旗下講話。那仿佛就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每周一都推開一扇新的大門,通向一個新的地方。老師用知識牽引著我們,帶著我們就那么一步一步走向這個對于我們來說過于廣大,過于陌生的世界。六年,整整六年。每一個周一,我都站在國旗之下學到點什么。每個周一,都對這個多彩的世界多一份認識,多一點成長。
六年的時光就這么匆匆過去。揮別了小學,我?guī)е€未消散的稚嫩走進初中的校園。還是一如既往,每周一都列隊到操場上。沒有了“國旗下講話”,倒是有了“晨會微課程”。我也從臺下,站到了臺上。常常是作為微課程的主持人,也會偶爾因為特長,變成分享經(jīng)驗的人。在這個小小的臺子上,在國旗下,我一點一點的鍛煉自己,一點一點的成長。
在初一的那個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最后一次對著國旗行了隊禮,然后就解下了胸前的紅領巾。真的長大了。少先隊員這個稱號已經(jīng)不再屬于我。但是在那一天,我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團員。胸前別著嶄新的團徽,對著國旗我和新團員一起莊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還記得那天的天是專屬于夏天的湛藍色,在那個“六一”,我站在國旗下,又成長了一點。
在經(jīng)歷了中考的考驗之后,帶著收獲滿滿的經(jīng)驗以及對高中生活滿心的向往,我踏進了高中的校門。而在高中的晨會上,在恰逢馬克思主義誕辰100周年,我們高中生在老師帶領下透徹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并學習了與中國國情相結(jié)合的馬克思主義;在五四運動100周年之際,高中部的青年學生,響應“五四精神,傳承有我”的號召,回顧百年歷史,擔起青年學生的責任。在國旗下,在那面在我的記憶中飄揚了16年的國旗之下,終于破開了名為“懵懂”的殼,面對這個世界,明白了何為責任,何為長大。
話筒傳來的聲音把我的思緒拉回當下。這是第幾個晨會了?這是我第幾次站在國旗之下了?記不清。但是我知道,在每一個晨會的時候,每一次站在國旗之下的時候,我都會有成長。我真的,是在國旗下長大的啊。
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晨會,也不會知道還有多少次我可以站在國旗之下。但是在我的記憶里,總會有一面鮮艷的國旗在飄揚。會有那么一天,當我離開高中的校園的時候,我不會再一次站在國旗之下。但是記憶中那面從不褪色的國旗,卻還是會一直在那里,見證著我的成長。
長大了。我是在國旗下長大的。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一(3)班 相瑞嘉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8
中國,這個溫暖的名字,牽起了多少游子的心啊,他們魂牽夢繞,一心向著祖國。在任何時候,一面赤色的五星紅旗總會散發(fā)著她獨有的魅力,帶領著一代又一代人奮力向前,這才造就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70周年的新中國。中國用她寬廣的胸懷,創(chuàng)造了獨有的,中國味的幸福。錦繡河山中國好,身為國人怎能不驕傲?
聚翠羽明珠三市滿,樓觀涌、參差金碧。
怎會不贊嘆您的繁盛富強?我,作為一名的學生,回顧歷史,看到你建國初期,開始煥發(fā)您外交的初試光輝,一個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捍衛(wèi)了和平又維護了主權(quán),在步入國際舞臺的路上,蝸行摸索,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地位參加的日內(nèi)瓦會議,1971年,舉國歡慶您在聯(lián)合國恢復合法席位……這些無不讓我感動,您在世界上冉起了一面五星紅旗,讓全國開始認識您的面貌,讓那些蔑視您的人開始正視您,不敢小覷這興起的大國實力,更不敢戲謔說這是昔日的“東亞病夫”;隨著這五星紅旗越升越高,世界開始仰慕您,美、日等國紛紛來與您建立交往關系;隨著您改革開放,五星紅旗的光芒日益耀眼,1991年11月,中國以主權(quán)國家身份,正式加入亞太經(jīng)合組織;2015年“一帶一路"經(jīng)濟區(qū)開放更是讓中國的五星紅旗普照大地,經(jīng)濟方面一片繁盛,國力日益昌盛!且看現(xiàn)在,咱2019年的錦繡河山,“家家追樂事,爭要做、豐年七夕”,更是朝著幸福發(fā)展。你教我,如何不自豪,如何不驕傲?
春風綠家鄉(xiāng),使我必得開心顏。
怎會不欣喜于您對咱家鄉(xiāng)的沐?。楷F(xiàn)在是旅游發(fā)達,顯人文之邦風采的壯觀景點,誰知幾年前是偏僻的棲霞老街?,F(xiàn)在再次途徑那里的時候,墻面被刷新,高聳的棲霞寺廟正屹立著散發(fā)魅力,招攬更多的游客。那是我以前的家鄉(xiāng),懷有我童年的地方,如今是如此的發(fā)展的模樣,心中對您更是感激不盡,謝謝您把您赤色的五星光輝灑向那些光線稍暗的地方!我心存感激,心里懷揣著那份來自家鄉(xiāng)的最初的夢想和感動,許下明日有用時必定回報您的愿望。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幸福得生活著。
怎會不感動于您對我們無限的愛,讓我們幸福得在您懷里?您用智慧的頭腦,嘔心瀝血,培育出有您血液的精英們,發(fā)明了造福于我們的科技。掃碼支付,把便捷推向世界,讓我們不帶錢包即可出戶;5G使速度登向了高峰,讓我們盡享著“坐地日行八萬里”的通達。這是中國!這是我們的科技時代!這讓我們走向更加遙遠的遠方,幸福得生活著。 當然,您對我們的付出又何止這么多呢?
70周年了,恭喜你,我親愛的您,新中國!這一路走來,我一直在成長,我到哪里都不會忘記那赤色的五星紅旗,因為我是中國人!錦繡河山中國好,身為國人我必須自豪!2019年此刻的我心中更多的是感恩,感謝現(xiàn)在,感恩過去,更感謝您,新中國!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二(1)班 胡民生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9
我曾窩在母親的懷里,站在天安門廣場的紅旗下,凝望著五星紅旗的升起;我曾在灑滿陽光布滿歡笑的操場,注視著五星紅旗的飄揚。
時光匆匆流逝,光陰荏苒,祖國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改變了的是國家的氣象,是祖國振興的目標;不變的是同樣一顆中國心,無數(shù)代人都擁有的同一個中國夢。
“一個人可以一無所有,但是不能沒有夢想。”這句話經(jīng)過多少代人的口中傳頌,早已成為了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從何時起,中國響起了不屬于自己的炮火,從何時起,那緊鎖了中國幾千年的大門,在那洋槍洋火下,轟然消逝。
神舟大地上的能人志士,從那以后,開始了轟轟烈烈的發(fā)展中華,追逐雄獅覺醒的夢。“雄關漫道真如鐵”五四運動,不僅僅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更是一代中國人夢想和希望的凝聚,一顆顆愛國的心,在那時,堅固的抵擋了列強侵略中國的步伐。為了這個夢想,爬雪山,走草地,過大江,紅軍走過這兩萬五千里的長征路。多少的鮮血灑落在這片戰(zhàn)火紛飛的土地上,染紅了揮舞著的旗幟。這每一場勝利,都是多少個生命的逝去換來的悲歌。
一個沒有夢想的國家就沒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夢想就如同是待放的花,只有細心的去培養(yǎng),集合每一滴水的力量,才能在這百花爭艷的時代,綻放出最耀眼的花。那每一滴水,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即使是小小的我們,也會有自己的夢想?;蚴钦驹谌咧v臺上教書育人,或是手持器械發(fā)展科技,或是救死扶傷,做病床前的白衣天使,又或是同我一樣,渴望著成為一名軍人,站在不知名的城市和地方,盡我微薄的力量,守衛(wèi)祖國大地。
俱往矣,還看今朝。如今的中國,可以揚其大國之威嚴,顯其山川之秀美。我們站在他國的土地上,可以昂首挺胸的說:“我是中國人!”如今的中國,科技飛速的發(fā)展,國力不斷加強,我們可以從各種外國的報道中,看見中國如今的模樣??匆姼哞F如同鋼色的巨龍,蜿蜒在祖國大地上;看見飛機的機翼,劃過碧藍的長空,留下白色的痕跡;看見航母如同水上的陸地,像一個堅實的堡壘,捍衛(wèi)著南海的邊防。
紅旗上的金色五角星,就好像是黑夜中永不會滅的長明燈,它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方向,告訴他們,即使未來再迷茫,前路再遙遠,只要回首眺望,那一盞燈永遠會在那里,為你照亮回家的歸路。
耳邊聆聽著關于紅旗的故事,心中默唱過莊嚴的國歌。每一個中國人都在為自己出身于華夏這片廣闊的土地而欣喜,自豪。
——南京河西外國語學校高二(1)班 董韻琪
上一篇:教師2019開學第一課觀后感_老師開學第一課有感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