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大雪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 節(jié)日飲食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大雪節(jié)氣,太陽黃經達255度。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下面是9252兒童網小編整理了大雪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來欣賞和學習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雪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
冬棗
大雪節(jié)氣的時候,正好是冬棗的應季,冬棗是圓形的棗,口感很脆,棗核不大,吃起來很甜,營養(yǎng)價值比較高,大雪節(jié)氣適量進行食用,可以為人體補充一定的營養(yǎng),對人體的健康具有一定好處。
紅粥
紅粥是大雪節(jié)氣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物,進入冬季,天氣寒冷,喝一碗熱乎乎的粥可以讓身體回溫變暖,既可以補充營養(yǎng),又可以祛除寒氣。
年糕
年糕有“消寒糕”的美稱,所謂消寒顧名思義,就是消除嚴寒,大寫節(jié)氣年糕吃了年糕以后會讓身體變得暖和、溫暖,可以驅除寒氣,所以大雪節(jié)氣吃年糕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蘿卜圓子
用蘿卜加工成的蘿卜圓子,多年來一直風靡老城南一帶。那時在菜場或街頭,都有賣蘿卜作原料制成的蘿卜圓子,這是一道很有特色的美味小吃。具有地道土特產風味的蘿卜圓,也是大雪節(jié)氣不可缺少的食物。
八寶飯
八寶飯是以桂花、大紅棗、蓮子以及一些堅果混合而成,在鍋中熬煮一段時間,將八寶飯熬成粘稠狀,煮熟之后加一點糖,甜暖糯,口感俱佳,在一些地區(qū)八寶飯是大雪節(jié)氣可吃的佳品。
蓮藕
蓮藕長在淤泥中,是蓮花的根莖,古詩“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味道鮮美。大雪節(jié)氣的時候進行食用,味道是非常美味的,可以制作處很多美食,清炒蓮藕,糯米藕等都特別受大眾喜愛。
大雪節(jié)氣有什么忌諱
1.忌整天不開窗
冬天來臨,很多人怕冷不敢開窗。殊不知,反而容易誘發(fā)疾病。
長期不開窗、不能使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流通,很容易造成各種病原微生物滋生,包括病毒、細菌、霉菌等,而且一旦發(fā)生感染,也容易傳染給家人。
2.忌洗澡時間過久
盆浴在20分鐘以上,沐浴5分鐘以上,這種長時間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對老人來說,甚至誘發(fā)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而且澡時過高的溫度雖然會帶來短暫的溫暖的爽,但持續(xù)用過高的水溫洗澡會增加心臟負擔,帶來心臟缺血缺氧,引發(fā)危險。
3.忌過早去鍛煉
冬季運動宜遲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來運動。這是因為冬季的早晨,天氣比較寒冷,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
4.忌憋在家不出汗
冬季人們外出活動減少,出汗現(xiàn)象變得“難得一見”,長期不出汗會影響健康。因為人們穿得厚、住得暖、活動減少,常會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fā),加上冬令飲食所含熱量較高,很容易導致上火。
5.忌熬夜不午休
大雪時節(jié)應早睡晚起,但因天氣寒冷,睡眠會受到一定影響,建議有條件最好睡個午覺,也能有效預防冠心病、心梗等心臟疾病的發(fā)生。
6.忌情緒起伏大
情緒激動是心腦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寬胸懷,不要讓情緒起伏太大。
7.忌蒙頭睡覺
冬季,有些人喜歡用被子蒙頭睡覺。其實,這個做法對身體并不好。很多年輕人喜歡鉆進被窩里蒙著頭睡覺,或者用被子遮住口鼻,覺得有安全感又暖和。這樣睡覺空氣難以流通,氧氣量會逐漸減少,二氧化碳難以散出,令人呼吸不暢。另外,蓋著過厚的棉被對身體也不好,厚棉被容易積攢灰塵,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哮喘和慢阻肺癥狀或使其復發(fā)。
8.忌活動過量
冬季本來人體消耗的能量就會增多,如果再劇烈運動,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能量的供給是依靠血液,這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于心臟不好的老年人,可能會出現(xiàn)危險。
9.忌取暖過度
冬季天寒地凍,老年人怕冷,喜歡用電熱毯或者熱水袋貼身而臥,這樣會引起皮膚出紅斑或燙傷。
10.忌亂用加濕器
進入寒冬,隨著室內開始供暖,加濕器成了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過冬“利器”。然而,使用加濕器不當會引起“加濕器肺炎”。比如加濕器沒有正確清潔和消毒,使用時間過長,加濕器內壁就會滋生真菌或細菌,其中一些致病菌會通過細小的水滴顆粒,進入人體的呼吸道和肺部,引起肺炎。
大雪如何養(yǎng)生
1、保暖護陽氣
冬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節(jié)氣的特點是干燥,空氣濕度很低。此外,衣服要隨著溫度的降低而增加,宜保暖貼身,不使皮膚開泄汗出,保護陽氣免受侵奪。夜晚的溫度會更低,夜臥時要加多衣被,使四肢暖和,氣血流暢,這樣則可以避免許多疾病的發(fā)生,如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腦血栓形成等。
2、起居宜早睡遲起
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臥遲起”。早睡以養(yǎng)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大雪時節(jié),萬物潛藏,養(yǎng)生也要順應自然規(guī)律,在“藏”字上下功夫。起居調養(yǎng)宜早睡遲起,并要收斂神氣,特別在南方要保持肺氣清肅。早晚溫差懸殊,老年人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3、養(yǎng)宜適度
所謂適度,就是要恰到好處。不可太過,不可不及。若過分謹慎,則會導致調養(yǎng)失度,不知所措。稍有勞作則怕耗氣傷神,稍有寒暑之異便閉門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膩而節(jié)食少餐,如此狀態(tài),都因養(yǎng)之太過而受到約束,不但有損健康,更無法“盡終天年”。
4、養(yǎng)勿過偏
綜合調養(yǎng)要適中。有人把“補”當作養(yǎng),于是飲食強調營養(yǎng),食必進補;起居強調安逸,靜養(yǎng)惟一;此外,還以補益藥物為輔助。雖說食補、藥補、靜養(yǎng)都在養(yǎng)生范疇之中,但用之太過反而會影響健康。
5、泡腳按摩
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干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非常重要。
6、要多喝水
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yǎng),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應少于2000~3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