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南塘老街蝶變休閑新地標 古建史話
文化常識 由優(yōu)爾供稿磚木樓、甬水橋、古戲臺;梅龍鎮(zhèn)、趙大有、楓林晚……踏著百年石板路,沿千載南塘河緩緩而行,走在南塘老街上,游人的腳步情不自禁地慢下來,觀景、喝茶、購物;玩游戲、看戲文、品美食。
這里已成為集歷史古跡、旅游觀光、文化休閑、百年老店、民俗特色于一體的主題街區(qū),寧波旅游休閑的新地標。
南門三市,南塘河畔繁華地
南塘河是船行進入寧波城內(nèi)的水路要道,也是漕糧船、官船進出寧波城的重要通道之一。用于浙東的水運和物資交換,還擔負著送別行旅過客的歷史重任。
南塘河是寧波的“母親河”,從它山堰流淌下來的河水,養(yǎng)育著一城民眾。這里是寧波古城的南廓,是聞名的“南門三市”的所在。
明代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確定:“南塾墟”逢農(nóng)歷初三、十三、廿三有市集,俗稱“南門三市”。明朝沈明臣詩句“南塘路上百花嬌,滿面春風處處嬈”,寫出了當時的盛況。
到了民國,據(jù)《鄞縣通志》記載,當時的“南門三市”勝過“西門八市”,城里人家辦紅白喜事,都到南門來買雞鵝鴨和各種河海鮮。
南郊路,是整個南門集市的中心地帶,商鋪格局大多是前店后場,工場的樓上是店主的住舍。一河一街,特色顯明。
從永善亭開始,兩邊街屋連甍接脊,蔚然成街市。南貨店、雜貨鋪、醬園、酒肆等常年開張,還有剃頭、銅匠、彈棉花、打鐵、刻圖章等小店即來即有,叫“坐賈”。一到市集日,近至西鄉(xiāng),遠至余姚等地,小販們挑著擔子從四面八方趕來,叫“行商”。那時的南郊路,充滿著南腔北調(diào)的商販和前呼后擁的趕集人,熱鬧場景堪比《清明上河圖》。
每逢集市,四鄉(xiāng)八鎮(zhèn)的農(nóng)民都會挑著各種土特產(chǎn)來這里販賣,臨街的店鋪以竹制品為主,有賣竹籃的,有做淘米籮的,還有出售竹蒸籠的。由于農(nóng)貿(mào)產(chǎn)品品種齊全,由此形成了很多有特色的地名。比如南郊路和楊家橋巷附近就有鵝場跟、牛市等小弄堂。
后來,三市的手工作坊小店加入了合作社,從此熱鬧的集市逐漸消散。
這里也是歷史上天臺宗信徒朝圣的出發(fā)地,是寧波早期文化大族的聚居地。
袁氏大宅、關(guān)帝廟等大宅院尚在,官記醬園舊址、施茶的過街亭、沿河的客船埠頭、南塘河上甬水橋等還在,共有七處文保點,這一帶成為寧波八大街區(qū)之一,并且是唯一的江南水鄉(xiāng)特有民居景觀的歷史街區(qū)。
當南京的秦淮河、蘇州的平江路、成都的寬窄街、武漢的漢正街、上海的新天地......成為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趨之若鶩的時尚街區(qū)時,如何讓靜態(tài)的南郊路歷史街區(qū)“活”起來?2009年起,寧波城旅公司開始策劃在此進行文化提升規(guī)劃和保護性開發(fā)。
南塘老街,時尚風雅今勝昔
2012年1月15日,南塘老街一期正式開街,300米長的石板街上,保留了許多民居大宅,并以寧波味道為特色,引入一副食品、趙大有糕點、寧海草湖食品、梅龍鎮(zhèn)飯店和糕點等38家品牌店鋪。
2015年9月26日,南塘老街二期再次閃亮開街。一期、二期合計出租店鋪147家,開業(yè)140家,其中餐飲店鋪106家、生活配套店鋪40家。業(yè)態(tài)除了延續(xù)“寧波味道”外,還引入人文生活、時尚文創(chuàng)、休閑配套等。
城南書院、楓林晚書店、閱居精品酒店、寧波旅游之窗、南塘郵局、“貓的天空之城”等特色店鋪,讓南塘老街更有味道、更文藝范。
城南書院是宋代由“慶歷五先生”之一的樓郁創(chuàng)辦的,書院里一邊教授一般官學要完成的讀書識字的基礎(chǔ)課程,同時在講課之間,學者傳播自己的學說。樓先生的門下,著名的學生有豐稷、舒亶、袁轂、羅適、汪鍔等,日后個個了得。如今,城南書院正房作為書畫展覽、文房四寶銷售的場所,偏房成為特色餐館。
寧波旅游之窗,是寧波旅游服務(wù)平臺和一日游集散地,已成為國際旅游交流中心。
搶占南塘老街商業(yè)先機的梅龍鎮(zhèn),生意紅火。該店經(jīng)理應(yīng)君波說,餐館主打百姓喜歡的寧波菜,價格親民。雙休日包廂需預(yù)訂。糕餅現(xiàn)做現(xiàn)賣,其中寧波人做壽用的水晶油包,量多時也要提前預(yù)訂。
“趙大有”店長徐明說,這里銷售的糕團品種達160種,綠豆糕、狀元餅、吉餅、油包、斧頭包等銷量較多,年營業(yè)額有200萬元。
這里也是傳統(tǒng)文化展示的窗口。每逢元宵、清明、七夕、中秋等節(jié)日,必舉辦相應(yīng)的民俗活動。市民可體驗挑貨郎擔、擦皮鞋、拉黃包車、看西洋鏡......
這里也成為一些電視劇、網(wǎng)劇的取景點,拍攝婚紗的新人就更多了。
據(jù)南塘老街企劃部張蕾介紹,在街區(qū)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吸引市民前來休閑,如夏季納涼晚會,舉辦旅游集市等。每周五晚上,在仿古戲臺上演甬劇、越劇、京劇折子戲;下半年,打算請走書藝人來唱寧波走書。下一步,電影家袁牧之的故居,將建成一個電影主題紀念館。
上一篇:永豐庫遺址見證“海絲之路”
下一篇:返回列表