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處暑時節(jié)的習俗活動 節(jié)日習俗
節(jié)日知識 由優(yōu)爾供稿處暑節(jié)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2021年處暑的習俗活動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2021年處暑的習俗活動,歡迎查閱!
處暑習俗活動
出游迎秋
祭祖、迎秋處暑節(jié)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jié)”。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布施活動。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鬼門結束。至今,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jié)。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2]。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是個鬼節(jié);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啵胪猩?,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開漁節(jié)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漁業(yè)收獲的時節(jié),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jié),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jié),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fā)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什么是處暑
“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对铝钇呤蚣狻氛f:“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jié)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jié)氣。
我國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以后,除華南和西南地區(qū)外;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雨季即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必須抓緊蓄水、保墑;以防秋種期間出現(xiàn)干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
防熱
處暑是表明天氣變化、由熱轉涼的節(jié)氣,但并不是說,過了處暑天氣就變涼了,而是還需要一個過程。因此有民諺說“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處暑處暑,熱死老鼠”。而這里所說的熱,就是我們平常所熟知的“秋老虎”。“秋老虎”一般發(fā)生在8、9月之交,持續(xù)7-15天。所以,盡管處暑當日,即8月23日正好是三伏天“出伏”的日子,但仍要注意天氣的回熱現(xiàn)象,尤其是我國的南方地區(qū)。
潤燥
處暑過后,日夜溫差逐漸增大,易出現(xiàn)肺燥津虧之象,即口干、鼻干、干咳、便秘,皮膚皺紋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燥則潤之”,因此,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是應對秋燥的重要養(yǎng)生保健方式。
在眾多果蔬中,潤肺除燥者當首推秋梨。古人稱梨為“果宗”,即“百果之宗”。 中醫(yī)認為梨味甘、微酸,性涼,可“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瘡毒、酒毒”,無論生吃還是熟食,口味俱佳,且“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加上秋梨本身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可利尿、通便,還可促消化、增食欲,可謂是秋季推薦水果之佳品。
除乏
隨著秋季的深入,自然界中的陰氣增加,陽氣減少,對應的人體的陽氣也漸漸收伏,慢慢潛藏。所以,相較于“春困”和“夏打盹”,人們在入秋處暑后會伴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渾身乏力無精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秋乏”。這是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但為防止“秋乏”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就需要調整夏天以來晚睡的作息習慣和方式,做到早睡早起。而且也同樣適用少許的午休來有效緩解或消除秋乏的情形。
伸志
唐朝詩人劉禹錫有詩云:“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悲秋”可不是無病呻吟,“為賦新詞強說愁”,而是與季節(jié)的特征息息相關。進入秋季處暑節(jié)氣后,黍、稷、稻、粱類農作物逐漸成熟,而天地萬物也由春夏的勃勃生機、欣欣向榮轉向蕭條冷落,開始凋零。伴隨著這種天氣變化,加上秋干氣躁,人們出現(xiàn)心情波動甚至情緒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而收斂情緒、維持心性平穩(wěn),伸志舒氣,才是正確的應對方式。
處暑之后,進入秋高氣爽的天氣,尤其適合戶外運動。比如約一二好友郊游、登高望遠,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緒。也可在早晚進行適宜的運動鍛煉,比如散步、小跑、下棋,都是有效伸志的方式。
- 2021年白露時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
- 2021年白露節(jié)氣的各地風俗有哪些?
- 陜西白露時節(jié)的風俗習慣
- 大暑時節(jié)的含義及飲食習俗_大暑節(jié)氣飲食滋
- 大暑節(jié)氣飲食的忌與宜_大暑節(jié)氣適合做哪些
- 大暑時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及禁忌_大暑吃羊肉的注
- 2021七夕節(jié)是幾月幾日_七夕節(jié)的真正含義
- 2021大暑節(jié)氣是什么時候_大暑運動養(yǎng)生七大
- 2021年白露時節(jié)飲食習俗介紹
- 2021年白露節(jié)氣的傳統(tǒng)民俗有哪些?
- 2021白露節(jié)氣的具體習俗有哪些?
- 立秋的來歷和習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